肿瘤标志物,就像是隐藏在人体里的“侦探”,它能够追踪到癌症的蛛丝马迹。那么,肿瘤标志物升高一定是得癌症了吗?我们怎样理性、正确地看待肿瘤标志物异常?在医学专家眼中,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对疾病的诊断、评估有哪些重要作用?日常体检中,哪些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值得定期筛查?
本期特邀浙江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杨柳,一起认识肿瘤“侦探”——肿瘤标志物。
01
肿瘤标志物高
就是得肿瘤了吗?
体检时肿瘤标志物高对于肿瘤有着一定的提示作用,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得了肿瘤,临床上部分肿瘤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并不高。
肿瘤标志物本质上就是人体内正常存在的蛋白质,在人体正常状态下其会维持一个较低的基础值,当人体体内出现某些肿瘤时其数值会升高。
除了肿瘤因素,检查提示肿瘤标志物高还可能与炎症性疾病、个体肿瘤标志物基础值、厂家试剂、检测仪器等因素有关。
具体的例子如:肝炎(尤其是乙肝活动期)患者体内的甲胎蛋白数值会升高;胆石症、胆囊炎急性发作期会导致糖类抗原199数值升高;吸烟人群可能也会出现癌胚抗原数值略偏高;与部分妇科肿瘤相关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会在女性怀孕期间升高。
02
肿瘤标志物高
下一步该怎么做?
肿瘤标志物升高,首先需要判断其是否为核心的肿瘤标志物,目前特异性较高的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99等。
其次,观察肿瘤标志物的升高是否为进行性升高,简单地说就是数值是否在连续逐步升高。
临床发现某一肿瘤标志物过高,一般会建议先做指向性较高的脏器的相关检查。
若是癌胚抗原升高,一般建议先做肺部CT平扫、甲状腺B超、胃肠镜,根据结果判断是否要进一步检查。
若是选择予以观察,建议过一个月左右再次复查肿瘤标志物,看数值是否呈现升高的趋势。
通常来说,复查的数值超出临界值30%到50%具有临床意义,可能意味着肿瘤或炎症等,具体需由专业医生做出判断。
(养生大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