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湖南日报援引台湾媒体报道,台“陆军”向美采购“海马斯”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第一批已抵达台湾,现正由台“陆军”10军团58炮指部实施接装。但58炮指部本身已编制有一个台自产雷霆2000火箭连。就其有限人力而言,“海马斯”进驻后,雷霆2000火箭连何去何从,要改分配还是封存,目前尚无定论。报道称,“海马斯”性能与雷霆2000火箭系统相当,岛内“中山科学研究院”亦有“雷升项目”正研发MK66火箭弹与战术导弹,但“海马斯”进驻后,“雷升”专案前途多舛。
早在今年8月,美军锡尔堡基地(野战炮兵学校)社交平台主页上曾发布动态,披露了17名台军士兵秘密前往当地进行了“海马斯”接装训练,其中包括了每位受训人员的结业证书照片,其姓名、军阶、形象等信息均详细曝光,而这些动态于10月底引发两岸网民关注,让岛内直呼意外。对此,据台湾媒体报道,经台军方权威信息源确认,首批“海马斯”已于10月运抵台湾,并由台“陆军”10军团58炮指部实施接装。
俄乌冲突中,海马斯系统以其惊人的精度和机动性一度成为乌克兰保卫领土的“利器”。的射程能够覆盖数百公里,可以对远距离目标进行精准打击,不仅如此,其高效、灵活的特性使得敌方难以捉摸和防御。想象一下,当这种高精度、远程打击的武器系统部署到台湾后,对中国的潜在威胁无疑是巨大的。根据可靠消息,海马斯火箭炮被部署在台湾的西部海岸线,能够覆盖台湾海峡的绝大部分区域。在这个战略位置上,海马斯不仅可以对的任何行动保持一目了然,还可以随时进行致命一击。
美军交付的海马斯火箭炮将为台军的远程打击能力注入新活力,台军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将改变战局,足以对解放军形成威慑。然而,台媒的乐观情绪掩盖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海马斯的引进并非无懈可击。台湾特有的地形限制及复杂的补给链问题,使得海马斯的实际效用大打折扣。海马斯在乌克兰战场上展现出的灵活机动性,面对台湾狭小的地形空间将受到严重制约。中央山脉的阻隔和缺乏安全的补给通道,使得台军在紧急情况下难以充分发挥海马斯的优势。
从9月初起,大陆对台湾相关部门的称呼就从以往的“台当局”、“台湾方面”变为“台军”、“台方”了,此次改用新的称谓就代表着大陆方面对台湾民进党当局的不认同态度。自古就有“名不正则言不顺”的道理,只是用不同的称呼,这其中所蕴含的深意就代表着大陆对台湾的态度,并没有更多的含义。但是台湾当局对此非常敏感,台湾官方的立法机构负责人许淑华认为,眼下各国都在对台军售,而大陆方面使用“台军”这一新称谓影射台湾地区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军队,必然会令人造成误解。
此前,我国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将“台军”称之为“台独”武装,并称那点事不难掌握,这几个字的变化,意味着解放军做好了维护国家统一,消灭“台独”分裂势力的准备。而针对美国对台军售,国防部更是坚决反对,警告称,几件美制武器无法改变两岸军力对比,更阻挡不了中国将统一的大势,解放军持续强化练兵备战,全面提升打赢能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防部的表态意味着,即便“台独”武装获得美国援助,也不可能是解放军的对手。
出于我们自身的战略需要,决不能按照美国的意愿。在台海地区引发一场局部战争,这样,获利的只有美国人。而我们则很有可能陷入类似于“俄乌”的局部武装冲突。总而言之,美国加速台湾地区的军售,尤其是“海马斯”火箭炮,意在增强“台独”势力,并向中国大陆传递威慑信号。面对此等挑衅,我们不应该轻易上当,纵观世界历史,每次遇到世界级别的大战,晚下场的那一个永远是获利最大的。虽然,目前的世界还算和平,但是道理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有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