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感创作人#
心理疾病源于有问题的早年关系,所以也需要在关系中疗愈。
咨询关系就是最强大的“疗效因子”。
研究显示,有效治疗40%的效果来自好的治疗关系。
跟咨询师的关系起到疗愈作用的原理是,在来访者内心,新的关系取代了旧的关系。
比如,你有一个严厉的母亲,你会把她内化到你的心理结构中,跟她形成一个内在的关系,这个关系让你产生各种“不舒服”。
当你去见咨询师,她跟你的母亲是完全不同的人,她跟你的关系慢慢被内化,把原来的关系稀释或取代,“不舒服”也就减少了。
关系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有时仅仅是看到别人不一样的关系,就可能被治疗。
一个女孩从小跟母亲的关系相当紧张,上大学后去女同学家玩,看到女同学和她母亲的关系竟然可以那么快乐、融洽;
这个女孩的反应一方面是为自己和母亲悲哀,另一方面是燃起了希望。
同时,新的关系中会包含尊重、理解与共情。
不管你有什么“不好”的想法、情绪、行为,咨询师都不会指责或惩罚你。
他努力去理解你,并跟你一起探索你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
当然,你可能会诱惑咨询师指责或惩罚你以重复旧的关系,受过训练的咨询师不会上你当,而是一如既往地保持共情和分析的态度。
尤其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因为他遵循着动力学的原理,他知道你们初次谋面,你对他的情绪,仅仅是出现了移情。
这个情绪的背后,一定是因为早年发生了什么,所以才会让你形成了如此的防御机制。
新的关系中还会包含某种“被允许”,用以修正你过去的很多“不允许”。
比如,一个女性咨询师用轻松愉快的方式跟一个青春期的女孩谈论性,就传递了“性是健康的和被允许的”这样的态度。
而且,新的关系会制造新的认同。
咨询师作为某种榜样被来访者模仿,让他能够像咨询师一样去思考、去处理问题和活着,这个现象被称为来访者向咨询师“租借自我功能”。
所有的来访者都是带着自己的“谜”来找咨询师的,如何找到来访者情绪背后的真正动力——需求、期待与渴望?
在咨询过程中,除了给来访者提供一个抱持性的环境,先让其毫无顾虑地去倾诉或宣泄,更重要的是用解释的方法让其看到“谜底”。
心理咨询中的解释,第一个作用是使潜意识意识化。
潜意识里有些东西在捣鬼,表现为外在的各种症状,一旦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后,它们就无法捣乱了。
比如:我们电脑桌面上可以看到的一些运行程序——各种浏览器、微信窗口、酷狗音乐等,这相当于意识;
而一些后台运行程序,桌面上却是看不见的,唯有启动任务管理器,才能看见,这就是潜意识。
如何把潜意识意识化?
就是把后台运行的程序放到桌面上,直接手动操控,要么停止,要么删除。
比如,朋友小敏说,她从初中开始,就没再穿过颜色鲜艳的衣服,全是黑白灰,她想知道为什么。
当被调侃到,也许你认为不穿颜色沉重的衣服,就压不住你的风情万种和光彩夺目。
她听后略带羞涩地笑了,至此,她的穿衣风格也逐渐明亮了起来。
心理学中解释的另一个作用是解释因果。
解释现在之所以是这个样子,是出于过去的那个原因。
比如,一个来访者对他人的严肃脸或皱眉头极其敏感,特别是看到权威出现这种状态时,就感觉自己说错了话、做错了事。
当被问到,这种感觉是否熟悉时,他一下就想起了小时的场景,只要自己一不看书,作为小学老师的妈妈总是一脸怒气地看着自己;
所以,他就必须通过佯装学习来平息妈妈的怒火。
于是,他把过去跟妈妈的关系转移到了现在和其他权威的关系中,这就是所谓的“过去在现在重现”。
娟心理: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专栏有疗愈创伤和人格成长的方法,如有需求,可作了解;若有情感心理困扰,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