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比不了卫青,因他不擅长军团战?漠北之战卫青全靠运气?

卫青主力军团的动向才是匈奴关注的焦点。在此基础上,霍去病依靠轻骑兵的优势(“轻兵”概念是司马迁史记中对秦国突击队的称呼,秦国“轻兵”战马几乎一样高,马背离地面1.33米,配备先进弓弩,几乎不穿厚重战甲,来去如风,具体可参阅史记,或者央视纪录片“复活的军团”),加上他的士兵都是从野战军中选拔出来的千里挑一的高手,装备精良,战马精良,财力保障。

霍去病指挥战斗随心所欲,他适合做个突击将军,不适合像卫青那样指挥大军团作战。如果匈奴军团重点打击霍去病的话,他远不是匈奴对手。举一个后来的例子,李陵,即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带领5000精兵,打败了匈奴多次攻击,后来匈奴调集10万大军,才迫使李陵的部队打光所有武器,李陵被迫投降。李陵能力不在霍去病之下,俩人受到的待遇不同,一个是皇帝亲外甥,一个是被皇帝看不起人的后代。

霍去病的成功有各方面因素,加上他英年早逝,没机会犯错误,后人对他顶礼膜拜。他的弟弟,霍光,后来把持朝政,皇帝把霍光熬死之后,灭了霍家全族。霍家从此败落,依照霍去病性格,如果活得久,以后肯定会飞扬跋扈把持朝政,被皇帝灭族也都可能。历史上那么多篡权枭雄,哪个还没有点丰功业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朝军队的装备,比匈奴确实好的多。匈奴40多万军队,基本是轻骑兵,没有太多的重装备。汉朝常备军60万,骑兵20万、60万匹战马,步兵40万,其中20万步兵是机械化步兵,马车、武刚车5万辆。霍去病第一次出征,800骑兵、2000步兵,霍去病帅800骑兵奔袭。卫青善于打阵地战

漠北之战卫青8万汉军遇到8万单于骑兵,卫青以一万辆武刚车、马车扎营,单于派一万骑兵出战,卫青则以5000骑兵出战。单于既不能攻破卫青大营,也无法消灭卫青骑兵,单于终于出逃。卫青帅两三万骑兵追击700里,斩杀万九千匈奴骑兵。霍去病就很厉害,两路包抄斩杀七万多匈奴骑兵。

其实要我说吧,单说卫青,漠北之战确实有运气成份,你看看,霍去病挑剩下的五万骑兵分了两万给李赵两人,自己就三万骑兵,碰到了大单于的部队,说是有十万骑兵啊,这运气,好到爆啊,关键李赵迷路了,没及时来,我估计卫青当时心里也是MMP啊,没办法,得硬着头皮上啊,正面已弱刚倒了匈奴,这是运气吗,一汉当五胡,不是瞎说的,是卫霍两人打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7岁打仗到24岁病逝,打的匈奴丢盔弃甲,打的大汉天威浩荡,短短几年就获得了武将至高的荣誉,勇冠三军,封狼居胥。汉武帝给了他坚定的支持不假,但汉武帝代替不了他去指挥,战场瞬息万变,一切都得靠主帅自己的能力,霍去病是闪电战,特种作战的鼻祖,将快速突袭,长途奔袭发挥到了极致,手下士气都是精挑细选,都有一技之长。

而且将匈奴人能够降为己用,做自己的向导,其胆识和超前的战术水平战略眼光是空前的,放眼整个中国历史,也是妥妥的名将,而李广,一打仗就迷路,一次两次也就算了,可是经常迷路,还差点被俘虏,给你多次机会你抓不住,那就是能力问题了,你把霍去病的装备和士兵让李广带,他能获得这样的成就么?

连汉武帝都视其为不祥之人,重要作战都让卫青支开他,可见其能力不足,和霍去病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其子被射杀,其孙被俘投敌,李广一家子都是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都是深入匈奴境内李广天天迷路,霍去病千里大迂回从来没迷路过,汉武帝给霍去病GPS导航,没给李广,从屡次迷路和从不迷路这两个指标就可以看出两个人的能力差距不是一点点,你再怎么诋毁霍去病也改变实实在在能力。

好钢自然用在刀刃上这是取胜的必然条件!武帝初次出击时也用了三老将公孙贺,公孙敖,李广。可以肯定的说武帝是非常看重这三老将的特别是李广!可结果如何?取胜的只有二十来岁的卫青,败得最惨的却是最受倚重的李广。那这就不能怪武帝偏心了!霍去病初战不过八百骑,也是初试牛刀,却能一战封神!主力不给他给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