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国的雷诺厂到新中国的中南海,从施奈德钢铁总厂的轧钢工到泱泱大国的领导人,也从直面李明博古等人被关小黑屋到直面撒切尔夫人捍卫国家尊严,邓公一路走来,大起大落,鲜血与炮火常伴,临到弥留之际,邓公说的一番话,让人潸然泪下。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任中共红军前敌委员会书记、红7军政治委员的邓公】
1978年,邓公复出,参与工作后的邓公第一件事就是像年轻的自己一样,前往各个国家拜访、学习,但与年轻时的自己不同的是邓公不必再住着十平米的小屋子,还得干着最苦最累的活;而与年轻的自己一样的是,邓公此次学习,同样是为了国家和人民。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旅法期间的邓公留影】
邓公在走访了许多先进国家之后,在回国后邓公便马不停蹄的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当时的邓公年时很高了,处理起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庞大的工作,也逐渐显得力不从心起来,自己身体的变化,也让邓公意识到,党内许许多多与自己同一时期的干部们的身体或许也和自己一样。
于是,邓公从1980年开始,就在为退休做准备。
在邓公的倡导下,在那个改革开放正值风口浪尖的时期,许多高级干部便都退了下来,其中也包括邓公自己。
退休后的邓公再次迎来了岁月静好的时光,虽说邓公还是时常关系国家,关心政治,偶尔邓公也会叫上自己曾经的秘书一同南巡,但邓公更多的时候还是喜欢陪在家人们身边。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1992年,邓公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
劳累了一生的邓公终于是放下了重担,与家人和和美美生活,但是好景不长,1996年12月的一天早晨,邓公和往常一样醒来,却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大声咳嗽起来,家人们连忙将邓公送到301医院治疗。
邓公在医院中被检测出患有帕金森综合症。
邓公安静的躺在病床上,偶尔会剧烈咳嗽起来,家人在病房外与医生交谈,大家皆是眉头紧锁。
邓公对自己会患病并不感到奇怪,早年间的邓公在法国留学的时候,便吃不饱穿不暖,还需要周总理的照顾,后来回到中国,虽然勉强可以果腹,但和当年中国的其他贫苦人民一样,邓公患上了营养不良。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邓公在奔赴太行抗日前线时】
再加上回归党内之后的邓公将要面对的也不仅仅是文书一类的工作,邓公是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领导人,负伤对于邓公来说,是家常便饭。
只是邓公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快病倒,那年正值改革开放的黄金时期,邓公是多么想要见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啊。
然而对于身患帕金森的邓公来说,吃饭吞咽都是问题,想要像曾经一般南巡,更是不可能的。
邓公唯一可以看到外界的方式,便是电视。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晚年的邓公乘船游览外滩】
1997年元旦,北京城,大雪。
关于邓公的纪录片在电视上播放着,病房中,邓公却已经看不清电视了,邓公叫来医护人员黄琳,问道:“那个人是谁呀?走来走去的。”
黄琳鼻子一酸,带着哽咽对邓公说道:“电视上那个人是您呀,中央电视台刚播放的。”
邓公听不见电视里的声音,于是黄琳便一句一句为邓公复述,在听到有关赞扬自己功绩的语句时,邓公还会不好意思,黄琳以为这位小老头一定会像纪录片中说的那样,是永远打不倒的。
但在黄琳每次为邓公打针,都要在枯瘦的身体上寻找血管时,“打不倒的邓公”总会被哀戚的情绪代替。
但邓公是坚强的,1997年除夕夜,黄琳为邓公准备了饺子,邓公那时的精神还很好,但在2月19日晚上,邓公离开人世。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邓公与妻子合影】
而关于自己的身后事,邓公是这样对妻子说的:
“不设灵堂,不举行任何告别仪式,解剖遗体捐献角膜,骨灰撒入大海。”
1997年3月12日,卓琳乘坐飞机,将邓公的骨灰和着花瓣洒下,洋洋洒洒的,邓公走完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