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新中国为55位上将授衔前夕。

许世友敲响了周总理的房门,他怒气冲冲地对周恩来说:“总理,凭什么我只是上将军衔?”

面对许世友的质问,周总理面色平稳,指着面前的文件对他说:“你看看萧克是什么军衔。”

许世友看了接过周总理手中的文件,看到萧克和自己一样是上将军衔,顿时无话可说,羞愧地离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位萧克究竟是何人呢?又为中国作出了什么贡献呢?

如果他的资历丰富,手握赫赫战功,却为何只屈居于一个上将军衔?

从许世友的态度来看,萧克的资历绝对是远远高于他的,一个比自己厉害许多的人,最终却被授予和自己一样的军衔。

许世友就算有再多的不甘心,也说不出口了。

作为一个屡建奇功的功臣,萧克在军中的地位可堪比元帅这样的级别,至于为何只得到一个上将军衔,其中还另有缘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07年,萧克出生在湖南郴州市嘉禾县的一个小村庄内,祖祖辈辈都是书香门第,到了他这一代,虽家道中落,但仍秉持着读书人优良的品格。

受教于良好的家风,萧克在学习上十分刻苦,终于不负众望,在1923年考上了嘉禾甲种简习师范学校。

从师范学校毕业以后,萧克便背起了行囊,离开家乡只身前往广州求学。

1926年初,萧克成功进入到国民政府所创办的宪兵教练所,也就是黄埔军校的前身。

在这里,萧克接受了许多爱国思想的灌注,面对战乱纷飞的中国大地,他意识到自己有着义不容辞的使命,于是,萧克弃笔从戎,一头扎进了战争的洪水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黄埔军校学习的过程中,萧克从不缺席任何训练,文化知识课的成绩也始终名列前茅。

毕业之后,他义无反顾地参加到了北伐战争中,跟随国民党革命军队前往江西、浙江等地方展开斗争。

在斗争中,萧克展现出了自己非凡的实力,他有勇有谋,很快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当上了部队中的军官。

1927年,萧克根据上级指派,前往革命军部队第十一军担任指导员和连长一职,认识了该军队的领导人叶挺将军,两人一见如故,从此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不久后,蒋介石发起反革命斗争,萧克也跟随叶挺加入了反击蒋介石一派的斗争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年6月,萧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两个月后追随叶挺部队到达江西南昌,参加了著名的南昌“八一”起义。

10月,起义军遭到敌人的严厉打击,此次行动也宣告失败,萧克跟随部队一路下行到广东潮汕地区。

次年,萧克听从组织的命令,回到了湖南嘉禾县的老家,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南区支部。

为红军招揽能作战打仗的年轻男子,带领他们组成游击队,并成功与大部队会合。

1928年4月的中旬,萧克带领湘南农军向井冈山进发,途中与毛主席所率领的井冈山红军在途中相遇。

起先,萧克并不知道对方的来意,赶忙组织队友做好战斗准备。

但没想到,对方却只派了一人前来与他们交涉,萧克这才意识到,是遇到了友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萧克与毛主席的第一次见面,虽然从没有过来往,但毛主席却对萧克这号人物早有耳闻,他知道萧克骁勇善战,是棵领兵打仗的好苗子。

便握着萧克的手,亲切地对他说:“我是来与朱德会合的,暂时还没见到他,遇到你也是一件好事。”

毛主席打量着萧克带来的部队,足足有五六百人。

他点点头,问萧克:“你们有多少支枪?”萧克一听毛主席的话,有点不好意思地答道:“我们有600人,枪只有七八十,大多数同志,都使用的是梭镖。”

此话一出,毛主席感到十分心疼,他拍了拍萧克的肩膀,感慨地说:“这就是揭竿而起呀!”

随后,萧克跟随着毛主席的队伍,与成功与朱德汇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年5月,萧克领命出任29团1营3连的连长一职。

在部队行进到一个村口之前时,前去探路的士兵匆忙返回,告知了部队前方有敌人正在路边休息。

萧克猜测到敌人肯定是刚刚到达不久,他对营长说:“我们应该趁其不备,立马攻打过去。”

营长知道萧克的主意不错,但他仍旧担心后面的大部队如果没有及时赶来。

以目前的实力,是无法抵挡敌人的反击的,萧克沉思了片刻,还是用坚定的口吻对营长说:“我们还是应该先下手为强,这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相信大部队也一定能及时赶来。”

营长知道萧克在军中的声望颇高,也曾经为部队立下过不少军功,他的决策由英国不会有大问题。

于是,营长选择了相信萧克,并让萧克带领3连的战士打头阵,自己则带领部队进行护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萧克的正确指挥下,部队很快取得了胜利。

成功击毙了一百多名敌人,并抓到战俘四十多个,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闻声赶来的朱德将军看到战士们的战果,非常欣慰,直夸这场战斗打得漂亮,萧克也因此得到了上级的赏识。

在从军多年的旅途中,萧克一直展现着十分优秀的作战指挥能力,颇受到贺龙、朱德等人的喜爱,而他也凭借着聪慧的头脑和敢想敢做的行事风格,在军中屡立战功。

一步步为自己的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直到1937年,从军十载的萧克已经坐上了八路军第120师副师长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萧克跟随贺龙将军一路征战,成功为共产党收复了多个城市。

1940年1月,日军对解放军发动了“十路围攻”的围捕行动,由于事发突然,解放军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被日军打了个措手不及,萧克所在的部队,也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困境中。

在危险来临之时,萧克再次展现出了自己惊人的作战能力,他临危不惧、在混乱中对战局进行了详细分析。

在和敌人经过了长达14天、上百次的恶劣斗争后,萧克带领部队开辟出了一条逃生之路。

不仅如此,在这次行动中,他们还歼灭了800多名敌人,并击落了一架敌机。

成功瓦解了日军的谋划,在与大部队会合后,解放军也很快对敌人展开了反击,歼灭了5500余名日伪军士兵,成功守护了平息根据地。

并以此为据点向四周散发,为后来共产党解放东北三省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萧克作为军中“长老”级别的人物,亲身见证并经历了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在追随共产主义长达22年军旅生涯中,萧克为共产党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功勋卓著,有智慧,有勇气,是一个相当难得,能够文武双全的将帅之才。

在当时的解放军部队中,萧克绝对是能够比肩朱德和贺龙这些开国元勋们的存在。

因此,在1955年国家为将军们授予军衔的时候,许多人也认为,萧克是一定能评上开国十大元帅的。

就算再不济,也肯定会有个大将的头衔,但没想到最终公布出来的结果,却令众人都傻了眼。

根据当时评定军衔时的规则,认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共产党作战中体现出了十分重要的关键因素。

因此,有不少当时参与井冈山革命的战士都被授予了军衔,而萧克也正是出自井冈山,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和萧克同一岗位的其他6位师长都被评为了元帅,却唯独落下了他。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其中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授勋仪式上,面对这“不公平的”评判,萧克却并没有表现出一丝不满的情绪。

他十分坦然地接过了上将的勋章,别在自己的军装上,颇有点“雷霆雨露,皆为君恩”的意味。

在后来的采访中,有记者询问他的感受,他从容地对记者说:“为了中国的和平解放,已经牺牲了几千万人民和战士的性命,我能侥幸站在这里,于我来说已经是最大的幸运,评不评衔,评什么衔,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对于上将这个军衔,虽然萧克自己没有说过什么,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对他来说是不公平的一个决定。

难道他与领导人之间真的有什么矛盾吗?

其实不然,早在为萧克评衔之前,毛主席就曾主动找到过他,向他告知这个决定,并诉说了只将他评为上将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毛主席并非不清楚萧克的资历,以他的能力和条件,确实足以评得上元帅这样的顶尖级别。

至于为何只将他放在上将之列,毛主席还另有思量。

1955年,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且在边疆仍有征战,在政局尚不稳固的情况下,急需要有人能站出来稳住局面。

而资历丰富、为人沉稳的萧克便成了毛主席心中的首要人选。

在为各个手握军功的将士们评定军衔时,肯定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情绪,不少人都认为自己付出了很多。

但得不到相应的军衔,再加上军中男儿的心性本就刚烈,且人员众多,关系复杂,毛主席和几位领导人经过多次商讨之后,才终于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他们知道萧克这个人淡泊名利,从不在意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于是便让他出面担起了这个责任。

有他在,便可以镇住那些躁动的人群,这也是为什么,在新中国的50几名上将中,萧克位列其中之首的原因。

了解了萧克上将军衔的由来,我们也能理解为何在文章开头,许世友看到萧克的军衔时,为何会哑口无言了。

而正是因为这件事,也出现了“萧克镇上将”这样的一个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拥有出色的作战能力之外,萧克还是军中十分少见的一位“儒将”。

得益于家中的教导,他从小饱读诗书,对诗文有着极大的兴趣,即使在后来行军作战的途中,也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常常在休憩之余进行写作和阅读。

1927年南昌起义之后,萧克在跟随部队往广东南下的途中遭到敌人伏击,部队人员四散逃。

萧克也随之流落街头,在广州的大街小巷中四处流连。

身无分文的他不得不想办法维持温饱,最终被一个卖字画的老人所收留,替对方干一些杂活,生意好的时候,萧克也能替老人写上几幅字,挣得一些散碎银钱。

后来在军中的时候,萧克也没有落下读书的习惯,他总会利用闲暇的时间进行学习,每当别人玩耍逗乐之际,也总能看到萧克缩在角落看那些枯燥的书本。

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让萧克的精神世界变得十分丰富,以至于在艰难困苦的长征行动中,他脑海中所记载的知识,也成了他唯一的精神支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萧克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创作。

他先后出版了《萧克回忆录》、《浴血罗霄》等多部作品。

其中《浴血罗霄》还拿到了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荣誉奖项,那时的萧克,早已成了一个耄耋老人,却仍然在文学界发挥着余热。

他根据自己在部队中的经历,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布满硝烟的战场上,他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军,领兵打仗从不马虎,为我国的共产主义事业作出了巨大奉献。

面对近在眼前的高官厚禄,萧克始终秉持着一颗读书人淡泊名利的清净之心。

而在以笔杆为枪的文学界,他仍旧是一位十分优秀的作家。

在远离战火的和平年代,他依然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奋斗着。

这样一位聪慧敏捷、文武双全的将军,怎能不受人爱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