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吹响了我市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冲锋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邱伟表示,全市文广旅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贯穿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主题主线,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以推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文旅深度融合为抓手,着力培育文化旅游业为支柱产业。
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古蜀文明焕发新辉
“为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我市将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督查制度,持续深入挖掘古蜀文明的深厚底蕴。”邱伟介绍说,三星堆—金沙遗址的申遗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金沙遗址博物馆的整体改造提升工程也在有序推进中,遗址周边环境将得以提升展示。通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等考古调查研究,重点建设大邑子龙祠赵子龙文化园、东华门遗址公园等文化保护工程,成都将进一步揭开巴蜀文明的神秘面纱。
金沙遗址博物馆
值得期待的是,近期我市还将新备案好惠捷吉他博物馆、天府新区东方艺术博物馆、双流蝴蝶博物馆、双流芯智慧音乐博物馆、温江陈家大院,预计年底博物馆总数增至201家。同时,还将推动天府新区、东部新区、都江堰等地建设中心博物馆。
接下来,将结合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修订《成都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加快推动《成都市博物馆条例》出台,培育国家等级博物馆,推出系列精品文博展览,办好武侯祠成都大庙会、金沙太阳节、人日游草堂等重大文博活动,加快建设博物馆之城。大力传承活化蜀锦、蜀绣、川剧等,持续推广“成都手作”,争创巴蜀文化(成都)生态保护区。
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
文化供给品质提升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
“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我市将推广‘一馆一策’改革,延伸至县级文化事业单位,实施文艺精品‘再攀高峰’工程,健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分阶段示范推动全市有条件的县级以下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社会化运行管理。”邱伟提道。谈及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他推荐道:“‘童书漂流’‘喜阅到家’‘通借通还’等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将更加丰富多彩,年度群众文化活动将超过10万场,公益文化艺术培训也将达到8000班次以上。”此外,他还表示,成都将深入挖掘大熊猫、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和诗歌文化等文化资源,将推动金沙音乐剧复排,打造三国文化、李冰治水等为题材的剧目,支持精品文博展陈、文化产品“出川出海”,办好国际非遗节、金钟奖、中国艺术节、双年展、蓉城之秋等大型文化活动。
东郊记忆
文旅融合多样发展 激发文化旅游新动能
文旅融合是成都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邱伟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文旅融合的憧憬:“我们要完善文旅产业要素保障机制,项目化建设‘5+7’个文旅产业园区,常态化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服务文旅企业行动,推动文化机构和文旅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他表示,我市将重点开发“成都礼物”,培育品质文创产品消费场景,建设金沙演艺综合体、中演华天艺术中心、宽窄巷子二期、文殊坊二期、成都中国书法馆、三国文化研究展示中心改造提升等项目,提升宽窄巷子、锦里、东郊记忆、天府国际动漫城等街区园区国际化品质。同时,他还透露,成都将深化区域联动,共建巴蜀文旅走廊,做好世运会文化展示交流活动,积极引入国内外高品质“演展赛会”,深化“跟着演唱会来旅行”“跟着赛事来旅行”旅游模式,联合探索“百业+文旅”跨界融合机制,让文化旅游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成都形象立体展示 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
“我们将持续优化假日文旅活动组织方式,构建节假日‘在成都过节’文旅活动和惠民便民服务策划宣推机制。”邱伟告诉记者,成都将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推动具有成都特色的文化产品境外巡演巡展;实施入境游促进计划,用好144小时过境免签、市内免税店设立等政策机遇,培养涉外导游,提升入境游国际化服务水平,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聚焦日韩、东南亚及试行免签国重点市场精准推广,着力打造国际游客首选城市。
蜀绣
城市服务全面升级 打造游客友好型城市典范
为提升城市文旅服务水平,加快修订《成都市旅游业促进条例》,出台推动文化旅游业、演艺市场、蜀锦蜀绣、文创产品等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邱伟表示,我市将实施行政审批备案事项“清单化”,构建文化市场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健全联合监管、联合惩戒、信息共享机制,提级提速办理涉旅投诉,加快建设智慧文旅平台,提升文旅市场智慧化治理效能,推动成都成为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随着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成都文旅将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成都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嘉 摄影 于谭阳 责任编辑 曾书睿 编辑 于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