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7年,武术家杨秀山外出卖玉米,路上遇到一个病倒的僧人,心善的他连忙把僧人扶回家救治。僧人醒来后,道:“作为报答,我教你习武吧!”
杨秀山自幼好武,但因家境贫寒,无法拜师学习。于是,小时候的杨秀山经常跑十几里到镇上,在集市小摊前翻看武术画册,将上面的招式记下来,回家凭记忆练习。
九岁那年,杨秀山在地主家干童工,地主聘请莱芜拳师罗庚欣教儿子和侄子们练武。杨秀山暗自欣喜,干活之余偷偷看罗庚欣的招式,细细揣摩,晚上夜深人静,杨秀山悄悄到院中练习。
三年后,地主家的儿子和侄子们自认为已经“出师”,找来杨秀山当“陪练”。正当所有人认为杨秀山只有挨打的份时,谁料仅一个回合,地主的儿子和侄子们就被击倒在地。
在一旁观战罗庚欣惊讶不已,连忙问杨秀山:“小童工,你的武艺是跟谁学的?莫不是跟我师父?”
“大师说得哪里话,我在三年前就已拜您为师。”杨秀山答。
罗庚欣摸不着头脑,杨秀山说了这三年偷学武术的经历,罗庚欣听罢连连赞叹:“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悟性,一招一式竟与我师父相仿,实在难得。”
就这样,罗庚欣收杨秀山为徒,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而授。杨秀山自然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每日只睡三小时“养精蓄锐”,便起床练武,日复一日,终有所成。
1887年秋收后,杨秀山推着一车玉米到集市售卖,返程时,见一衣衫褴褛、面色惨白的僧人晕倒在路边,繁华的集市上,无一人上前救助。
杨秀山于心不忍,将僧人背上马车拉回家中,杨家父母亦是善人,三人一起将僧人抬到屋里,为其洗漱更衣,还找郎中医治,每日素斋侍奉。
僧人在杨家一住就是三个月,一日大雪,僧人起身,倚在门框上,对在院中练武的杨秀山说:“纷纷大雪,缘起缘灭,一切皆有因果。你与贫僧有缘,如今我要告诉你一些事。”
“贫僧是少林三十七世‘体’字辈武僧,法号体峰,也是习武之人。”僧人继续讲。
杨秀山听罢,只觉得胸膛前升起一团火,同为习武之人,他怎能不知一代武学宗师体峰的大名,体峰十七岁出家,是妙兴大师唯一传人,更是天下独一掌握福居祖师少林正宗拳法的少林武僧。
“大师……”杨秀山单膝跪在体峰面前,双手抱拳。
“我说过,你我有缘,或许也有师徒之缘……作为报答,从明天开始,我教你少林武功。”体峰说。
此后三年,体峰将自己掌握的少林武功全部交给了杨秀山,便又去云游四方去了。临走时,体峰告诫杨秀山,武术只为防身,不可欺人。
1920年,八卦拳武术名家韩化臣因公务来到枣庄,与杨秀山相见。
此时的杨秀山已是远近闻名的少林拳武术名家,两人一见如故,切磋武艺后互相拜师学习,极大推进了八卦拳、少林拳的发展。
虽说杨秀山谨记师父教诲,但作为习武之人,有时不想招惹麻烦,麻烦也会找上门。
1922年,杨秀山在江苏开办武馆期间,当地一些武师认为杨秀山抢了生意,遂纠集一伙人马到杨秀山处踢馆。
起初,杨秀山好言相说,但对方一而再,再而三为难武馆,甚至出言侮辱杨秀山师父体峰。
杨秀山无法再忍,仅一个起势就将为首之人拍出几丈远,口鼻流血,倒地不起,在场之人无不惊叹,杨秀山也因此再度声名大噪。
民族危难之际,国民政府多次邀请杨秀山参军,教授部队高级长官们武术技巧,但杨秀山每次都拒绝,在他看来,武术不是一类人的专属,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权利。
杨秀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抗日战争期间,他在鲁南、苏北一带开武馆收徒,遇到家境贫寒但想学武者,只要品质不坏,杨秀山统统收为弟子。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杨秀山收徒近万人,传授少林拳、八极拳等10类功夫,三节棍、月牙铲等14类武术器械,几乎传尽毕生所学。
从学者中,不乏国共两党名将,也有不少普通百姓,更有甚者感激杨秀山,在他逝世后为其撰碑曰:“感念杨师武功深厚……弟子遍及天下,十路少林拳美名扬……”
同时,正因为杨秀山及其弟子大力宣传,推广武术,如今十路少林拳已成为一门“大众化武术”,为增强人民体质作出了重大贡献。
武术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体现。
从传统上看,武术是强身自卫的技术,是文化的传承。从军事上看,武术是军事的必要准备,是锻炼将士体能的好方法,是弥补军队武器装备不足的必要补充,是近距离杀敌的有效手段。
在杨秀山生活的年代,武术这项带有攻防技巧的传统体育活动肩负起了抗击外来侵略者的重任,并在抗战中起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