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件的年轻人,毕业后可以考虑啃几年老。”
这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提出的观点,最近引发了网友热议。
对大多数人来说,社会的时钟已经刻好人生前进的方向:考取高校、毕业工作、买房安身、结婚生子……而“啃老”并不在这个标尺之内。这一完全打破传统代际模式的说法,将“不确定性”推到了众人面前。
电视剧《凡人歌》台词
这不禁让我们陷入思考:在学历挤压和职业焦虑的现状下,毕业即工作到底是不是最好的出路?是该先找份工作积累经验,还是该找到兴趣之后再投入工作?当代年轻人究竟应该如何过好这一生?
复旦大学教授建议年轻人“啃老”,引起网络热议
在“提倡有条件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啃几年老”这句话中,“啃老”究竟是什么含义呢?
梁永安教授表示,“啃老”并非不劳而获、消极躺平,而是重要的自我探索过程。
年轻人毕业后在找到理想工作之前,可以给自己两三年时间,趁年轻挖掘兴趣、理解差异、认识世界的多样性,体验不同生活方式,建立更宽广的人生观念。即使在探索世界后没有很快得到太实际的回报,但还是拥有了不一样的过程,看过世界和生命的颜色,未尝不是一种“满载而归”。
针对这一观点,网友热议:
有网友对此提出反对意见,也有网友对啃老的前景十分担忧。但可以肯定的是,啃老是需要基础的。那么,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毕业后,家庭是否有经济能力为其托底,以及创造体验生活的条件呢?
为此,梁永安教授也提到:“啃老”需要综合看家庭经济能力,以及青年人的未来规划意识、心理成熟度等。如果家庭的经济条件的确并不适合支持孩子自由探索,更迫切需要获得收入,那么“是否啃老”已经不只是经济问题,而涉及代际伦理问题、道德问题。这种情况下,我也会建议年轻人先找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开展自我探索。
啃老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社会关于独立的主流观念,迫使年轻人尽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另外,随着社会结构和人口老龄化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需要同时承担就业压力与照顾家庭的双重责任。因此,啃老很难成为这类年轻人的首要选项。
重新定义“啃老”,不劳而获还是坦然选择?
去年有段时间,社交媒体上盛行了一个概念:全职儿女。
据三联生活周刊的调查,自称全职儿女的青年们把这称为“年轻人的新工作”。他们从爸爸、妈妈、奶奶、爷爷每月的退休金里拿出一部分给自己当工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在家陪伴长辈。
有网友看到了这份新工作的“合理性”:为了挣几千块钱把身体搞垮了不划算。如果到大城市工作还要掏空六个钱包买房,不如在家当全职儿女。为谁打工都是打工,不如给爸妈打工。
一直不被社会主流观念所接受的啃老行为,在全职女儿身上,啃老行为突然变得清新脱俗起来。但前提是,他们“有老可啃”。
梁永安教授举了几个例子:“梵高依靠弟弟的支援才能自由地作画,肆意发掘天赋;巴尔扎克大学毕业之后不愿从商,家人虽不满意但也勉强同意给他三年的生活资金,他才得以坚持写作。”
这类做出成就的人,在“gap year(间隔年)”并非游手好闲,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有了这段期间,他们拥有了更多探索的自由。可以说是为了更远期的成长性而投资,甚至是对长期发展更有思考、更有规划的体现。
如果毕业后不工作,
应该做什么?
梁永安教授希望年轻人能够意识到,目前的工作选择空间只是被前一代人建构出来的,这个世界上除了既有的社会分工体系外,还有很多工作选择的“空白”。年轻人应该尽量避免受限于被规定好的狭窄劳动空间,而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富有活力的增长点。
很多时候,思维的受限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可以考虑借鉴国外“gap year(间隔年)”的工作性旅行方式,前往跨文化、跨文明的空间里体会生命应该怎样过,再回头看就可能形成新的自我关照。
在梁永安教授看来,一个年轻人如果按部就班地从毕业到就业,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缺环”,也就是缺少自我探索阶段。没有走过世界,就没有能力理解世界的广泛和差异性,眼下虽然安稳,但后面会缺失竞争力和生长力。
有网友提出疑问:在大学期间不挖掘兴趣,毕业了才开始挖掘是不是太晚了?
诚然,大学与社会接触到的人和事有很大差别。但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比起人们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流程化工作,天赋和兴趣确实是很容易被忽视的,挖掘自身潜在的价值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经济支持。
很多人的一辈子,都活在无意识之中。从幼儿园到大学,大多是家长、老师和学校灌输的想法。作为独立个体,当问到对未来有什么样的追求和想做的事,往往是茫然和不知所措的。比如大家都在考研考编找工作,那么也要学着多数的群体,一头扎进相同的人生轨道里。
京教君特意搜索了一下:若是在毕业后不去工作,年轻人可以有哪些选择。搜索词条给出的答案大多为:“不上班,居家可以做的工作”、“不上班,可以选择哪些兼职”以及“如何和HR解释空窗期的原因”、“非应届生身份即失去校招资格”等。总而言之,毕业后即使不上班,也需要做一些别的“工作”养活自己,至于“啃老去探索兴趣”,很少出现在大多数人的考虑范围之内。
梁永安教授面对目前的现实情况,解释道:有不少人觉得毕业后无业会被判定为“失败”,为了逃避“无业焦虑”,有时候会仓促地选择一份工作就起步。但如果将就选择不喜欢的工作,年轻人很容易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职业倦怠。他认为不管是时代的资源,还是当代年轻人的学识、认知资源,都不应该被浪费。
父母该如何理解“啃老”这件事?
今年两会上,白岩松提出一个观点:“不应该总用啃老批评年轻人”。
他提到:“啃老”从字面上来说,好像是批评年轻人不作为,在啃老人家。但实际上,如果我们的房价要没有那么高,我们的经济适用房,包括保障房都解决得很好的话,那就不用他的父母去为他出首付,包括交月供。如果我们的托儿所、托幼所都解决得很好的话,就不会让父母大老远跑到年轻人的家里替他看孩子被“啃”。如果年轻人的就业相对来说比较顺利,而且工资在不断增长,那么也不用老人来给他补贴。
就拿买房来说,从数据统计来看,中国首次购房者平均年龄仅为27岁,比很多发达国家的青年要早10年左右。年轻人想要留在大城市结婚生子,买房买车,不靠父母的帮助几乎很难做到。
“安身立命”,是很多父辈对子女最大的期待。
父母们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们更偏向农耕社会的文化心理,渴望平稳安定。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中,希望让孩子能找到坐标,早日获得稳定的生活,风调雨顺度过一生。
而当代年轻人的思维模式,更偏向航海时代的思考方式。
在时代交替之中,年轻人对探索未知、发掘创造力、实现自我的精神成长等有着更广的理解。两代人的思维方式存在根源上的差异,但在代际维度上又贴得很紧密,难免会有不理解和摩擦,以及难以调和的情况,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梁永安教授认为,当代父母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作为一个很好的港口,用温暖目光看着孩子扬帆远航,但要随时准备好迎接他路上可能遇到的不顺利和波折风浪,帮助他疗伤安歇再出发。
最后,相信梁永安教授的这句话,可以引发你的思考:“一辈子只需要拿一半的时间去工作就行了,你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努力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你对毕业后啃老这件事是如何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经历或看法,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吧!
编辑|京教君
内容来源|澎湃新闻等,京城教育圈进行内容补充和编辑整理
图片来源 | 小红书、网络图片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今日推荐视频
欢迎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们要是不给京城教育圈加星标,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亲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标!
重要的话说三遍!
然后,多点在看、多点赞、多分享,
不然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
亲们,快加星标,风里雨里,
京教君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