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没想到“想学习的风”就这么猝不及防地吹到了酒吧,不少年轻人纷纷结伴搭伙跑去酒吧“搞学术”。有网友锐评,只要是离开了教室,真是到哪里都能学到知识。
从上海火起来的学术酒吧,正在以迅雷之势席卷到夜经济活跃的一二线城市,小红书上有关“学术酒吧”的笔记超过6,000篇,甚至还被央视网专篇报道,一时间成为社交平台霸榜的热度话题。
美团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以来,“学术酒吧”搜索量较9月同期增长142%,20岁至30岁的年轻用户搜索占比超半数,北京、上海、西安、深圳、广州等地的搜索热度位居前列。
来到学术酒吧的人,大部分是学习的,但也不全是来学习的。有人在这里畅所欲言,有人来这里寻找答案,也有人只是来喝酒聊天的,酒虽只是载体但不能没有。
摇晃着红酒杯,放一段舒缓的音乐,时不时切换的幻灯片,全情投入的主讲人,随时提问的观众,以慵懒的坐姿加入热烈的讨论...这种“学术酒吧”看起来抽象但又不失趣味。
在十多平米的小酒吧,名校博士、高校助理、文艺青年以及各行各业的社会精英聚集在此,为同一个话题争得面红耳赤,但也能端着酒杯达成共识。
主讲的内容一般会涉及但不限于经济学、哲学、文学和心理学等与生活颇为相关的议题,既有深度又有趣,又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传统学术的严肃气场,现场的参与度反倒很高涨。
“学术酒吧” 并不是最近凭空出现的抽象概念,古有文人墨客的流觞曲水,近有英国的scibar,都是借酒抒发和传递内心的所思所想。
乍一看,有些爱学习的人和爱喝酒的人都忍不住要沉默,但这种现象出现并快速走红并不是“意外”。
换句话说,“你一定要我学,我就不学;你偏不让我学,我就要学”的反向输出,很适合追求独立个性的年轻人。
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年轻人想抵抗信息“碎片化”,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追求深度交流;另一方面在这种非正式学术交流场所,更容易结交志同道合的人。
酒的社交属性,在这种场合被再度放大,即使是i人也不会觉得无所适从。总而言之,在大众市场上提升了一部分有消费能力的群体对酒的接受度。
不过,网络上对“学术酒吧”的质疑声 也不小。有网友认为,这是披着学术的外衣,将“学术”简化为时尚消费和社交娱乐的噱头。
面对质疑,积极参与“学术酒 吧”活动的人反倒有不一样的看法,“我觉得这种形式比较新颖,比纯粹吃喝要好很多。”
在这个AI来临的时代,终身学习变得更加重要。从夜校和老年大学陆续走红,再到“学术酒吧”兴起,不管是“充电”还是“微醺”,悦己才是目的。
一位酒吧负责人表 示,从今 年6月份开业至 今,该酒吧陆续举办学术讲座40余场,每场人数在10-30人左右。
有不少组织者感慨,“一开始还担心没人来参加,结果最后都是座无虚席。”有人为“尝鲜”而来,有人对讲座内容感兴趣,还有人是碰巧遇到。
“一场活动预告发布之后,没几分钟就会报满名额。”处在“上升期”的学术酒吧,并不愁没有客源,来参与的人仅需支付酒水费用,不用支付报名费。
此外,还有一些酒吧老板采取预 约制,为了达到深度交流的效果而控制人数不能过多,从而拒绝了很多慕名而来的客人。
有些在大学附近的酒吧,搞学术氛围也变 得越来越浓厚,一篇SCI换一杯特调的活动,很多硬核的知识以奇奇怪怪的方式装进了脑袋。
“台上PPT,台下马天尼”放在学 术界可能是有点超前,但在酒圈并不算“新鲜”,本质上来看,从形式到内容,都和品鉴会很相似。
不难发现,两者的受众群体 有很大的重叠部分,既渴求知识也有社交需求,对酒也感兴趣,互相转化起来似乎并不难。
相比学术酒吧提供给年轻人的情绪价值、深度思考和互动体验,很大一部分都是传统品鉴会所缺少的。
因此,在传统品鉴会上酌情淡化葡萄酒的存在感,而在学术讲座上增强一些葡萄酒的参与感,说不定可以达到1+1>2的效果。
尤其是在消费降级的当下,很多人的消费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大家消费行为变得谨慎,比起定期囤货,越来越多人更倾向于即时饮用。”
参加一场自发式的学术活动,获得的满足感堪比“开盲盒”,因为来的人充满了不确定性,反而轻易勾起了年轻人想要探索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如此一来,很多社群里的学术咖纷纷从线上走到线下,自带传播流量的同时又能加深体验感。哪怕在同一个地点,只要不断填充不同的内容,消费者的回头率想必也不会低。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Unsplash
LOOKVIN ARTICAL
往期内容回顾
酿酒师掰下一块灵魂混进酒里...
美国葡萄酒请小心...
双十一买酒擦亮眼!千万别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