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发挥法答网释疑解惑交流、促进统一法律适用的功能效用,向社会传递崇法风尚,弘扬法治正能量,云浮法院推出《法答网精选》栏目,聚焦最高人民法院权威发布,围绕法律适用、办案程序和司法政策等方面内容,定期摘录最高法院发布的法答网精选答问。所摘录的咨询仅针对法律适用问题,答疑意见仅供学习、研究和参考。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案件中,在认定“违法所得”时应否扣除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刑事案件中认定“违法所得”是否应当扣除成本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素有争议。非法经营犯罪中的“违法所得”,是指获利数额,即以行为人违法生产、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全部收入(非法经营数额)扣除其直接用于经营活动的合理支出部分后剩余的数额。因此,相关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并用“非法经营数额”和“违法所得数额”表述的,认定“违法所得数额”时应当扣除成本。但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系单独使用“违法所得”数额,在认定违法所得时,一般不扣除成本。《检察机关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指引》(以下简称《办案指引》)所规定的“对于违法所得,可直接以犯罪嫌疑人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收入予以认定,不必扣减其购买信息的犯罪成本”也体现这一规则。

注意

《办案指引》并非司法解释,人民法院在审理相关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时,对于司法解释未作规定的,可以参考《办案指引》的规定。但如认为《办案指引》的相关规定不符合案件审理需要的,还应结合案件具体情况,依法审慎处理。因此,对于个别采取交易形式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在认定“违法所得”时如不扣除成本可能使得案件处理明显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的,应结合案件具体情况予以考虑。例如,被告人支付五千元购买个人信息后加价二百元卖出的,或者支付五万元购买个人信息后加价五百元卖出的,是否扣除其所支付的对价成本直接关涉是否入罪和升档量刑,不予扣除似不合常情常理。

咨询人: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李伟威

答疑专家: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刑事处李振华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法答网精选问答

编排、一审:叶佩琳

二审:柯丽莹

三审:李秋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浮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