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近期公布了其2024年4月至9月的中期财务报告,数据显示该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94%,仅为1920亿日元(约合8.96亿元人民币)。为了改善业绩,日产决定出售其在三菱汽车的部分股权。而在日本国内,情况更为严峻,七大汽车制造商中,除丰田、本田外,其余包括日产、三菱及马自达在内的企业净利润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
今年6月份,日本多款汽车因涉嫌数据造假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部分车型因此停产停售。这不仅直接导致销量下滑,巨额的整改费用更是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盈利空间,同时也让消费者对日本车企的信任度降低。如今,日本车企无论在本土还是国际市场上,都面临着巨大挑战。
业绩滑坡,降价瘦身寻求自救
据最新报告显示,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企业之一,日本的日产汽车在上半个财政年度中的业绩数据表现不佳,特别是净利润总额同比猛降超过94%,仅保留了微薄的192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9亿元)。销售、整合以及行政性支出等都面临极大压力。
近期,经过详细调查和分析,一份全新的研究报告指出,日产汽车,这家来自日本的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正面临着严重的业绩下滑危机。据该报告披露,日产汽车在上半个财政年度的数据表现非常糟糕。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期间,无论是来自丰田的全球销量还是来自本田等主要竞争对手的全球销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日产汽车的净利润总额同比猛降超过94%,仅保留了微薄的192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9亿元)。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日产汽车公司已经开始采取紧急措施来扭转当前的困境。据了解,日产汽车公司已经决定将全球产能降低20%,并且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9000人。此外,日产汽车公司还表示,他们正在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以期改善当前的困境。这些措施包括降低销售、整合以及行政性支出,降低商品成本,优化资产组合等等。
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内部的凝聚力,日产汽车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也做出了表率。据报道,日产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内田诚已经决定主动削减现有的月薪,其中董事长内田诚更是自愿让渡自己高达50%的月工资收入。此外,日产汽车公司还决定将对三菱汽车的股权比例由原有的34%适度下调到24%左右。
然而,尽管日产汽车公司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当前的困境,但是分析师们仍然认为,日产汽车的新产品阵容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而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需求逐渐减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事实上,日产汽车的困境并非孤立存在。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各大汽车制造商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例如,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等日本本土的汽车制造商,其股价在今年已经分别下跌了27%和26%。同样,日产汽车的股价在今年也已经下跌了27%,远远落后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
“车海战术”挽回在华销量下滑?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日产汽车在2024财年上半年(即4月至9月)的合并营业亏损额高达4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盈利241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3亿元),出现了大幅下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日产汽车在美国市场的表现尤为惨淡,其销售额同比下降了超过四分之一。
在中国市场,日产汽车同样面临着严峻的销售压力。今年4月至9月期间,日产汽车的全球销量同比减少了4%,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幅度更为显著。具体来看,今年前十个月,日产汽车在华累计销量仅为55.82万辆,同比下滑幅度高达9.98%。
日产汽车在华市场份额的逐年缩水,主要源于其产品线的单一性。尽管日产汽车在国际市场上推出了如艾睿雅这样的纯电动车型,但其最畅销的仍然是轩逸等价格相对亲民的车型,这些车型的利润率本就不高,而纯电动车型的产品阵容仍在不断扩大和优化中。
据官方数据披露,日产品牌在10月份的销量达到了5.3万辆。其中,日产轩逸系列在10月份的销量更是高达3.2万辆,1-10月累计销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7.2万辆,成为了日产汽车在华销量的重要支柱,几乎占据了日产汽车在华销量的半壁江山。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日产汽车已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挑战。首先,日产汽车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推出至少8款新能源车型,其中包括5款日产品牌车型。其次,日产汽车还将加大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力度,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日产汽车展示了其旗舰SUV——探陆,这款车型提供6座或7座两种布局选择,同时配备了增强版ProPILOT超智驾以及多达16项的智能主动安全科技。此外,日产汽车还在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成功完成了两个阶段的示范运营,车队由最初的日产聆风逐步升级为日产Ariya艾睿雅。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动驾驶体验,日产汽车还自主研发了智能路线规划系统,旨在优化自动驾驶过程中的行驶路径。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日产汽车始终坚信,通过不断创新和努力,定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酷公司认为,尽管日产汽车公司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当前的困境,但是分析师们仍然认为,日产汽车的新产品阵容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而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需求逐渐减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