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是解读2022年社会情绪的关键词之一。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只招3.12万人,而通过资格审查的却有212.3万人。报录比为68比1,创下历史新高。最热岗位报录比例达到2.08万比1。在焦灼、摇晃的世界里,编制和稳定的工作都是“岸”。这是确定性的象征,也是抚平焦虑的选择。无法忽视的是,如今也有一批本就在岸上的人,一头扎进市场的大潮,在一个纷纷求稳的时代奋力一跃,让人生目标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演变路径。如果非要从这些转型故事中找到一个线索,那“选择和努力”的关系,可被视作隐于其间的脉络。本期专题,我们深度还原了8位职场人物的转型经历。这些选择,有一定的参考性,希望能让大家在巨变的世界中,获得启发,产生共鸣,找到参照。
以55岁为界,两个阶段呈现了两个梅凤玲:一面是保险行业的标志性人物,曾加入平安集团战略发展中心,后参与长城人寿筹建,历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首席风险官、合规负责人,改革大刀阔斧,管理团队成绩斐然。
退休之后,她清空光环和荣誉,加入明亚,成为另一个“梅凤玲”,本着帮助朋友的初心,创办“梅凤玲事务所”,从保司高管成为保险经纪人,再度出发。
每个阶段,她都是那个坚定的变革者,意气风发,大胆热烈。
探讨这场职业转型时,梅凤玲很少提及曾经的辉煌,也不提赋能行业这种宏大叙事。她更关注如何帮助身边的人,以及如何让自己退休后仍保持好状态。
1982年,16岁的梅凤玲考上了大学。为了追寻更多可能,她果断放弃了税务职工子女招干的机会。这份勇气,像激昂的青春宣言,铺设了她人生的底色。
大学毕业后,已经成为大型国企中层管理干部的她,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主动打破“铁饭碗”,加入平安集团,通过选拔,成为平安战略发展中心的一员。这是平安的“试验田”,重大项目由马明哲直接领导。
调研国外金融巨头管理方式、设计公司改革发展策略、落实销售体制改革项目……梅凤玲几乎每天都在考察、开会,一出差就是几个月。
2005年,梅凤玲受邀参与长城人寿筹建,她负责团财险业务。团险大都需要走严格的招投标流程,她带领团队认真制作标书,有时甚至通宵达旦。每个大项目的投标环节她都必到现场,直面竞争压力,带领业务部门拿下一个个大项目。后来,在担任长城人寿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期间,她压实监管机构对保司偿付能力的要求,带领分管条线建立和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让公司的风险评级达到最好的A级。
她具有领导人物那种超凡的感染力,就像一个擎灯者,一边前行,一边帮更多人照亮前行的路。
梅凤玲
2021年,梅凤玲带着“感动长城十大人物”的荣誉退休,但那份“All in”工作的热情依然滚烫。她一再问自己:如何激活自己在金融业的积淀,并对身边的人有所贡献?
继续做管理者,她担心时间不自由;给人推荐股票、基金,梅凤玲又怕“坑”了别人。相较而言,她更希望做个顾问式的风险管家,帮助更多企业和家庭抵御风险。
真正让她决定加入明亚的,是董事长杨臣一篇题为《始航、破浪、远行》的演讲稿。“不同于很多高管,杨总的讲话很实在”,梅凤玲认可这份炽热的情怀,务实的精神。
从高位扎根基层,她没想走捷径。她自己找引荐人、办理手续、学习新人班内容,早会从不缺席。她放下曾经的光环,待人热情坦率,虚心学习,重新出发。
近三年,梅凤玲分别达成MDRT、COT、TOT,步伐稳健,加速成长。她希望用25年的金融保险经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带领团队服务更多企业、家庭。
有人评价,曾是保司高管的梅凤玲转型,有着标志性意义和带动作用。如今,她会和越来越多拥入保险业的人一道,为保险正名,提升行业“水位”。
管理智慧、业务功底、服务情怀,不断浸润、糅合,捏塑成现在的杨明媚。成为保险经纪人之前,她身上有过很多个标签。她做过大型保司的部门负责人、公司经理,还曾参与创办保险中介公司,在不同身份间“破壁”,韧性生长。
17年的保险时光,从杨明媚被“忽悠”去卖保险开始。那时,她凭借一天打100多通陌拜电话的劲头,迅速成长为公司“新人王”。她从一件件业务中去体悟保险的关窍,在现实市场中不断提炼、抓取客户需求,让实干主义者的潜能尽情释放。
2008年,业绩愈发出色的杨明媚转为内勤,出任某保司上海徐汇分公司营销服务部负责人。次年,她先后出任两家大型保司电销部负责人和济南分公司总经理,不断突破自我,扩大边界。
2014年起,杨明媚为照顾生了重病的妈妈,几乎停掉工作。3年后,她重新规划职业生涯时,发现了明亚这颗冉冉升起的行业新星。
曾经在一线展业磨出来的经验,以及做管理拥有的见识、积淀,都在她加入明亚的一刻释放出来,让她举重若轻。“通过层层转介绍,我第一个月就签单签得‘飞起来’”。
想,只有困难;做,才有答案。杨明媚在保险业画出一个从外勤出发,驶向专业经纪人的能力圈,成为一个有管理者的格局,又有丰富一线经验的综合型业务骨干。
今年8月8日,张浩走上领奖台,接过自己晋升高级销售总监的奖杯。这个奖项,2年前还是他颁发给其他人。
去年3月,张浩辞去明亚安徽省分公司负责人职务,成为一名保险经纪人。“内”到“外”的切换,意味着他从管理者变为服务者,成为近年来保险营销员队伍结构变化的注脚。当他决定离开自己为之奋斗过的岗位时,有同事提醒他,“以后可没人叫你张总了。”“以前你有独立办公室,但现在起,工位都没有,你心里能接受吗?”
张浩的答案简单有力:“我会很快用成绩和结果拿回我应得的尊重。”
所有抵达,都和出发有关。
3年前,丁欢妮担任安邦保险集团湖南分公司培训部负责人,集团讲师团成员。她说,这是个“吃不饱,也饿不死”的工作,经常要组织学员在全国各地的酒店里做封闭式培训。有时候,她在酒店醒来时,要反应好一会儿——“我今天在哪里?”
时间长了,她陷于一种“拧巴”的状态,高强度的出差和加班日渐挤压着她的价值感。同时,她做到省级分公司培训负责人后,摸到了职业发展的瓶颈,收入和职业上升通道都有限。
“看不到未来很可怕,一眼就能望到的未来更可怕。”
2019年的3月,她有28天都在外出讲学。剩下的3天,她拖着疲惫的身心赶回家,只为了在这难得的空隙中陪孩子过生日。吹灭蜡烛后,女儿悄悄告诉她,“我的愿望,就是希望妈妈能多陪陪我!”
孩子的话让她满是愧疚。她终于下定决心,调节自我与工作的关系。回到公司,她没有太多纠结,从做了9年的培训管理岗“裸辞”。
来到明亚,她发现“牛人”特多,相比主体公司对考勤和业绩的硬性管理,明亚这种多元、包容的文化和“佛系”的考核,反而把大家的能力拧出水来。
丁欢妮把过去的经验和能力平顺迁移过来,初露光芒。转型当年,她成为“全国年度新锐”,次年跻身高峰会特级精英会员。就像推开生活转角处的一道暗门,她迎来了华彩万千的新世界。
“有时候,我们必须逼迫自己做出改变,压抑不安、放大渴望,以此来换取职业生涯的跃迁。”回顾来路,丁欢妮意气风发。
2021年,易金娟创建的团队成为明亚广东分公司人力排名前三的团队。而在转型前,她也是一名保司培训工作者。
她的经历,是行业奋进者的真实写照。在保险还背负着误解和偏见的年代,她懵懵懂懂地闯进行业,坚持了几年销售工作。2008年,她转向内勤工作岗位,从最基层的综合岗干起,一路突破自我,练就了一身营销培训的综合能力,拼出自己的天地。
易金娟曾担任保司的机构负责人,独立规划一个机构的筹备、运转。她还是高端保险营销员培训课程的导师,教出很多优秀的保险人才。“我最长连讲过半年课,结果用嗓过度,咳嗽了近一年。”
她对人对事都极度负责。培训之余,她不是在协助学员拜访客户,就是在办公室和学员谈心,亦或准备第二天课件内容,仿佛永远有使不完的劲头。
渐渐地,易金娟发现了一个现象。这些通过层层筛选、精心培训的高素质营销员,1年后的流失率却在增加。这让她很惋惜,也很挫败。这种冲突,就像她在拼命踩油门的同时,又有人狠狠踩住了刹车。尽管她浑身用劲,车却在原地轰鸣。
另一方面,随着保险业的大变革、大调整,“那些激扬的‘鸡血’和话术已不适应这个时代”,易金娟说,她希望找到一个更自如、更真诚的地方,承载自己对保险业的初心。
“那不如我自己成立团队,自己干!”几经考察,易金娟决定在明亚“创业”,与平台共同成长。
加入明亚广东分公司的2016年,正是分公司开始蓄力出发的关键时期。作为行业内的金牌讲师,易金娟主动担起责任,参与分公司对课程架构和培训流程的搭建与迭代。这些扎实的工作,也为她未来的增员、发展撑起了空间。
那段时间,易金娟完成一线销售工作之余,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备课、讲课。讲台上的她自信优雅,张弛有度,将销售循环的脉络和方法论梳理得尤为通透。
易金娟
精进,就是认知力和心力升级的过程。8年的内勤管理经历,让易金娟从线性思维的执行者,蜕变为具有全局规划能力的管理者。“最有成就感的,是我这么一个小县城出来的‘草根’,为社会解决了200多人的就业问题,帮他们实现人生理想。”
和她一样,保险业有许多“内勤打工人”,拥有对保险业的透彻理解,对团队管理、组织发展的独到经验。在易金娟看来,“在适当的时机转向外勤,或许是他们获得职业主动权和成长性的最好通道,没有之一。”
勇气,一直是自我刷新时,最有力的价值支点。
哲学家韩炳哲提出的“倦怠社会”概念,仿佛当下很多“打工人”的生活图鉴,切中社会症候。不知什么时候,我们把“累”挂在嘴边,心理长期处在入不敷出的状态,丢失了活力和创造力,对生活难以燃起奋斗热情。
比如说,很多人下班回家后,瞬间瘫在沙发上,留下的力气只够刷刷手机。即便他在工作上表现得活力满满,雷厉风行,但下班的那一刻,仿佛成了一个耗尽电量的干电池。
如何“自我充值”,为冲突、枯竭的生活注入能量,是很多职场人苦苦追寻的答案。
2008年,取得医学硕士学位的王辉,找了一份保险核保员工作。11年间,他围绕核保岗位,换了数家保险公司,职位也一步步提升。
每天上班,王辉都会坐在电脑前快速审核投保资料,每天处理100~200个保单,“996”是常态。更重要的是,核保工作是保司中偏后台的职能,工作成长空间有限。
王辉觉得,这样的日子单调又黏稠。有段时间,他因为频繁加班患上荨麻疹。就在夜里痒得睡不着的时候,“我要转行”的念头突然蹦出来。
早年间,王辉所在保司发力个险经代渠道,他发现了一个细节:需要转到他们手上审核的,总是明亚代理的保单,每100张保单,他们需要介入处理30~40个。
这说明,如实告知这项工作,在明亚是被严格要求并落在实处的。这极大减轻了后期的保单纠纷,也切实保障了客户利益。
这让他对明亚很有好感。
转为明亚保险经纪人后,王辉认真评估了自己的条件。专业层面,他看病历、体检报告,在11年的内勤工作中已经驾轻就熟。但自己的沟通能力,特别是和陌生人交流、打开局面的能力有所欠缺。
他沉下心来,积极参加团队中的培训,在每一次模拟演练、经验分享时主动打磨自己的基本功。同时,他在知乎等互联网平台大量输出科学保险理念。这不仅帮助了他人,也给自己带来很多客户资源。
一年下来,他的业绩迅速成长,还开始建立自己的团队,由一个崇尚理性、条款、风险的核保工作者,变成了更注重情感、体验和人际连接的人。
但他心中那份专业主义的穿透力,始终都在。
2018年,熊玉菲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工位被清理干净的照片,配文“2012-2018,再见”。这条朋友圈情感浓烈、欲说还休,倾注了她对奋斗多年岗位的热爱,以及郑重的告别。
“我的朋友圈瞬间地震了。”
在不少人看来,这是个离经叛道的选择。熊玉菲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硕士毕业就进入中国人保总部从事法律工作,每天出入于国贸地区的高档写字楼,和大平台一起成长,眼界和格局快速提升。“那时候,团队负责的都是上亿元投资额的项目。”
时间久了,她感觉像一颗螺丝钉,发展前景也一眼望得到头。每当这时,关于人生意义的追问总会跳出来熊玉菲
“在庞大的金融机器中,不需要优秀、有个性的人,需要的是符合通常标准的人。”熊玉菲说,她理想的故事内核,应该是勇敢和不羁。
2017年底,熊玉菲在北京购置了学区房,财务压力陡然增加。这是她第一次冒出换工作的念头。那个冬天,一篇题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文章暴火,揭示了很多“中产”面对风险时的脆弱。这个案例,唤醒了很多人的保障意识,也放大了熊玉菲转型的念头。
她在中国政法大学读本科时,曾被公派至冰岛留学1年,以全系第一的成绩保研后,又两次赴美学习。2016年,在人保工作的她再度到美国进修。在大洋彼岸,她向当地的保险专家请教美国保险公司保费的来源结构。对方称,独立的经纪人模式,为他们贡献了超过一半的保费。
原来,在更完善的金融市场中,保险经纪人有很高的地位。经过这些调研和学习,她深度认同保险业产销分离的大势,也看到了保险的新可能。
2018年,她加入了明亚。作为法学生,她早已养成认真严谨的专业素养。多年内勤管理岗位的历练,让她对保险的底层逻辑有更深刻的认知,把拆解保险合同作为职业习惯。
它们拼凑成了一个备受欢迎的保险经纪人形象。入职当年,她荣获“全国年度新锐”表彰,2021年达成TOT,加速成长。
2019年3月,明亚举办年度盛典。熊玉菲中午还在见客户,下午才匆忙赶到活动现场。在门口,她看到很多人身着隆重的礼服,自己身上却穿着一身朴素的职业装。
意外的是,她就是穿着这身职业装,屡次登台,斩获数个奖项。站在台上,熊玉菲倾听着欣喜的内心对话:“有时候,选择真的比努力重要。”
毕竟,有拨开云雾的眼光和探索的勇气,才能看到别有洞天的风景。
保险经纪人有很多琐碎的工作,有人劝梅凤玲只做高净值人群的“大单”,减少工作量。比如百万医疗险佣金不高,但服务量不小,有时盘算下来甚至会“赔钱”。但她从未在意,反而乐在其中。
梅凤玲说:“我做保险经纪人,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她总是很认真地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制定合适的保障方案。
如果说人生是一条曲折又生机勃勃的河流,她一路奔腾、披沙沥金,实现在职场的成就。而今,职业的转型让河道变得宽广,充满善意,抵达了平静与清澈。
“心流”是个心理学概念,指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那时,人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只有充实和满足。
转型为保险经纪人后,吴垠雪常常进入“心流”,被这股力量包裹着前行。
很多明亚人都喜欢这位文艺女青年。她热爱朗诵,会演奏多种乐器。一次,吴垠雪到一位音乐人家里讲解保险方案。她敏锐地发现,只要聊起保险,这位客户就心不在焉。她灵机一动,把话题转向音乐。
吴垠雪说,《卡农》虽不像浪漫派作品那样高潮起伏、惊心动魄,但看似反复平凡的韵律脉动着无穷的生命力。这种流动、回旋,就像年金险的绵延,平实中充满力量感,细水长流。
客户马上把看向窗外的头转了过来。
吴垠雪觉得,销售保险这事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如今,她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聆听者和分享者,专业的气质会拥有别样的感染力。
吴垠雪
数年前,毕业生吴垠雪加入泰康总部。认真工作之余同时,她在泰康总部主持人大赛中脱颖而出,成为“十佳主持人”,体味着成长的“推背感”。
加入泰康北京分公司电销部后,她对一线业务有了更具象的认知。“我一下就知道公司的保费是怎么做出来的了。”
在此期间,身为泰康“主持一姐”的她,牵头策划、主持了泰康在国家大剧院和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数个庆典。站在舞台中央,她的人生似乎被聚光灯点亮,在保险行业找到了不一样的自我。
随后,初绽光芒的吴垠雪被调入泰康养老总部董办办公室。这是个极考验综合能力的工作,上接监管、下抵分支,每年接收、处理监管部门千余份指导文件。
这让她压力很大。她必须全身心扑在岗位上,告诫自己“绝不能掉链子”。她还被评为“泰康全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成为领导信赖的左膀右臂,同事心中严谨认真的吴老师。
2018年,吴垠雪成为一名新手妈妈。但与喜悦一起到来的,是关乎事业与家庭平衡的焦虑。“没有绝对的平衡,只有权衡”,产假结束后,吴垠雪正式提出离职。她要用行动给生活掌控感,调整状态、重新上场。
她走进明亚,听了一场明亚副总裁王鹏主讲的事业说明会。“王总很有魅力,他的讲解,有历史的纵深感,也有现实的穿透力。”吴垠雪记得,那场200多人的课堂上,她被挤到了角落里,站着听完了3小时的演讲,被明亚开放包容的气质深深吸引,初心与渴望再次被点燃。
成为经纪人,吴垠雪需要马上进入状态。每天把孩子哄睡后,一个人学到夜里2点半。白天不用去公司,她就带着电脑到家附近的咖啡厅工作。在转型的第5个月,她就以优秀的业绩达成了COT,获得明亚北分2020年“自我超越奖”。
内勤岗位10年的深厚积累,助力她在经纪人赛道拔节生长、抽穗灌浆。前不久,吴垠雪带孩子外出讲课。走出课堂时,儿子跑过来扑到她怀里,奶声奶气地说,“妈妈你真棒,他们都给你鼓掌呢!”
充满童趣的一句话,彻底融化了这位妈妈的内心。这份幸福,正是人生意义的另一重抵达。
“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熊玉菲说,保险经纪人事业的高度自主性,让她能给孩子更好的陪伴。有工作在身时,她会耐心地和孩子商量:“妈妈先高效工作1小时,再来陪你好不好。”
这种专注、勤奋,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如今,女儿也学到了这句话的精髓。有小朋友叫她一起玩时,有作业的她也会有样学样:“我先高效学习半小时,待会再一起玩吧!”
在这份新职业中,熊玉菲找到了精神生活的丰盈、自由时间的掌握、多元人生的体验,她也对奋斗观有了新的定义——自我实现的同时,解锁更多人生可能。
用时下流行语来讲,她们追寻有高情绪价值的工作。这种情绪价值是双向的,即她们的专业服务,不仅能满足客户更高维度、更高层次的情绪体验,保险经纪人工作本身,也在给自己的人生提供很高的自我价值感。
丁欢妮一直在寻找一种张弛有度的生活状态。
有一天,她送孩子上学后回家的路上,拿着3.5元的早餐,坐在小区里一棵开花的树下,慢悠悠地吃。阳光从树叶间洒下,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和泥土的芬芳。内心柔软的她,顿觉这份满足感,胜过任何五星级酒店的味道。
让她安心的,是保险经纪人工作的自由、潜力,和那份不依赖他人的底气。她也曾攥紧内勤工作的稳定性,倦怠于职业价值的缺失。如今她奋力一跃,在成为专业保险人的路上,走出了带风的节奏。
对于这场勇敢的转身,丁欢妮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总结——“子曰,君子不器”。所谓“不器”,是指人不应像器物一般定型不变,而应适时适事地变通、调整,发掘内在潜力。“时代快速变化,我们也得求新求变,才能适应甚至引领潮流。”
在职场,很多人就像一只蜘蛛,困守在自己的领地,等待机遇垂青。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就爬过去,看看是食物还是危机,再退回原点,不舍得逃离。这种应激姿态,难免让人时刻处在焦虑中。
在内勤管理岗工作多年,张浩看到过很多纠结、彷徨的人。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学会用一种崭新的、动态的目光去审视自己的职业,在充满不确定的当下,用心选择,从容成长。
张浩
2007年,毕业于医疗保险专业的张浩加入太平洋保险,负责核保核赔工作,曾获“全国运营明星”称号。2011年,他参加国考,考入原保监会在安徽的派出机构。在监管部门的5年,是张浩快速成长的阶段。当时,国家选择安徽等省份试点基本医保监管体制改革,时间紧、任务重。张浩每天都要和领导、同事一道,讨论方案,起草文件,常常为了修改文件加班到凌晨。
从那以后,张浩相信自己能完成一件从来没有做过的事。
看到医保改革的政策都已落地,张浩希望自己能够到达业务一线,亲自检验自己参与制定的改革计划。这个喜欢异想天开的射手座,放弃评优和提拔的机会,回到太平洋保险安徽分公司,成为一名中层管理者。
在他管理员工福利部时,公司很多外勤不太配合这位“空降”的年轻管理者,导致他一些工作无法推进。为了寻找突破,张浩带领内勤伙伴亲自下场做销售,硬是把达成率指标做到全国前三。
“人如果放下面子,能做成很多事”,度过危机的张浩感慨。
2019年,他加入明亚,正式负责明亚安徽分公司开业筹备工作,事事亲力亲为。开业首年,安徽分公司业务达成率近170%,在明亚同期开业的分公司里排名第一,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2年后,他辞别内勤岗位,成为保险经纪人,画出极富张力的职业曲线。
“我每次都会在‘高点’转型。”张浩这句话,道出了他的决策模型:与大多数人在岗位上遭遇困境才转型不同,他每次都会在自己发展势头最好的时候,转向下一个赛道。如此,才能将昂扬向上的动力、激情带到下一份工作中,减少调试与摩擦的心理时间。
不论是在监管机构还是保司,抑或是当下的经纪人身份,他都勇敢地立于保险的“风眼”处,让自己的能力与职业身份碰撞出更雀跃的火花。
更进一步,张浩的每一次转型,都在为人生求解。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选择题:生活只求不“挂彩”还是要追求精彩?是要追求稳定的“标配生活”,还是更自由的“理想人生”?选择后者,也是选择了通向自我的征途。
2021年,杨明媚主管的明心团队,因人均业绩最高,获得“明亚全国杰出总监团队奖”。这个奖项,是对杨明媚多年管理经验的最大肯定。
她是个有良好的底层思维的管理者,有方向、有成果,也有方法论。比如,她认为狼性文化已经不适合当下的保险行业,更不适合主张自由、平等、开放包容的明亚。她必须俯下身去,从管理者转换成服务者的角色,打造一个真正的赋能型团队。
杨明媚
所谓管理者的格局,就是整体的、动态的、连续的思维模式,是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发展思路。她给明心团队成立了六大功能组(部),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协调并进。她与组员间的关系,也从单向给予,升级到双向共同成长的理想状态,团队成为共情、共创、共享的“养成系”。
以真情服务客户、用热情引领组员、以激情面对生活,是杨明媚闯荡保险江湖的信念。她相信,保险不是工具与方法的拼图,而是有温度的解决方案。
早在100多年前,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阐述“企业家精神”时说:“这群人天生问题导向、愿意冒险、敢于挑战,他们做生意的目标是赚钱,但也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他们希望解决社会的痛点,推动某个方面的进步和变化。”
和杨明媚一样,很多明亚经纪人充满战斗欲,将自己视为在大平台上的创业者,用“一个人到一支队伍”的蜕变,与同行者分享行业红利,放大成长势能。更重要的是,这些经纪人的专业和努力,正完成新时代保险服务的进阶。
理赔,是考验经纪人能力和态度的重要环节。它称量着保险事业的价值感,更是服务质量的综合体现。
2019年,易金娟曾主导完成“一案八赔”案例,历时8个月,协助单耳失聪的客户获得7家保险公司的8次赔付,涉及金额141万元,豁免后期保费313万元,创下明亚2019年度最高轻症赔付纪录。2020年,该案还荣获“中国保险服务创新优秀案例”大奖。
事实上,经纪人的成就感,并不只来源于理赔额度,那份助人的幸福更重要。
去年9月,王辉的一位医疗险客户发生“异位妊娠”。常规视角来看,这属于保单约定的除外责任,不能获得赔付。
而王辉通过自己的执业医师背景和11年核保经历的积淀,反复翻看患者40多页的病例,发现发现手术记录上“异位妊娠”的后面打着一个“?”,再综合病理诊断和出院记录,他认为异位妊娠诊断只是疑似诊断,治疗主要针对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等症状,不影响赔付。
王辉
随后,王辉本着真诚沟通的态度,给保司写了“理赔相关事项说明”,道清事情原委,最终为客户争取到1.8万元的医疗险赔付。
这些案例中,明亚人始终与客户同心同向,把客户自己都快放弃的理赔“救”了回来,彰显了明亚经纪人的两种特质——始终以客户利益为导向,用专业的态度精细服务。
充满爱的职业旅程,吴垠雪曾被一碗臭豆腐击中内心。
故事开始于她在网上接到的一对夫妻的求助。他们3岁的孩子不仅是早产儿,还有先天性疾病。夫妻俩开了一间做臭豆腐的小店,用不高的收入,给孩子配置了多份保险,但直到看了吴垠雪的科普,他们才恍然:投保人有“如实告知”的义务。
在并不宽敞的店面里,吴垠雪认真翻看着几张保单。她发现,孩子的保单不仅价格偏贵,还在当时代理人不负责任的误导下,并未履行如实告知身体情况的义务。这等于一旦出险,他们不能获得理赔。吴垠雪很遗憾。她只能重新梳理保单,提出最中肯的建议。
临走,夫妻二人给吴垠雪做了一碗大份臭豆腐,加了很多蒜汁和香菜。她很感动,说“这碗臭豆腐,是我收到的最特别的咨询费。”她心中的炽热,不仅传递给了他人,也点燃了自己的情怀和初心。
人与人间的温厚良善,是蕴藏在光鲜的金融体系背后,职业的意义与价值。
耕耘保险业25年,梅凤玲见证了行业的嬗变,参与了新与旧的碰撞交融,能从长时间轴上看整体、看大势、看实质。
在她看来,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转型,对每个人来说,都需反复权衡、谨慎决策。而越是在复杂与挑战中,人们越要拥抱确定性,保险经纪人的社会价值就越凸显。
“生在古代,我可能是位侠女”,梅凤玲打趣道。她爱打抱不平,追求公平正义,关注公共利益。在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期间,她扎扎实实调研,为北京的发展做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提案。
现在,她也成了行业的“监督员”。从事经纪人工作,她偶尔也会遇到保司服务有缺憾的时候,影响客户体验。这时,她总是立刻反馈给保司甚至其高管,探讨改良方案,“我们一起精益求精,让这个行业越来越好。”
吴垠雪相信,行业的发展,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整个职业群体的合力。她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建立了一个行业交流群,义务邀请监管和行业的大咖分享前沿知识,保险从业者都可以来听。这里聚沙成塔,筑起一个共生同成的学习社区。
在保险业,熊玉菲深刻体味到时间的纵深,成长的跃迁。2018年刚加入明亚时,熊玉菲还要拿上一堆纸质保单去拜访客户,而今,这些功能已全部集成在数字化系统中。她也在陪伴客户一起成长。
一位2018年仅能请她配置一份百万医疗险的客户,2021年又加保了大额保单。这就像明亚和熊玉菲自己,都在上升的轨道上,经历着几何级跨越。
时代正在变化,变得复杂,难以琢磨。越来越多的职场精英,不抱怨、不闪躲,正勇敢跳出原来的轨道,拥抱新世界。
很多人感谢保险,让他们完成了命运的爬升;那些同行的喜悦、帮助他人的快乐,也治愈了很多人的“空心病”,找到自我效能感。今天,这批有筋骨、有温度、有情怀、有梦想的经纪人队伍,也在真实展示新时代的保险风华。
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漱溟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人过着“向里用力的人生”,勤勉、自省、克己、要强。这种个性,让人自我要求甚高,刻苦努力,但也让人相对安分、受限。
灵活奋进的人生,能“向上翻高”,也能“往广阔里开展”。人生力量的绽放,从不止一种姿态。必要的时候,向外用力,才能为自己“赋权”,在工作中重新“认领”自己。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所刊发内容不代表本账号观点,与本账号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