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如同脚下的泥土
滋养生命的每一天
若能放下傲慢
弥补过去的偏见
便能从泥土中汲取智慧养分
成长为庇护众生的
苍天大树
童年时学过的课文《画杨桃》,至今仍记忆犹新。它讲述了一个小学生,因为坐在教室的边缘,他所看到的杨桃与坐在中间的同学看到的截然不同。这种不同,导致他画出的杨梅也与他人不同,也因此受到同学们的嘲笑。
多年后,学这篇课文的小学生已长大成人。每每想起,便提醒自己:无论何时,看待一件事都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出发。
这个世界是多元的,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自然也会不同。我们不能仅凭眼睛看到的表象妄加判断,因为那些隐藏在深处的,往往才是真相。
这种认知的多样性和深度,是佛法的核心之一,也是我们在生活中需要不断修行的方向。
在我16岁时,母亲赢了一笔奖金,带着我和弟弟去了城镇最大的超市。在玉器柜台前,我们选择了两个玉佩,一个是观音,一个是弥勒佛。
母亲说:“男戴观音,女戴佛,菩萨会保佑你们平安健康。”那时,是我第一次对菩萨有了具象化的概念:菩萨的存在是为了保佑。
岁月如梭,在我22岁时,读到了仓央嘉措的书——《不负如来不负卿》。书中所传达的感受错综复杂,令我深思: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仓央嘉措在“世间安有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觉悟下,毅然决然选择了如来?如来又究竟是什么?
在一次“智慧之旅”的欢迎会上,一位学员说道:“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或许正是16岁时母亲给我结缘的一枚弥勒佛玉佩,在我心中埋下了佛法的种子。到了22岁,仓央嘉措的书成为推动这颗小小种子发芽的动力。
今夏的成都,雨水连绵,我来到文殊院探索人生的意义。同行的师兄引用了宋词《虞美人听雨》中的句子:“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这首词跨越744年,与我在那一刻的感受不谋而合。
作为青年,我已在僧庐下听雨,感叹世事无常。就如宋代词人蒋捷所感叹的那样,“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雨,无论如何都在下着,而我们只能顺应这悲欢离合,学会接纳与释然。
在佛学中,常讲“空”。我们可能误以为空意味着消极避世,其实不然。正如智海大和尚所言,看“空”与看“有”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对自己正向的目标,我们应关注“有”;而在面对困惑和挫折时,善用“空”来化解问题。空并非虚无,它是超越思维的存在,是佛法智慧的深刻表达。
在当代社会,房贷、车贷、教育、事业,种种重担如山压顶,烦恼丛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佛法的智慧显得尤为珍贵。《心经》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仅揭示了物质与空性的关系,也提供了一种超越现象的视角。
当我们被世俗的追求和焦虑所困时,这种智慧提醒我们:世间的一切都是暂时的,无常的。我们所追求的幸福,也并非来自外在的成就,而是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内在的佛性,只要能够回归内心,清楚自己的真心,就能找到真正的幸福与平静。
一次雨后,我来到普照寺。在湿润的泥土上行走,空气中也弥漫着清新之气,大自然的声响仿佛是一首宁静的禅曲。
这种体验让我意识到,佛法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或是宗教仪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记得法师曾开示说,在行禅的过程中,专注于当下的每一步,感受脚下泥土的质感。这种专注不仅仅是对外在环境的感知,更是对内心境的觉察。
于是,每一步的行禅,都是一次内心的反观,一次对自我执着的松绑。脚下的泥土在雨水的浸润下变得柔软,而我的心也在佛法的滋养下逐渐柔和,摆脱了过去的僵硬与固执。
当我站在一株1200岁的楠木古树下,深感生命的短暂与伟大。忽然领悟到,佛法的核心不仅仅在于对苦难的解脱,更在于对生命的重新认识与再造。
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但也带来更多的迷茫和不确定性。而佛法提供了一种超越思维局限的方法,“当我们具备了多元的知识背景和广阔的视野,才能真正做到超越空与有的对立,找到属于自己的智慧之路”。
“智慧之路”,并不仅仅是打坐,念经,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观察自己的心念和行为,让自己更加贴近佛法的智慧。然后,将这种智慧应用于生活和事业,进而利益众生。
所以,佛法不仅是一种个人的修行之道,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承担。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不仅是自己的修行者,更是引领他人走向光明的灯塔。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文字|赵慧林
编辑|宗微
图片|江游 小立 小铭
美编|妙能 责编|慧法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2022)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