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创设“联结”学术活动主题,下设跨学科系列讲座与“联结·沙龙”等学术活动,以“联结学科,激活思想”为宗旨,致力于推动不同学科交流合作,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与思想碰撞。正值中山大学百年校庆之际,高研院策划了“高研·百年校庆”系列活动,“联结·沙龙”第30期将由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科大卫主讲“文献与田野:历史人类学的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献与田野:

历史人类学的经验

时 间:2024年11月14日(周四)15:00

地 点中山大学南校园伦敦会屋316栋

引言人:科大卫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

与谈人:陈明明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邀访问教授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林月惠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邀访问教授

     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

     李政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邀访问教授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亚系教授

     王论跃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邀访问教授

     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中国思想史教授

     Susan H. Whiting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邀访问教授

     华盛顿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崔丽弦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邀访问青年学者

     上海纽约大学心理学副教授、纽约大学全球特聘副教授

     谢晓辉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内容提要

历史学者惯于用文献,人类学者长于跑田野,历史人类学希望沟通这两套方法。这一旨趣引申出以下问题:怎样可以以跑田野的眼光去阅读文献?从现存的田野如何得见层累其上的历史?我相信答案不在于从文献内寻找田野的内容或者在田野中搜集文献的留存;尽管在识字的社会,文献就是社会的一个部分。我相信答案在于了解文献也产生于田野,所以了解文献产生的田野才可以了解文献。我也相信田野存留很多历史的讯息:包括记忆(不等同“口述历史”!)、礼仪、建筑、生态等等。在这个报告中,我希望可以分享一点经验。

引言人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大卫,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荣休教授,普林斯顿大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荣休院士。曾任教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英国牛津大学。长期致力于历史人类学研究,曾经主持香港特别行政区卓越学科领域计划“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协作研究金项目“重构西江:明清帝国的建构与土著社会的演变”等重大项目。主要著作有《皇帝与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近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清社会和礼仪》等。

本文转自“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海报:林炜斌

初审:潘 悦

审核:区瑞珍

审核发布:谢 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