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海市海勃湾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雷锋精神为核心,全面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校园、社区、公共文化场所等多方面的努力,海勃湾区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德育品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校园的红色种子:创建新时代雷锋学校
学生们认真聆听老师讲解雷锋精神。
海勃湾区把学习雷锋精神作为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灵魂力量。自2022年起,海勃湾区开始实施新时代雷锋学校的创建工作,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在全区教育系统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
海勃湾区第二小学自2022年被授予“雷锋学校”称号以来,便将雷锋精神全面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构建了“雷锋精神种子”课程,通过“听、讲、学、做、评”五环育人模式,开辟了“体验中成长”的知行课程,让雷锋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学习雷锋的事迹,还通过朗读原创小诗、参与志愿服务等形式,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还组建了“星力量”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常态长效、务实高效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宣传交通法规、禁毒知识、垃圾分类等小常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雷锋精神的力量。
海勃湾区组织各幼儿园、小学、初中将学习雷锋精神常态化,通过思政课程、建立文化廊、举办实践活动和文艺汇演等形式,激发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的家国情怀。如创建“雷锋文化专栏”“向雷锋同志学习”主题墙,树立“雷锋雕像”,建设“雷锋班级文化墙”“学雷锋红色文化廊”,设置“小雷锋义工站”“小雷锋失物招领处”等,不断丰富学雷锋元素,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社区的温暖力量:家庭、学校、社区联动
社区开展雷锋精神宣讲活动。
在海勃湾区,家庭、学校和社区形成了良好的联动机制,共同推动未成年人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在各个社区中,未成年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成为社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每年的“学雷锋纪念日”和“志愿者服务月”期间,社区里都会涌现出大量的志愿者。他们身穿红马甲,穿梭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在社区图书馆整理图书、参与环保活动清理社区垃圾等。这些活动不仅让未成年人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慰问空巢老人”“城市小小清洁工”等志愿活动108场,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购物”等志愿服务活动131场,参与人数高达19893人次。特别是在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海勃湾区更是组织了大量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人数达到20100人次。
公共场所的文明新风:开展志愿宣讲活动
居民们学习雷锋精神。
海勃湾区在公共文化设施中展现雷锋精神,不仅是对雷锋精神的传承,更是对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海勃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不仅是传播知识的殿堂,更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这些场所,未成年人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形式,积极践行雷锋精神。海勃湾区组织“红领巾志愿讲解员”走进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主题公园等开展志愿宣讲活动,不仅让未成年人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位于海勃湾区海北街道的雷锋精神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更是成为了未成年人学习雷锋精神的重要场所。该基地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通过海报、书籍、挂图、邮票、明信片、纪念章、塑像等400余件展品,记录了雷锋同志不平凡的短暂人生、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以及各地学雷锋活动的生动实践。
自2023年5月以来,该基地常态化开展“讲述雷锋故事 弘扬雷锋精神”主题展览,不仅组织全市各中小学的青少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假期安全教育、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还承接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参观学习,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
海勃湾区多措并举、持续发力,成功打造了6所新时代雷锋学校。这些学校不仅在德育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还成为了海勃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亮点和名片。通过学习雷锋精神,学生们更加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不仅在校园内践行雷锋精神,还将这种精神带到了社区、带到了家庭、带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共同育人的良好环境。
海勃湾区打造的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德育品牌,不仅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海勃湾区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不断推动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王悦微)
来源:海勃湾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