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金秋,处处皆是收获的场景。在潍坊市临朐县柳山镇魏家庄村旁的番茄科创园里,工作人员却正忙着出苗,一筐筐绿油油的番茄苗被搬上货车,陆续送往浙江、甘肃、辽宁等地。
这些根据当地气候培育的优质种苗,出自北京中农润田科技有限公司在山东开设的分公司。今年春天,通过招引项目,该企业前来开展番茄种苗的选育,并将此设为总公司布局全国市场的重要连接点。之所以选择在此布局全国的种苗培育基地,除了昼夜温差大,企业还看中了这里有大面积可“拎包入住”的高标准大棚,能够顺利完成品种选育各个阶段步骤,加快推进新品种上市,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压力。据了解,番茄科创园占地230亩,规划建设23个高标准温室大棚。
近年来,柳山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全力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5000万元,实施“和韵田园”乡村振兴项目,通过梳理各村资源禀赋优势,以打造高标准设施农业产业园区为切入点,同步推进惠民基础设施提升,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富裕,走出了一条示范片区引领全域振兴的新路子。
在镇区以西,占地600亩的蓝莓数字产业园建设正酣,这里计划建设冬暖式日光温室40座,种植蓝莓20万棵。
与传统的蓝莓种植方式不同,该产业园采用基质盆栽方式,依托数字种植管理模型,利用中央水肥系统,根据蓝莓不同生长期需求,模拟适宜其生长的环境,实现蓝莓种植的标准化、数字化、产业化。
这两处产业园以前都是村里的零散地,虽然连接成片,却分属于不同的村庄,有的种着庄稼,有的随着劳动力进城务工已撂荒。如今,由政府争取政策支持,整合利用经济相对薄弱村提供的土地指标等要素,采用“集中流转、统一建设、产权独立”方式,把零散的“补丁地”“巴掌地”统一成“一块地”,再由政策资金、参与村民分别投资,建设高标准、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租赁给企业或农户使用,以“飞地抱团”模式实现了整体流转、规模经营,也让项目资源和空间资源得到高效配置。
这种模式下,除了参与建设、经营的农户及企业受益,村集体及村民收入也得以增加。以蓝莓数字产业园为例,对村集体来说,项目6%的固定收益回馈入村,可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活动支出;对于村民来说,不仅能获得土地流转的费用,还可以进大棚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
以土地规模化经营为抓手,柳山镇整合土地5000亩,建设番茄科创园等产业园区3处,新建、提升日光温室100余栋,发展起西瓜、西红柿等特色产业,农户人均增收达5000元。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王佳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