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镇压二次革命。
尽管已经当选为民国的首任大总统,可他还不满足,竟然在1916年公然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
袁世凯复辟君主专制,引发了全国民众的强烈不满。最终,他也因为这场为期83天的“皇帝梦”而仓皇离世。
孙中山称袁世凯为“独夫民贼”,而毛主席也评价他是“各帝国主义在华的总工具”。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来到袁世凯所葬的安阳视察时。
地方官员义愤填膺地请求,要把袁世凯的坟茔平掉。
毛主席非但不同意,反而说:“不能平,要把它保护好!”
那么,毛主席为何要用“最高指示”保护袁世凯的墓地?
袁世凯死后,为何不落叶归根?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举国声讨中,因病离世,时年57岁。
北洋政府按照袁世凯“葬吾洹上”的遗愿,用了2年时间,斥资75万银元,在河南安阳,建造了一座南北长1200多米,占地约140亩的“中西合璧”型墓地--袁林。
起初,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想仿照古代君王,为父亲打造一座陵寝,取名袁陵。
不过,徐世昌考虑的比较长远,他表示,袁世凯生前称帝未成,没有身居大宝,而且取消洪宪年号,如果采取袁陵之名,以后恐怕会招来祸端。
而“林”与“陵”谐音,《说文解字》上记载,陵与林二字又可以互用。
“避陵之名,仍陵之实,这多好啊!”徐世昌继续劝道:“自古帝王之墓为陵,圣人之墓为 林,效仿‘孔林’‘关林’而称‘袁林’,实为上策。”
最终,袁克定听从了徐世昌的意见,将“林”改为“陵”。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孙中山,1925年他在北京逝世,4年后遗体迁往南京,安葬在了“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的“中山陵”中。
袁世凯与孙中山,同为民国初年时期的领军人物,后者葬在“陵”中,而前者只能称“林”。
这是因为,孙中山是推翻帝制的革命先行者,人们对他总是满怀敬畏之情。
袁世凯则是乱世之中,盗取国权的“独夫民贼”。
“袁林”竣工后,徐世昌还亲自前去视察,并在墓碑上,洋洋洒洒,写下: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而河南安阳,并不是袁世凯的老家。
袁世凯生长于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县,他在这里度过了童年。
但是,母亲去世后,他就再没回过老家。
原来,袁世凯的生母刘氏,是侧房夫人。她在天津去世后,袁世凯将其灵柩运回项城。
袁世凯同父异母的哥哥袁世敦表示,刘氏既然是“小老婆”,就不能从正门出殡,也不能埋进祖坟。
此时的袁世凯虽然贵为山东巡抚,可依然做不了家中大哥的主,只好另找了块风水宝地,埋葬母亲。
袁世凯和安阳的渊源,要从1906年9说起。
袁世凯曾在这里举行了大规模阅兵,展现了军事实力,从此完全站稳了脚跟。
袁世凯对安阳产生了兴趣,他买下一块200亩土,这便是后来的洹上村。
两年以后,慈禧与光绪相继离世,摄政王载沣,解除了袁世凯的所有职务,让他回老家养病。
袁世凯没有回项城,而是去了安阳洹上。
袁世凯坐溪垂钓,他的胸中激雷涌荡,面色却如眼前的湖水般平静。
直到辛亥革命爆发,幽居了3年的袁世凯重出江湖,经南北议和,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
可是,不愿满足的他,竟在1916年,恢复帝制,在民国当起了皇帝。
在漫天的声讨中,袁世凯只得宣布恢复共和,不久后撒手人寰。
毛主席为何要保护袁世凯的坟茔?
1952年11月,毛主席在河南省委书记潘复生等人的陪同下,来到袁林参观。
看着琳琅满目的石人、石狮、石马,毛主席不禁向众人发问:“这些都是一块石头雕刻成的,你们知道,那大石头是怎么运来的吗?”
“据说, 是泼水成冰运来的。”曹幼民答。
“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啊。”毛泽东抚摸着石狮子深沉地说。
毛主席怀着感慨又复杂的心情,一口气走完了这百余亩的“袁林”。
时间一晃,就到了中午。
曹幼民让陪同人员把食品、热水杯、香蕉、苹果放到飨堂之后平旷庐台阶下面的石条上,让毛主席先坐下休息。
毛主席接过苹果,吃了一口,见众人都不动,便风趣地对潘复生说:“大家都吃嘛!你们只是让我毛泽东一个人吃,不好。你是省委书记,你分嘛,平分土地,每人一份。”
话音刚落,大家笑成一团。
可还是没有人吃,毛主席只好亲自给大家分:“胜利果实,大家都应享受,每人一份,都吃都吃。”
坐在“袁林”的飨堂中,毛主席感慨万分,回顾起了袁世凯罪恶的一生。
“袁世凯这个人是你们河南项城人,是个大官僚地主,他在项城就有很多土地,又在安阳搞了很多土地。”
毛主席谈到了袁世凯的发家史,他最早在天津小站练兵起家。
后来,混进了维新派 骗取了光绪的信任。
到了戊戌变法,他一边在光绪面前,许下誓言,要软禁慈禧、诛杀荣禄,拥立光绪执政。
转过头来,就向慈禧、荣禄告密,称光绪要发动兵谏。
于是,光绪被慈禧幽禁,而袁世凯“用出卖镇压维新派的代价,换来了直隶总督兼外务部尚书的头衔。宣统初年,载沣要杀袁世凯,因唯恐他的同僚造反,才令其回家养‘ 足疾’。袁世凯为东山再起,看中了安阳这片土地,所以未回祖籍项城,来到洹上隐居。”
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拥兵自重,仗着清廷对他的倚重,一边要挟清军,一边又镇压革命军。
纵横捭阖,这才当上了大总统。
“结果他不甘心,又来复辟帝制。由于他倒行逆施,洪宪皇帝才当了83 天,就见上帝去了。”
刚说完“见上帝”,就有人提议:“袁世凯恶贯满盈, 他的坟茔应该平掉。”
此话一出,赢得了大家的附和。
“不要平嘛”毛主席摆摆手说:“要把它保护好,留作反面教材嘛。”
毛主席的考题
毛主席在下达了保护袁林的“最高指示”后,问随行的官员:“还有什么要看的吗?”
“门外,还有两处。”众人异口同声的回答。
“走!”毛主席站起身来:“来了嘛,就要看个彻底。”
一边游览,毛主席一边向大家介绍“袁林”里各种景观的材质。
毛主席从未来过这里,却对此地如数家珍。
大家无不对他的博学多识,佩服不已。
毛主席行云流水的讲了半天,也想考考安阳父母官的近代史。
“大家都知道,袁世凯的老家在项城,那他生前为什么指定要葬在洹上?”毛主席向身后的领导们问道。
这是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毛主席绝对知道,袁世凯属于庶出,跟项城老家的亲族,关系不睦。
所以,这样回答,肯定不符合毛主席的预期。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鸦雀无声。
一行人把目光都放在了中共安阳地委书记曹幼民身上,希望学识渊博的他,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曹幼民想到了明十三陵,那是块绝佳的风水宝地,“头枕山,脚蹬水”,预示身后江山源远流长,这大概是皇家择陵的标准要求吧。
而袁世凯生前称帝,自然把他自己当成君王看待。
他曾要求手下,在平旷庐后面,土砌一座假山。
后来因战乱而导致无人问津, 所以只有“ 脚蹬水” 而无“ 头枕山” 的现状。
曹幼民瞬间有了主意:“尽管袁世凯虽然只当了83 天的皇帝,好歹也算是个皇帝。而古代的君王,死后很少有葬回老家的。所以,落叶归根,对他们来说并不适用,反而会有失颜面。”
曹幼民认为,袁世凯“葬于洹上”,是看中了这里的历史、地势、地形。
曹幼民缓缓说道:“从洹上往西,就是殷商国度的旧址。盘庚迁殷后,殷朝在此发祥,有了很大发展。往东就是邺城。曹操当年在这里起势。洹水、漳水又是曹操练兵、打过胜仗的战场。洹南面向一望无际的黄河以北大平原,而且洹上又位于洹水、漳水之间,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景又秀丽,从封建主义有神论看,信奉坟山贯气,洹上村是一块风水宝地,集龙虎之威。袁世凯生前所以要选择洹上作茔,很可能是他看上了这里风水好。”
毛主席对曹幼民的回答很满意,还夸他是个“秀才”。
大家看到毛主席赞许的笑容后,长舒一口气,互相之间会心一笑。
悄咪咪的对曹幼民说:“多亏你曹幼民书记这位陕北抗大生,否则,我们难免要在毛泽东面前出丑交白卷啦。”
有了毛主席的最高指示,“袁林”得以保存下来。连同袁世凯在老家项城,修建的屋舍,也一并被保护了起来。
1986年,“袁林”被列入河南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又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有关单位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袁林进行了修缮。
参考文献:
郭红敏.北洋鼻祖袁世凯墓地之迷[J].侨园,2017,(05):58-60.
李魁彩.漫步在袁世凯墓前 毛泽东如何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