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创立了“皇帝”这个特殊的职业后,在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83个王朝和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对于这些特殊人物,史书和史家自然都格外关注,生怕一不小心遗漏了什么,故而,别说生平功绩,就连哪一夜临幸了哪位妃子,也都记载的无微不至。可是,在这些皇帝中有一位却和历史的严谨形成鲜明对比,那就是建文帝朱允炆——他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在皇位继承权上,坚决推行“立嫡立长”原则,还一再申明:居长者必正储位。兄终弟及,须嫡母所生,庶母所生,所长而不立!表面看,这避免了以后皇子们因为继承皇位而发生的争端,但也正是这一制度,为后来的“靖难之役”埋下隐患

朱元璋的儿子朱标,乃马皇后所生,被立为太子天经地义,只可惜,朱标命薄,于洪武二十五年病故,再选一位继承人就显得尤为紧迫。在朱元璋的儿子中,燕王朱棣其实最合朱元璋的心意,可他并非嫡出,当朱元璋委婉征求大臣们意见时,以大学士刘三吾为首的众多大臣都表示坚决反对:

皇孙年富,且系嫡出,孙承嫡统,乃古今通礼。若立燕王,又将置秦、晋二王于何境地?

(言外之意就是,秦王和晋王都是燕王朱棣的皇兄,怎么轮也轮不到朱棣)

就这样,大臣们用朱元璋定下的制度堵了朱元璋的嘴,朱允炆被立为皇位继承人。各地藩王索然颇有异议,但是,在朱元璋的震慑下,谁也不敢造次。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继承大统,是为建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文帝登基后,明白那些叔父们对自己不满,于是,就动了“削藩”的念头。他先贬周王,紧接着,代、齐、湘、岷四王也先后被废,这让其他诸王都明显感到一丝威胁。再之后,建文帝将目标锁定了曾经的对手——燕王朱棣,不但夺了他的兵权,后来还想将其抓捕。这激起朱棣的反抗,以“清君侧”为名,打着靖难的口号,推翻了建文帝。这也就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变”。然而,当朱棣带兵攻入皇宫时,宫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不知所踪,与他一起消失的还有传国玉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之谜,历史上曾有多种说法:

其一:自焚

这是《太宗实录》中的记载。

书中声称,当朱棣攻入南京时,建文帝手下的文武官员四散而逃,陪着他的只有几位太监。建文帝万念俱灰,就关了宫门自焚而死。朱棣在攻入皇宫后,就下令搜索建文帝等人,可事实上,朱棣只找到了皇后和太子的遗骸,没有建文帝的

《太宗实录》中还说,朱棣找到建文帝骸骨之后,以皇帝礼仪将其下葬,但是,明清两代却从未有人见过建文帝的陵园

看来,这些传闻也只是朱棣为了拱托自己的“仁慈”而撒的弥天大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外逃

如果《太宗实录》的记载不是事实,那建文帝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外逃

《明史》中记载了一个人,就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按说朱棣登基后,这么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根本就不值一提。烦了,大可一杀了之;不烦的话,从轻处理还可以为自己增加一些“明君”的美誉。可是直到永乐十六年,溥洽还被建文帝囚禁,一直在追问建文帝的下落。这就让《太宗实录》中的记载不攻自破,倘若朱棣确定建文帝已死,何必大费周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史》不但推翻了“建文帝已死”的传闻,在《明史·程济传》中更是声称程济跟随建文帝外逃后做了和尚。民间史书《明朝小史》则更是言辞凿凿:朱元璋死前就预料到建文帝日后会出变故,特意留了一个锦囊,让其在危难之时打开。城破之日,建文帝想起这个锦囊,打开一开,是一份僧人度牒。于是,就当即削发为僧,从暗道逃离!

本来这些花边史料的可信度并不高,但是,后来朱棣偏偏下令对天下所有僧人进行汇总、调查,后来更是以“寻仙问道”为名,派手下查遍了偏远古刹,一直进行了20年。这么一来,反而增加了《小史》的真实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明史》中的说法也遭到后人的质疑,因为朱棣在皇宫寻找建文帝时没有放过一草一木,如果真有暗道存在,不可能找不到。

就这样,在人们的争论中,关于建文帝下落的谣言也越来越多,有人说郑和下西洋就是去寻找建文帝的,还有人说建文帝是被朱棣所杀,涉及此事的人全部被灭了口……

后人对历代皇帝的争论,大多集中在功绩和败笔上,但唯有建文帝,成功将人们对他的关注转移到“下落”上。时至今日,“走丢”了的建文帝依然是个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