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这支队伍存在仅仅1年半,后来却走出2上将2中将13名少将
兴国,这个在中国革命史上耳熟能详、广为传诵的地名,留给人们的是有关它的红色记忆。这里是苏区模范县,是中华苏维埃的所在地,是著名的将军县,还是少共国际师的诞生地。
1933年2月,国民党对红军的第四次“围剿”被粉碎以后,蒋介石又纠集70万人马,准备进行第五次“围剿”。“紧急动员,扩大红军,保卫革命根据地,捍卫胜利果实”的战斗口号,成为红军和根据地人民的行动方针,一时间,掀起了青少年参军参战的热潮。短短的几天内,就有1万多青少年报名参军。
8月5日,根据红军总政治部和共青团中央的提议,在江西兴国创立“少共国际师”。陈光任师长,冯文斌任政委,全师下辖三个团,团员占百分之七十以上。
后来经周公提名,调正在前线的肖华回总部,担任“少共国际师”的政治委员。
肖华,在中共将领中堪称少年奇才。他是江西兴国人,生于1916年,进驻乐陵城时才23岁。他12岁就入了共青团,参加了“兴国暴动”。13岁任少共兴国县委书记。主席极为看重他的才干,将他调入红四军。在中共党史上,由地方领导干部调入军队任职的,仅此一例。他16岁就做到了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长,以现在的级别套,应是正军级了。
接到调令,肖华顾虑重重,自己年纪太轻,只有18岁,缺乏经验,把1万多人交给自己,担子太重了。周公鼓励他说:“正因为你年轻,才叫你去嘛!年轻干部带年轻的兵,这样的部队更有朝气,经过斗争磨练,就会逐渐走向成熟。”
不久,中央军委正式任命肖华为少共国际师政委,冯文彬改任政治部主任。
1934年春,“少共国际师”改称“红十五师”,归属红一军团,先后参加团村战役、驿前战役。10月跟随中国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后分别编入红一军团红一、红二师。至此,少共国际师结束了光辉的战斗历程。
虽然这只年轻的队伍从组建到改编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但它是一座真正的革命熔炉,从这支队伍中走出的指挥员,后来都经受住了战争的洗礼,培养出开国上将肖华、彭绍辉,中将曹里怀、陈正湘和江拥辉等13名少将。
这支年轻的队伍,注定以青春年少、勇猛善战而被载入史册,这正是:
这支军队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们的师长20岁 政委17岁
战士入伍没枪高 很多
都是 十四五的娃娃兵
和平是多么美好 朋友
和平里你可以平静地幻想未来
然而 假如你也十八岁……
假如你必须 面对生与死
我们的“红小鬼”没有简单择生死
他们选择了 跟共产党走
选择了前赴后继 英勇就义
选择了 我们万众一心
迎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