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李世民某天突然要将女儿嫁给尉迟敬德。许多人把这个当成是李世民对尉迟敬德的试探,这种看法纯属阴谋论。李世民要将女儿嫁给尉迟敬德这件事,如果脱离了当时特殊的环境,就变成了阴谋论。
尉迟敬德在李世民征战天下和争夺皇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是李世民要把女儿嫁给他的理由,因为礼法不合。
尉迟敬德的年龄,比唐太宗还要大十二岁,并且早有发妻,感情甚好,无论是从情感上,还是从自身的名誉着想,唐太宗都不可能做这种违背礼人伦的事情。
李世民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尉迟敬德,是在极其特殊的语境下提出来的:
唐太宗说这句话时的心理活动
公元639年,有人告发尉迟敬德有不臣之心,意欲谋反,这件事是记载在史实之中的:
《资治通鉴·唐纪十一》:上尝谓敬德曰:“人或言卿反,何也?”对曰:“臣反是实!臣从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今之存者,皆锋镝之馀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因解衣投地,出其瘢痍。上为之流涕,曰:“卿复服,朕不疑卿,故语卿,何更恨邪!”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李世民问尉迟敬德:有人说你要谋反?
这是一句很诛心的话。李世民口中所谓的“告密者”,其实并不存在,很有可能是唐太宗自己的疑心病犯了。这个很正常,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皇帝最怕的就是臣子谋反,尤其是尉迟敬德这样武力过人、身居高位、长期在军中任职的武将。
被皇帝怀疑,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只要怀疑的种子一旦发芽,迟早会长成参天大树,历史上皇帝诛杀功臣,不都是害怕臣子谋反吗?
尉迟敬德的应对非常巧妙,他第一句话直接承认了:没错,我是准备谋反。让唐太宗大吃一惊。随后又说:我跟着陛下打了一辈子仗,身经百战,能够活下来已经很幸运了,如今天下安定了,反而怀疑我要造反?
这段话可谓千锤百炼、直指人心,我甚至怀疑尉迟敬德早就准备好了等唐太宗来问他。短短几十个字,既摆了自己的功绩,又表达了忠心,还指出了谋反这件事的荒谬。
接下来的动作是加分项:尉迟敬德脱下了自己的衣服扔在地上,露出一身的伤疤,这些伤,全部是他为李世民打天下留下的,有好几次还是为了救李世民的命受的伤。
这个举动,既表达了尉迟敬德的悲愤,又是婉转地求饶:我跟了您一辈子,您就放过我吧!
这种“情感热烈”的表达方式,勾起了李世民心中的回忆,他想起了尉迟敬德在他数次面临死亡威胁时挺身而出、以身相救。流下了感激而后悔的泪水。
可以说,李世民此时的心情是格外激荡、五味杂陈,总觉得亏欠了尉迟敬德,情切之下才提出要把女儿嫁给他。
李世民要把女儿嫁给尉迟敬德,到底有几分真心
李世民如果在清醒、正常的状态下,是绝对不会提出要把女儿嫁给尉迟敬德的,这无非是心情激荡之下的一时口快而已。
首先,唐时女孩出嫁一般都在15岁左右。唐太宗元年曾经颁下诏令:女子到了十五岁必须婚嫁。这说明唐太宗想要许配给尉迟敬德的公主,最大也就是15岁而已。
唐太宗是皇帝,也是个父亲,就算要婚嫁,哪个父亲会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一个比自己还要大十多岁的老头子呢?历史上也没有这个先例啊!
还有一点就是,尉迟敬德是个纠纠武夫,粗鲁霸道,曾经因为和李道宗争座位,把这个皇亲打得满脸是血、惨不忍睹。女儿嫁给他,能幸福吗?
此外,尉迟敬德很早就结婚了,与妻子算是患难之交。而金枝玉叶的公主嫁过去,怎么可能当二房呢?这不是在逼尉迟敬德休掉老妻吗?逼人休妻这事,唐太宗怎么可能做得出来呢?
所以李世民提出这个提议后,尉迟敬德委婉地回绝了唐太宗。《资治通鉴》:上又尝谓敬德曰:“朕欲以女妻卿,何如?”敬德叩头谢曰:“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上乃止。
古代的政治联姻
古代的帝王通过政治联姻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是一项常规操作,唐太宗一朝也是如此。
例如,唐太宗将自己最喜爱的高阳公主,嫁给了宰相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无他,只因为房宰相是太宗一朝的重臣,名望极高、权柄极重,为李世民立下了极大的功勋。
此外,梅如晦的次子,柴绍的次子、程咬金的次子都成为了唐太宗的驸马。
有意思的是,娶公主的大部分都是功臣的次子,因为这些高官勋贵,长子是能够袭爵的,次子就差得远了,得靠自己奋斗,娶了公主至少荣华富贵有保障了。
此外,李渊一朝,李元吉娶的是弘农杨氏之女,李建成娶的是荥阳郑氏之女,这都是典型的政治联姻。
将女儿嫁给功臣之后,既巩固了统治,又是在告诉这些功臣:咱们是一家人了,你要尽力辅佐我啊,可不能谋反啊!
通过联姻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了一个稳固的统治团体,有利于朝政安定、基业稳固,是一项“投入少、效果好”的政治权谋。
但是,与功臣联姻有之,却从来没有哪个皇帝敢把女儿嫁给功臣的,让功臣成为自己的驸马,就算皇帝也做不出来啊!
结语: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李世民提出将女儿嫁给尉迟敬德,是情切之下的“失口”而已。
尉迟敬德当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极力拒绝,如果真要是答应了,这事还不知道怎么收场呢!
而唐太宗说出这句话之后,立刻就发觉不妥,幸亏尉迟敬德推辞了,他也就顺着下了台阶,再也没有提过这回事。
只不过,史官如实地记载下了这段历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