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结婚人口持续下滑,出生率不断走低,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正逐渐传导至教育领域,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生源不足的压力日益凸显,部分学校甚至面临着倒闭的严峻前景。然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却逆势而动,积极推动城市大学向地市州或县域迁移,并大兴土木修建大型校园,华中师范大学黄陂盘龙城新校区项目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审慎对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10月28日,华中师范大学与黄陂区签约,在黄陂盘龙城规划用地面积约3750亩,其中建设用地约2107亩,计划2027年建成一期工程并投入使用,办学层次涵盖全日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为在校生20000人左右。

2024年:湖北开放职业学院新校区签约落户武汉新城梧桐湖大学城,项目总用地约1125亩,总投资约50.43亿元。 武汉工贸职业学院新校区在孝感大悟开工建设,项目一期计划今年9月建成开学,该校将整体迁至大悟,总投资21亿元,占地700余亩。

2023年:仙桃市政府与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武汉铁院仙桃校区将在仙桃职教城开工建设。

2022年:武汉东湖学院嘉鱼教学改革基地在咸宁市嘉鱼县官桥镇官桥村八组落成,占地面积2664亩,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总投资26亿元,可满足20000名学生就读. 武汉轻工大学与孝感市临空区签约建设临空校区,计划总投资约42亿元,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办学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生2万人。

2020年:武昌首义学院嘉鱼校区建成投用,位于嘉鱼县城诗经大道南侧,总占地面积1500余亩,集基础教育区和大学高等教育区为一体,能够容纳18000人学习和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汉的一些大学在地市州修建校区,也让一些外地大学生“不爽”,他们本来是想来大武汉学校,可开学一看却远离武汉,在下面地市州的县城,很少失落,甚至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笔者一位朋友的孩子大一就是在县城校区上学,他们同学很多都不习惯,向校方提出意见,校方无奈只好在大二的时候让他们回武汉本校区继续深造。

地方政府热衷于推动高校异地建校,背后往往有着对经济发展的强烈诉求。在他们看来,一所大型高校的落地能带来一系列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从短期看,校园建设工程本身就涉及大量的资金投入,能够带动当地建筑、建材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创造可观的 GDP 增长与就业机会。从长期而言,高校入驻可以吸引众多师生员工及其家属在此生活消费,刺激当地餐饮、零售、娱乐等服务业的发展;同时,高校的科研资源与人才优势还有望与地方产业相结合,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为地方经济注入持续的动力与活力。以黄陂盘龙城为例,华中师范大学新校区的建成预计将为该地区带来全新的经济增长点与社会关注度,在提升区域知名度与影响力方面似乎有着诱人的前景。

但这种看似双赢的举措背后,实则隐藏着诸多风险与挑战。首先,在生源逐渐萎缩的大环境下,高校大规模扩张校区可能导致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当新校区落成后,若无法招收到足够数量的学生,那么教学楼、图书馆、宿舍等设施将出现利用率不足的情况,这不仅会造成巨大的前期投资难以回收,后续还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维护成本,给学校和地方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其次,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在于校园规模的大小,更在于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以及校园文化底蕴的深厚程度。过度分散精力于校区建设,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对这些核心要素的关注与投入,进而影响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与声誉,从长远来看不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将高校资源过度集中于少数地区,可能会加剧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不均衡。一些原本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市州或县,在未能充分整合和优化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盲目引入大型高校,可能会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无法真正实现教育公平与效益的最大化。而且,高校与地方的融合发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文化、社会等多方面进行长期的磨合与适应。如果在前期缺乏充分的调研与规划,可能会出现高校与地方发展“两张皮”的现象,无法达到预期的协同发展效果。

面对高校异地建校热潮,地方政府与高校应保持理性与冷静,审慎评估项目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对教育资源需求的影响,以科学规划引领高校布局调整;注重内涵式发展,确保高校在扩张过程中不偏离教育初心与使命;同时,要将高校建设与区域整体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真正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共进。唯有如此,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走出一条稳健且可持续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刘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