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11月13日,《绍兴日报·新周刊》刊登了《明珠缀锦带:浙东运河上的水利史》一文,作者介绍了《浙东运河工程文化遗存》一书的主要内容与特色,并阐发了自己的阅读感受。现将作者原文刊发,以飨读者。
本文在《绍兴日报》刊登
梁启超认为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一颗颗明珠般散缀在浙东运河这条锦带上的各种水利工程,也是“凝固的历史”。“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中的《浙东运河工程文化遗存》一书便以水利工程为核心,系统梳理了浙东运河的历史和文化,全面展现了这条千年水道背后所承载的水利智慧与文化精神。
全书共分上、下两篇,围绕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展开。上篇对水利工程体系如数家珍,分类介绍其历史与现状,深入挖掘其技术价值与文化内涵,将大禹治水与历代浙东治水核心精神的传承关系娓娓道来,展示了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水智慧。下篇则集中呈现了14篇考证文章,涉及浙东运河的多学科研究和浙东运河沿线重要文化论题,是对上篇更详尽的补充,也是对多年来浙东运河水利史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总体来讲,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其一,将扎实的田野调查与严谨的考证研究相结合。作者对浙东运河沿线的水利设施进行了实地调研,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故而书中不仅细致记录了这些遗存的现状,还通过爬梳史料和科学研究,对其历史背景、工程技术及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
其二,融入了多学科研究的视角,涵盖水利、历史、地理、考古、生态等多个领域。书中所述不局限于运河的水利技术,还通过对相关遗存的考古发掘,探讨了运河在不同时期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功能。
其三,深入挖掘和整理文献资料。一方面,作者的论述与引证涉及广泛,时间上跨古通今,范围涉及史书、文学著作、古今方志、专业论文等,显然作者在地方历史与文化和专业研究方面根底深厚;另一方面,书中用单独一章辑录了有关浙东运河的重要文献、碑文等资料,为浙东运河研究提供了充实的史料支持。
其四,呈现方式图文并茂,让读者得以更直观、更近距离地体会浙东运河文化。该书插图包括作者绘制的《浙江禹迹图》《春秋越国遗迹图》《浙东唐诗之路图》《明清浙东运河图》等诸多历史地图、部分水利工程的历史照片、田野调查得来的遗存现状照片等,使得图书在内容呈现上更加丰富多样。可惜限于版面,部分图片无法呈现最佳效果。
阅读此书,我被浙东人民为求生存、求发展而迸发的智慧与坚韧深深震撼,继而惊讶于浙东人民古已有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而后深刻体会到运河两岸水与文化早已相互交融,不可分割。
浙东运河虽然只有约200千米,但因地处“山—原—海”相交的复杂地带,河道落差较大,潮汐波动明显,如何保持水位稳定、保障船只通行,在利用丰沛资源的同时降低水的不可预测性带来的破坏力,便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历代浙东人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利用坝、堰、斗门、水闸、海塘、水则等复杂而又多样的水利设施,将浙东的河网结构与大运河连通,在构成交通运输系统的同时实现了对自然环境尤其是区域内水资源的有效调控,使之成为古代东南经济命脉的一部分。其中,鉴湖和玉山斗门堪称运河水利工程中的经典之作。鉴湖是东汉时期由会稽太守马臻主持修建的人工大湖,乃利用越国时期的山阴故水道、会稽山数十条溪流以及一些零散湖堤,汇聚“三十六源”之水围筑而成,承担着灌溉、蓄洪和航运的多重功能。而玉山斗门作为控制鉴湖水系的核心枢纽工程,既能调用湖水灌溉田地,又能及时泄洪到三江口。此外,长数百里、宛若巨龙的萧绍海塘,经汉唐以来历代的持续修缮和海塘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由土塘、柴塘发展至石塘、重力式石塘,甚至部分险要地带还设有备塘,与三江闸等一系列闸坝构成一套挡潮、排涝颇有实效的防御体系。
在浙东运河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历代治水先贤的努力和奉献至关重要。书中详细讲述了从大禹起历代的治水传承:东汉时马臻主持修建鉴湖,费尽心血,福泽后世,却因筑湖征迁触犯了地方权贵的利益,在鉴湖建成后被地方豪绅与当地部分官员联合诬陷而遭冤杀,死得极为惨烈。唐代时皇甫政改建玉山斗门,王元暐兴建它山堰;南宋时赵彦倓主持修复了山阴后海塘,吴潜兴建了一系列碶闸堰埭;明时戴琥致力于治理西小江,汤绍恩主持修建三江闸……对于他们,越地人民感念至深,他们也已成为浙东地区文化记忆的一部分。
而大禹的治水思想,尤其是“因势利导”的理念,成为治水工程的核心理念,通过历代浙东运河的水利工程,具体而真实地展现于历史实践中,最终形成现今“天人合一”的水利新格局。而古代越人在这一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书中详细讨论了运河沿线的生态环境变化,比如湖泊的形成、变迁和修复,以及湖泊与河道之间的复杂关系。有一个詹家湖,乃北宋时期由聚居于该地的詹氏一族捐田开掘的人工湖,因献湖给赵丞宣被复湖为田,又经地方贤达人士郑京力争,于南宋淳熙年间获准开掘还湖。宋时的鉴湖亦因“盗湖为田”,水域暴缩,湖几近废,后又通过严格的治理管护措施得到恢复。这种田湖转换的博弈,体现了古人对水资源管理的动态调整,也展示了他们在自然与人类需求之间寻找平衡、以求和谐共生的理念。即使是水利工程的建造,也往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绍兴的传统石砌石墈可谓此中典范,亲水性佳又美观,而且由于是用条石因地制宜干砌成岸,石与石之间的缝隙在无水处可作为植物攀援之地,在有水处可作鱼虾嬉游之所,与环境完美相融。
在大禹治水精神的影响下,越人不仅掌握了高超的水利工程技术,更在与水的相依相存中,形成了尊水、敬水、善用水的文化传统。运河两岸的历史遗存、民间信仰和文人文化,皆因水而生,因水而兴。
无论是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还是作为当今文化保护的典范,浙东运河都无愧于其“正在使用的活态交通博物馆”的称号。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使命。《浙东运河工程文化遗存》将史料性、原创性与可读性完美融合,是一部具有独特视角、深入解读运河历史文化的优秀作品。两位作者以经世致用之心,深耕运河文化,相信日后亦将佳作不断。期待这些研究成果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条生命之河、历史之河、文化之河穿越时空的魅力,让古老的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本文作者系浙江大学出版社图书编校中心主任、副编审
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程雪婷
审核:戴秀丽
总期:第8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