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从1927年率领秋收起义余部上井冈山时就开始展露出过人的军事统帅才能,从这时一直到建立新中国,在长达22年的军事生涯中,毛主席有过包括“四渡赤水”在内的许多精彩绝伦的军事指挥杰作,那么,毛主席的军事统帅才能在什么时候真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1948年,毛主席在西柏坡指挥解放战争

到1948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东北97%的土地面积和86%以上的人口,使得东北解放区完全连成了一片。与战争开始时对比,东北人民解放军从11万人发展到了100万人,其中,野战军就多达70万人。而且装备也大为改善,部队士气旺盛。

而在东北的国民党军虽然兵力有50万人,但被解放军分割在长春、沈阳和锦州3个互不连接的区域内,长春、沈阳完全陷于孤立。对他们来说,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继续固守,要么撤出东北。两军对比之下,东北人民解放军完全掌握了战略的主动权。

在这种形势下,东北人民解放军对付国民党军有两种方案,要么封闭敌人在东北予以各个歼灭,要么把敌人赶出东北。到底选择哪种方案才更好?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是,从战略利益来说,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

毛主席为什么作出这个决策?因为毛主席认为,蒋介石如果放弃东北,把东北主力部队撤入华北、华中,虽然这样可以让我军不费力气就解放全东北,但这么一来就会对华北、华中我军作战非常不利。所以,毛主席希望东北野战军抓住这批敌人,使他们无法从东北撤退。

时任东北军区、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军101号于2月7日收到毛主席的电报,因罗荣桓在哈尔滨忙着主持政治工作会议,他就以个人名义于10日复电毛主席,表示同意以封闭敌人在东北予以各个歼灭为好,并说今后作战以此为准。

在这种决策之下,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就主张要防止敌人撤退,所以,要求东北野战军主力向南作战,占领义县至滦县地带,切断北宁路,堵塞东北敌军陆路的退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但此时东北军101号却提出不同主张,要先打长春,开门打狗。

东北军101号的看法是,在吉林、长春之敌被抓住和未被歼灭之前,沈阳的敌人是不会撤退的。3月上旬,吉林敌人守军退入长春,长春陷入我军的包围之中。4月18日,东北军101号等人致电毛主席和朱德、刘少奇,提出作战的根本意见是攻打长春。

东北军101号的计划是从5月中旬开始打长春,采取围城打援的手段,极力吸引沈阳敌人北援。若敌人果然增援,东北野战军主力就南下,在四平附近野战中进行大规模反击,歼灭援敌;若敌不增援,则准备以4万人伤亡的代价硬攻长春,争取半个月内结束战斗。

在陈述自己主张的同时,东北军101号还充分表达了部队向南作战很不利的观点,对东北军101号的意见,毛主席和中央军委都很重视,鉴于蒋介石当时决定不从东北撤走主力,而东北军101号又认为长春之敌比较好打,且认为东北野战军有条件攻克长春,就同意了东北军101号等人的“先打长春”的意见。

但毛主席特别强调,要东北军101号等人在干部中说清楚目前情况下先打长春比较有利,而不能强调南下作战有困难,免得东北野战军从上到下到时候一旦情况有变,就会在精神上处于被动地位。而且强调了一条基本原则:打下长春后,东北解放军仍然必须向南作战。

在当时情况下,的确如东北军101号等人所说的,东北解放军攻克长春的有利条件比较多,敌守军只有10万人,且有内部矛盾;其中,第60军在我军争取下有起义的可能;敌军内缺粮草,外无救兵(卫立煌给沈阳守军定下的方针就是坚决不出兵北援),士气极其低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汉杰

而东北野战军主力兵力雄厚,且火力很强,后方支援也便利;不利条件则是,长春防御工事坚固,且我军尚无攻克长春这种城市的经验。5月间,敌军郑洞国以3个师的兵力向长春西北方向出击,企图保护大房身飞机场不受我军炮火威胁,以利于空运,并伺机抢夺粮食。

但敌人很快就被东北军101号打得又撤回去了,朱德在看了这次外围战的作战电报后,致信毛主席,认为长春还是可能打下来的条件多,并主张用坑道爆破和集中炮火相结合的战法,强攻长春。但奇怪的是,东北军101号却从此次外围战得出长春不好打、不能强攻的结论。

东北军101号认为,不能硬攻长春,改而对长春以一部兵力久困长春,主力在长春、四平间休整,迫使沈阳之敌增援,先歼灭增援之敌,再夺取长春,整个战斗准备用2个月到4个月的时间来完成,等到秋收后,再率领部队南下。

6月7日,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复电东北军101号、罗荣桓和刘亚楼,基本同意了他们提出的方案。并要求他们精心组织好这次战役,还提醒他们不要忘了同时做好向南作战的准备工作,在进攻长春的同时,做好南下作战所必须的粮食、弹药、被服、新兵等补给和道路运输准备工作。

从这里明显可以看得出来,毛主席在这种重大的军事战略指挥上,非常重视一线军事指挥员的意见,给了他们足够的空间和信任;但同时也把自己的主张、观点和担心严肃正告给了一线军事指挥员,这表明毛主席的军事统帅才能在此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就在此时,在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挥下,关内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发动了浩大的攻势,这就要求东北野战军必须主动把东北敌军钳制起来,使他们不能撤进关内,而这也使得蒋介石极大可能将东北部队主力撤出来。

但此时又产生一个严重的问题:驻沈阳的卫立煌就是看着长春陷入重围也不发一兵一卒去增援,导致东北野战军主力反而被10万敌军牵制在长春地区,双方陷入对峙的僵局。这就意味着,蒋介石达到了以长春一座孤城钳制我军大批主力南下的目的。

这种局面表明,东北野战军主力继续围困长春是错误的。好在中共东北局常委们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开会研究后认为,应南下作战为好,不宜勉强和被动围攻长春。于是,7月20日,林、罗、刘向中央军委、毛主席报告,8月中旬,我军将以最大主力开始南下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