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11月8日),广东新质生产力案例征集的网络点赞环节正式收官,案例的点赞排名榜单也随之产生。此次网络点赞的票数详情可进入投票页面查看,扫描文末二维码可以直通点赞界面。页面下方中间的“点赞榜”按点赞数高低对案例进行了排名。
此次案例网络点赞环节共持续10日,60个案例入围此环节。最终数据显示,近6万人次参与点赞,贡献了总计10万+的点赞。
网络点赞环节的收官,意味着距离评选出最终的优秀案例又进了一步。
梳理获赞数前十的案例,一些显眼的共性体现了出来,例如人才发展、基础设施、营商环境、智慧化、绿色环保等关键词可以将这些案例串联起来。
人才发展
解决经费和后顾之忧,支持人才留穗发展
广州开发区党工委组织部、黄埔区委组织部联合申报的“‘上管老下管小’,‘三联工作法’打造人才引擎”案例获得了此次网络点赞环节最多的点赞。两单位围绕机制连通、服务联心、资源联想,创新推出了人才服务的“三联工作法”。
一些直观的数据显示了两单位的具体投入。近五年来,投入180亿发展教育,打造“黄埔人才家”安居品牌,筹建5000套人才住房。近五年投入人才扶持资金超20亿元,构建全覆盖人才服务体系。案例数据显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已集聚121个院士项目,研发人员20.6万人,科技创新能力位于全国高新区前列。
广州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也体现在拥有创新思想和技术的人才聚集上。在基础创新这一需要攻坚克难的领域,广州有着长远的谋划。广州自2019年起实施的《广州市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实施方案》将“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水平”定为广州市发展的必然之举。
广州市科技局申报的案例显示,广州将在2024年至2028年投入近10亿元,强化对“青年科研人员”的长期稳定支持。已有的数据显示,2020至2023年,广州地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立项数量连续四年居全国城市第三。
营商环境
创新模式与技术,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
有3个与营商环境相关的案例入围了前十的榜单,成为一个明显的分类。这些案例通过创新模式或运用新技术,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优质环境。
广州市黄埔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打造的“埔企通”一站式数字化企业服务平台,整合747项涉企服务、149项惠企政策,获评2024 IDC中国“智慧城市特别奖-数字城市领军者”,对优化营商环境形成了有效推动。该案例获赞数排名第二。
海珠区农业农村局、沙园街联合申报的案例也获得了大量点赞。该案例讲述了两单位通过“交易预审+绩效考核+党建融合+辐射带动”四大举措,破解农村集体飞地经济发展难题,入选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海关作为出口企业必需打交道的单位,建设了广州首个AEO培育实训基地,并运用了多项科技,提供沉浸式的新服务。AEO被称为进出口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金字招牌”和“绿色通行证”。这一案例也收获了大量点赞。
广州市荔湾区司法局关注到,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关知识产权、商品安全、数字安全等法律服务和合规指导需求增加,以“三维”精准助企新模式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配优队伍、创新服务模式、升级个性化服务手段。案例资料还提到,荔湾区司法局多宝司法所获评全国模范司法所,先后成功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1个,并申报创建荔湾区永庆坊社区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绿色环保
践行节能减碳,新项目获多项“绿色”招牌
有两个案例围绕着绿色环保做功夫,入围了点赞数前十的榜单。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申报的案例资料显示,广州环投集团建设的土壤处置中心,通过异地集中处置模式,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实现土壤资源绿色可持续发展。数据显示,该中心自2022年8月投产以来,已处置污染土壤约24万吨。
这一过程产生了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0余项和3项软件著作权。该土壤处置中心还荣获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3年度广东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先进示范项目、2023年度广东省环境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荣誉。
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家级绿色工厂”也收获了大量点赞。该公司在规划建设啤酒工厂之初,便将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和分布以及建构筑物等方面的节能环保措施纳入重点考虑。南沙珠啤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多家下属企业获评“环保诚信企业(绿牌)”
实际做法方面,该公司追求减少碳排放,配备高效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将生产中的二氧化碳应收尽收、充分利用,净化再供生产使用,发展循环经济。
基础设施
供电、交通、防洪,为发展筑牢地基
在入围点赞数前十的案例中,有3个案例与基础设施有关,又分别是供电、交通和防洪工程。
稳定可靠的供电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申报的案例介绍了一款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台MR(注:混合现实)遥操作带电作业机器人。这一机器人项目实现了带电作业,减少电网维护和检修停电的功能,先后获得了广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粤港湾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金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奖金奖等。
今年,“四线”贯通运营的时候,社会给予了高度关注,街坊取名湾区“大号地铁”。“四线”指的是佛肇、莞惠、佛莞、广佛南环城际四条交通线路。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构筑起一条长258公里、最高时速200公里的湾区东西向主通道,推动广州、佛山、东莞、惠州、肇庆等5座城市连珠成轴。这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多个城市的融合发展颇有意义。这一次,这一案例也收获了大量点赞。
珠三角城市水网密布,平均每4年就要发生一次洪害。广东省水利厅从流域层面构建防洪决策支撑体系,开展数字孪生北江建设,研发北江流域防洪联合调度数字化场景应用,深度耦合防洪工程体系与数字孪生技术。这一案例也收获了大量点赞。
2024年4月,数字孪生北江在北江两次编号洪水期间投入实战化运用,并取得阶段性预期实效。2024年,数字孪生北江在全国56家先行先试单位共94项任务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水利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十大样板名单(2023年)》。同时,北江流域防洪联合优化调度也成功列入《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典型案例名录(2023年)》。
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