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西方历史,亚历山大率领4万余兵力,从希腊出发,一路向东征战,最终可谓“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竟然不考虑后勤问题而一路打到印度,先后征服古埃及、古波斯、古印度。据说,亚历山大原本要打中国,但因为地图标错了,于是拐到印度,由此中国“逃过一劫”。
问题在于:如果亚历山大来到中国,首先面对的肯定是秦国,那么亚历山大以来“马其顿方阵”,能不能击败秦国呢?过去百年,秦朝考古取得了不少重大成果,接下来就以考古发现的秦朝军备情况来分析,看看马其顿方阵与秦军到底谁更强!
马其顿方阵到底怎么样?
亚历山大东征成功,看家本领就是马其顿方阵,这个方阵的优势比较不多,就是正面的、短兵相接的对攻战时具有一些优势,但弱点却很多,比如以下几点:
首先是机动性。古今任何方阵往往都存在机动性问题,尤其主要兵器是长达五米长矛的马其顿方阵,更没有什么机动性可言,很笨拙。
其次依赖地形。马其顿方阵需要平坦的地形,坑坑洼洼的地区,或起伏不定的山区,这种方阵就没办法施展了,因此马其顿方阵使用条件非常严苛。
第三后方与侧翼是弱点。关于这一点,笔者不用多说,看看马其顿方阵图就可以知道。当然,有人说亚历山大手下还有骑兵保护侧翼或后方,但当时骑兵没有缰绳,战斗力还不如步兵。
不要听到2000年前的骑兵,就觉得了不起,就觉得与后世骑兵一样可怕。骑兵靠的是操控马匹的装备,没有相关装备,骑兵没有什么战斗力。
仅以上述三点来看,马其顿方阵其实是一个非常笨拙的方阵,防御作用应该大过进攻,最好是依托城墙或背靠有利地形与敌人对攻战。如果真是以此进攻,那么对方只要且战且退,就可能让马其顿方阵解体,或者引入一个崎岖地形,也能让该方阵苦不堪言,但在西方叙事中,竟然是亚历山大以此远征,以此作为进攻兵力,让人着实费解。
秦朝军备考古给出答案
问题在于:面对如此笨拙的一个方阵,秦军能不能将其打败呢?答案是肯定可以,而且没有什么难度,因为秦军不仅有高度的机动性、强大的近身战斗能力,而且还有强大的远程投射能力,这对于缺乏机动性的马其顿方阵来说,可谓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首先是兵马俑考古
学者王学理在《秦俑专题研究》中,统计了一号坑、二号坑中的兵俑情况。其中,一号坑中有6000兵俑,使用长兵,进行白刃格斗者占全坑85%,弓弩占15%左右;二号坑中弓弩装备率为30%以上,因为部分骑兵也使用弩箭,故而弓弩比例还要上升。
总之,不谈秦朝是不是存在专门的弓弩营,就以兵马俑考古来看,其中弓弩占比不算高、但也不算低。以十万人军队来看,弓弩手占比在15%—30%以上的话,就是1.5万—3万人以上,显然已经非常惊人了。
需要说明的是,古代王朝不是不能增加弓弩手,而是要考虑成本问题,弓弩手的培养、弓箭与弓弩制造成本等,其中弩的成本要高于弓,普通步兵拿一把刀就能上战场,两者成本相差巨大。下图,兵马俑中出土的强弩。
其次是秦简中的秦朝军备
秦朝法度严明,事无巨细都有记录在案,因此考古发现的秦简上,也发现了地方驻守部队的弓弩情况。
在里耶秦简中,有一段迁陵武库情况的记录,其中弩与戟都是251件,甲有300余件。由此可以看到,弩占50%,弓不知道占比多少,其他是白刃格斗步战兵,但需要注意的是甲有300余件,说明秦军拥有防护装备的比例较高。
在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百人队伍中弩兵27人,占比27%,不知道使用弓箭的情况如何。
因此,秦朝地方驻守部队中,驽的使用情况,可能与地区相关,地方较乱的多一些,比较安定的少一些。当然,具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基本上弩兵比例高于兵马俑,其中没有显示弓箭使用情况。
因此,秦朝精锐部队弓弩比例,至少在15%以上,但应该不会超过40%。
如果以与亚历山大东征相同的4万兵力计算,就是6000—24000万人,严重缺乏机动性、且还聚在一起的马其顿方阵,只能沦为靶子,必败无疑。
如果秦军出动十万人计算,那么就是1.5万—4万弓弩兵,每次射出数万支箭矢,马其顿方阵更是无法承受。
最后,关于秦军,还有三点值得一提:
首先,西周以来,诸侯军队一直向更机动性改革,比如从郑庄公的鱼丽阵、到魏国魏舒方阵、再到魏国魏武卒、再到秦锐士,强调侵掠如火,故而对马其顿方阵可以拖而垮之。
其次,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发生了无数场战争,战争思想已经成熟,不会死板的作战,而是先庙算,会根据情况而变,比如采用坚壁清野、截断粮道、坚城拒守的办法,马其顿方阵如何应对?
第三,在上一篇谈论罗马冶铁技术文章里,谈到罗马冶铁方法非常原始,比罗马早的亚历山大时期,武器性能更比不上秦军,短兵相接也几乎没有胜率。偶尔取胜,也会被秦军找出克制办法。
总之,可以说不论从哪个角度看,所谓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方阵,都是一个极其落伍的死板笨拙的方阵,在秦军面前都没有丝毫取胜的机会,真不知道中外一些人哪来的勇气吹捧马其顿方阵、吹捧亚历山大。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亚历山大东征是真实的,那么只能说明古埃及、古波斯、古印度水平更低,对这种远征而来的笨拙的方阵一点办法都没有,从而被轻松灭国,岂不是说它们的“文明古国”的含金量存在问题?
参考资料:《王学理——秦俑专题研究》、里耶秦简、岳麓书院藏秦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