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11月12日讯(记者 张静伦)北冰洋还在挖掘除果汁型汽水以外的新品。

近日,北冰洋的即饮咖啡新品“握咖”在其天猫旗舰店内上架。此前的10月,“北冰洋饮料”公众号还宣布推出一款柳橙柚子混合口味的电解质汽水新品,称要入局电解质饮料赛道。

这并非北冰洋首度强化多品类布局,在即饮咖啡和电解质饮料之前,北冰洋还曾推出过柑桔汁、无糖茶、酸奶、含气天然矿泉水等新品来寻找新增点,但这些产品似乎没有掀起太大水花。蓝鲸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北冰洋天猫旗舰店内销量最好的产品仍是易拉罐装的橙汁、桔汁碳酸汽水,已售显示超2万。

此外,北冰洋入局的即饮咖啡、电解质饮料等赛道均已被巨头盘踞,它的优势在哪?除了品牌情怀外,北冰洋还有哪些抓手?

频繁推新透露发展焦虑?

北冰洋前身为始建于1936年的北平制冰厂,1949年收归国有,1951年开始生产汽水,旗下拥有汽水、双棒冰棍、袋儿凌等产品。其中,桔汁汽水是北冰洋最为经典的产品,伴随着第一届央视春晚走红,早早俘获了相当一部分消费者。

1994年,北冰洋在与百事公司在合资后被雪藏,逐渐从市场上消失。在经历漫长的谈判之后,品牌于2011年“解冻”。

近年来,在这些与北冰洋果汁型汽水无关业务的频繁布局,也一定程度反映出这家公司在自身发展上的焦虑。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2017年,北冰洋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2018年,根据北冰洋官方公布的30%增长率,推测其当年销售额在8亿元左右;2019年前5个月,北冰洋就完成了7.5亿元左右的销售额。

北冰洋近年来鲜少披露其业绩情况,不过据其母公司一轻食品集团官网资料,今年一季度一轻食品集团收入预算达成101%,同比增长22%。其中提及,一季度抖音、快手直播共计1827场,提高产品曝光度,实现北冰洋京东自营桔汁300ml碳酸饮料第9名等成绩。但整体而言,这仍不是一个高增长的表现。

当然,这种业绩承压的状况并非北冰洋独有。在过去几年竞争加剧、消费疲软的环境下,部分老牌汽水品牌同样经历考验。

今年5月,依靠国潮出名的饮料品牌“汉口二厂”被曝陷入经营困境。据界面新闻报道,公司从2022年开始欠薪、裁员,仅员工薪资拖欠就或达400-500万元,裁员波及多个部门,幅度或达50%,当下公司人员仅剩财务、法务及部分必要人员等。

此外,北冰洋、汉口二厂们所依赖的碳酸饮料,整体品类都在收缩。公开数据显示,自2021年开始,即饮茶和功能性饮料已成为饮料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到了2023年,即饮茶和功能性饮料的市场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8.9%和11.4%,而碳酸饮料同比下降7%,市场份额也从第一滑落至第二。

跟风跨界新赛道,强敌林立、突围不易

在饮料新势力频出、碳酸饮料市场份额收缩的背景下,营收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的风险始终存在。此外,大众消费需求和观念的不断更新升级要求北冰洋发展转型,年轻化、新增量都是眼下迫切的议题。

而近些年咖啡赛道的火热让不少消费品牌都跨界至此。以即饮咖啡市场为例,娃哈哈、农夫山泉、统一、东鹏饮料等品牌均投身其中。另据英敏特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全球即饮咖啡零售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5%,到2023年销售量将增至4.6亿升,成为增长最快的快消品之一。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咖啡行业在中国的深化发展,未来咖啡消费会成为日常。而即饮咖啡赛道会是品牌们的必争之地,因为即饮的产品形态能够服务更加广泛的人群。

电解质饮料也是近些年高增长的一个赛道,也在过去一年拉动饮品行业内主要公司的业绩,例如东鹏饮料、元气森林等。前者2024年上半年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实现营收4.76亿元,同比增长281.12%,销售占比由2.29%提升至6.05%;另据界面新闻此前从元气森林经销商处获取的一份资料显示,“外星人电解质水”在2023年的业绩规模同比翻倍,达到23.5亿元,是元气森林基石单品气泡水之外的第二曲线。

北冰洋或许期望能抓住这些新机会。但问题在于,北冰洋每每入局的新业务,都不乏早先占领市场的巨头,且在生产、渠道、销售网络、经销商资源、品牌运营效率等方面颇具实力,北冰洋并无优势突围。

与此同时,面对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如果仅仅借助品牌效应作为新品卖点,很容易在品牌情怀耗尽之后,跌入难以回天的下滑漩涡。在布局多元化和寻找新增长点上,北冰洋还要更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