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2024年8月13日,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布《在竞争激烈的海洋中航行:美日未来在军工造船业的合作》文章,提出美日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持续深化舰船工业合作,发展强大而有韧性的国防工业基础,以应对印太地区安全挑战。
一、合作动因
一是缓解美本土舰艇建造维修压力。目前,美本土仅4家船厂可承担海军舰艇的建造与维护工作,导致部分舰艇建造任务甚至需要依赖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澳大利亚奥斯塔公司完成,军舰按时完成维修的比例不足40%,建造维护任务积压的情况日益严重,舰船工业面临严重的压力。一方面,美海军计划在2025~2029财年期间建造大量舰艇,包括4艘“哥伦比亚”级潜艇、9艘“弗吉尼亚”级潜艇、10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7艘“星座”级导弹护卫舰,以填补因提前退役舰艇而导致的现役舰艇数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美海军亟需大量的维修设施和劳动力,提升舰船维修效率,改善当前面临的维修任务严重堆积的问题。借助日本造船力量开展舰艇维修建造,可大幅缓解美本土造船企业压力。
二是强化美盟在印太地区的海上力量部署。美海军在印太地区部署的舰艇大多集中在日本及周边地区。美海军在日本长期部署航母、驱逐舰、潜艇等30余艘舰艇,设有横须贺海军基地、佐世保海军基地、阿普拉海军基地等基地群。美军驻日基地设施难以满足前线维修、维护需求,需借助日方力量、资源维持舰艇的日常运行和维修维护。此外,美军近年来为强化印太威慑力,频繁集结盟友在印太地区开展联合军事演习,美盟大量装备平台需在此进行补给维护以保障任务进行。借助日方力量资源,可为美盟海上力量提供前沿支撑。
三是解决日本舰船企业生存压力。近年来,日本造船企业生存压力不断提升。在国际市场上,受中国和韩国舰船工业能力快速发展和全球造船业产能过剩的问题的影响,日本造船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在国内市场,由于日本政府舰艇需求有限,无法为造船企业提供更多的生产、维修订单。日本政府积极推动美日舰船工业合作,意图借助美海军舰船订单任务,激发日本造船企业活力,提升舰船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支持力度。
二、合作举措
美日国防工业合作逐步走深走实,由“主从型”向“平等合作型”转变。日本作为美在印太地区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盟友,主动迎合美舰船工业布局,通过为美提供舰船维修保障资源、强化舰船系统联合研发、加强舰船供应链合作,不断升级同盟关系,提升印太威慑。
(一)美扩展舰艇在日维修保障范围,提高作战部署效率
美海军此前仅借助日本造船厂维修勤务舰船,大型作战舰艇仍需返回美国本土进行维修。近年来,美日政府不断推进日本造船厂对美海军舰艇的大修和维护,以提升美海军在西太平洋的舰船作战部署效率。2024年1月,美海军与日本海上自卫队联合成立“日本船舶维修理事会”,召集两国私营造船企业,推动美国海军舰艇在日本私营造船厂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4月,美日发布《联合声明》,提出建立“国防工业合作、采办及保障磋商机制”,推动美军利用日本造船设施,维护、修理和保养美舰艇等大型主战平台。6月,美日开展首次“国防工业合作、采办及保障磋商”,宣布成立“舰船维护工作组”,探讨日企大规模维修美海军舰艇的机制。
(二)美日拓展舰船工业供应链合作,强化国防工业韧性
美日两国不断加强舰船工业供应链合作,促进标准化生产与维护,增强两国海军力量与国防工业韧性。一是美日政府积极推进舰艇系统和零部件通用化,以实现美海军与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系统标准的相互认证,确保美海军舰艇船体及其配装系统均可顺利在日本进行维护和维修;二是日本三菱电机公司与雷神技术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为部分美海军舰艇雷达探测系统生产、提供零部件。三是美政府积极邀请日本企业投资其已经关闭造船厂,恢复其生产建造能力,参与建造海军、海岸警卫队的舰船。
(三)美日推进舰船系统联合研发,提升区域防御能力
当前,美日两国主要导弹防御系统无法应对高超声速导弹的变轨突防,两国急于补足现有防空系统存在的短板,不断强化在舰载防御系统领域的合作,联合提升防空反导能力。在舰载武器系统方面,为提升印太前沿反导能力,美日在2017年完成“标准”-3 BlockⅡA研制生产后,又积极推进新型高超声速武器拦截器研发合作。其中,美国主要负责目标追踪与锁定系统研发,日本负责火箭发动机和弹头部动力系统研发。该拦截器将部署于美日现役“宙斯盾”驱逐舰,可使用MK41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并集成到“基线”-9版本“宙斯盾”系统中,以有效提升区域防空反导能力。在舰载雷达方面,美国洛马公司与日本富士通集团联合研制的AN/SPY-7远程识别雷达,能够与“宙斯盾”集成形成天基目标跟踪能力,未来将作为海军作战核心装备至日本正在建造的2艘“宙斯盾系统装备舰”上,全面提升舰艇海上防御能力。
(科荟智库:郝家星)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