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正月,凉州边陲之地,风云突变,一场因民族关系紧张而引发的动荡,如同惊雷震动了整个中原。

凉州刺史杨欣,因处理羌族事务不当,导致与羌族的关系剑拔弩张,进而引来了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的猛烈进攻。凉州城破,河西走廊,这片昔日丝绸之路的辉煌地带,一时间与中原朝廷失去了联系,消息闭塞,人心惶惶,朝廷内外无不为之震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当朝野一片忧虑之际,一位名为马隆的司马督挺身而出,主动请缨,愿领兵西征,平定凉州之乱。面对群臣的疑虑与非议,晋武帝司马炎展现出了非凡的魄力与远见,力排众议,任命马隆为讨虏护军、武威太守,赋予他重任与厚望。

马隆受命之后,立即着手准备,他深知此行艰险,非比寻常,于是决定招募一支精锐之师。他的招募条件极为严格,要求勇士能拉开三十六钧的强弩,并且亲自主持考核,确保每一位入选者都是真正的勇士。

经过一番严格筛选,马隆最终招募了3500名勇士,他们个个身怀绝技,誓要跟随马隆为国征战,收复失地。晋武帝对马隆寄予厚望,武库兵器任其挑选,同时供给三年的军资,以示对其的信任与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切准备就绪后,马隆率军西渡温水(今甘肃武威东),正式踏上了平叛之路。

面对秃发树机能等数万部众的据险阻击与伏击战术,马隆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与智慧。他发明了扁箱车,车上设置木屋,既能作为行军时的休息之所,又能在战斗中提供掩护。在开阔地带,马隆便以车结营,形成坚固的防御;而在山路狭窄之处,则将木屋置于车上,灵活穿梭,既保证了部队的机动性,又减少了行军带来的疲劳。

更重要的是,马隆在克服自身困难的同时,无中生有地为敌军制造困难。他利用磁石与铁制铠甲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设计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磁力战”。他命将士们在道路两旁堆积磁石,使得身着铁铠的敌军行动笨拙,难以行进,而晋军则因装备犀甲,不受磁石影响,进退自如。这一损人利己的战术收到奇效,敌军在战场上陷入极大的被动状态,战斗力大幅减弱,成为晋军刀下的绵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隆 军转战千余里,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杀伤敌军甚众,但音信断绝,朝廷上下对马隆军的安危甚是担忧。就在众人对马隆所率部队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之时,马隆派出的信使夜抵京城,带来了捷报,晋武帝大喜过望,立即加封马隆为宣威将军、假节,以示嘉奖。

马隆大军抵达武威后,当地鲜卑首领猝跋韩被马隆军的英勇与智谋所震慑,率万余户百姓归降。至此,马隆军士气更盛,与没骨能等部联合,共同对抗秃发树机能。

在最后的决战中,晋军大获全胜,成功击杀秃发树机能,凉州的叛乱终于得以平定。此役之后,凉州重回朝廷怀抱,河西走廊再次成为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通道。

一统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晋武帝司马炎,他不仅是一位开国之君,也是一位极具睿智与远见的君主。从他对马隆的大胆任用便可见其识人之明。敢于将重任交付于人,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无疑是一种非凡的胆量和智慧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委以重任的马隆也并未辜负司马老板的信任。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勇气,如同破晓前的利剑,直指叛乱之源。成功平定叛乱,给司马老板长了脸,间接给君主英明神武、识人用人增加了加分项,马隆自然更受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