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志愿军如果在战场上遭遇1937年的日军会如何?这是很多人都热衷探讨的问题,因为这两个状态的军队分别代表了中日二战前后的最佳状态。如果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谈论这个话题的话,1950年的志愿军毫无疑问是要强于1937年的日军,因为这时期的志愿军大多都是14年抗战,4年解放战争一路熬过来的部队,加上配置了从全国搜集而来的战场缴获武器,无论是作战经验,战斗素养和火力配置,都要强于1937年时的日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初刚入朝的志愿军是13兵团,下辖38,39,40,42四个军。由于在入朝前夕进行了装备换装,主要是尽可能的统一武器,然后强化火力。这4个军被认为是入朝部队中战斗力最强的,它们的编制也非常大,以38军为例,入朝时有44521人,辖3个步兵师。全军装备50毫米掷弹筒100多具(连级),60毫米迫击炮225门(连级),80/81毫米迫击炮86门(营级),107毫米迫击炮12门(师级),120毫米迫击炮19门(师级)。此外,38军还有36门75毫米山/野炮(师级),34门70毫米步兵炮(团级),4门57毫米无后坐力炮和50具火箭筒。而在枪械上,全军轻机枪864挺,重机枪125挺。此外,38军还有1702支汤姆逊冲锋枪,主要加强到班级强化火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当时的配置,38军每班都能确保有1挺轻机枪,1~2支冲锋枪,其它都是步枪。到了步兵连,还会配备3~4门60毫米迫击炮或者50毫米掷弹筒。营级3~4门80/81迫击炮加4~6挺重机枪,团级除了3~4门107迫击炮外,还有4门左右的战防炮或者步兵炮。从总体来看,志愿军38军的炮兵火力相较于日军同等规模的加强师团会有一部分的差距,但是在班组到营连这一编制,我们的火力已经赶上了日军的水平甚至有超出。如果4.4万余人的38军与同等规模的日军相较量,是可以实现正面击溃的。如果地形条件有利于战术运用的话,38军甚至可以歼灭大半1937年状态的日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状态下的日军因为老兵队伍多,武器配置完善,所以被认为是日军二战时期最佳状态。和志愿军一样,日军师团级也缺乏重炮,只有少数师团能够获得105毫米榴弹炮和150毫米榴弹炮,多数也是75毫米山野炮。在整体上,日军火力和志愿军相差并不大,但如果碰上志愿军实施穿插运动的战术时,它的劣势就会进一步显现。因为它的营连(大队和中队)装备的近战火力太弱,面对又有迫击炮又有冲锋枪的志愿军劣势非常大。即便是近战拼刺,日军也不见得是志愿军的对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结合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和美军拼刺,然后对比志愿军与美军拼刺的状况。1950年的美军比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军更难打是公认的事实,即便是拥有优势近战火力和拼刺格斗能力的美军在与志愿军打近战时都讨不到便宜,更别说日军。但这里也需要说明的是,初期入朝的志愿军只有20多万人,在总体上和数十万的侵华日军相比还是不足,所以只能用军师一级的部队去对比日军师团或者加强师团,一旦上升到大会战的话,就只能等到1953年状态的志愿军了。这个状态下的志愿军是巅峰存在,炮兵火力直接碾压日军,还配备了T-34和IS重型坦克,基本就是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