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首发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在我国近现代史中,陈独秀是一个关键人物,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亦是我党主要创始人之一,这两件事情皆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1937年,刚刚出狱的陈独秀居无定所,便萌生了去延安的想法,毛主席得知之后表示同意,但是有3个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毛主席的三个条件具体指的是什么,那陈独秀最后同意了没有?

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陈独秀于1879年出生在安徽怀宁一户陈姓人家,本名为庆同,而大家所熟知的“独秀”是他的笔名,也是最有名的一个,取自于他的家乡独秀山。

虽然陈家曾因科举制获得了财富和地位,但陈独秀从小对科举制深恶痛绝,为了敷衍母亲去应考,但令众人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高中第一名秀才。

1900 年,陈独秀赴东北途中,目睹诸般惨象,其内心深受触动,深知国家与个人的紧密关联,怀救亡图存之志,开始了留日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留日期间,陈独秀强行剪掉了清政府派日一位督学的辫子,因为这件事他被遣送回国,但此时的他早已不是旧时代的书生,回国之后并未停下自己的脚步

在上海,他创办了《国民日日报》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反对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等停刊之后,他又会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与朋友创办了《安徽俗话报》,用通俗的话讲解科学知识以及宣传时局。

1915年,袁世凯复辟的野心日益显露,一旦他复辟成功就意味着有志之士的抗争和努力付水东流,而此时陈独秀已近不惑之年,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依旧斗志昂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年9月,一本划时代的刊物《青年杂志》创办发行,也就是《新青年》,在胡适,鲁迅等人的帮助下,新文化运动被推向高潮,这本杂志的出现唤醒了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

需要指出的是,受新文化运动影响的新青年,有一部分成为了革命中的中坚力量,也包括五四运动的骨干,也就是说陈独秀所创办的《新青年》起到了重要的精神桥梁作用。

就连毛主席在七大预备会上也表示,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将陈独秀称为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陈独秀与李大钊商量建党事宜,“南陈本李,相约建党”也成为一段佳话,这也使得陈独秀虽然并未参加1921年的一大,但他依旧被选为最高负责人。

但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面对国民党右派的攻势,一次又一次选择退让和妥协,最后导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大革命失败,我党也蒙受了重大挫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这件事,陈独秀选择了辞职隐居,而中央处于对他的尊重,生活津贴等待遇不变,但他本人于1932年遭到了国民党的逮捕被送进了监狱。

三个条件

1937年,随着国共再次合作抗战,陈独秀等人也国民政府放了出来,而出狱之后的陈独秀提出了想去延安的要求。

此时的中国军民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他在艰难的时刻也没有放弃革命的理想,在国家危急时刻更应该勇敢的站出来,拯救危亡,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他刚刚出狱,又恰逢时局动荡,此时的延安对他来说或许是出狱之后的最佳去处, 便向延安方面转达了自己的请求。

对于这件事,毛主席表示欢迎,陈独秀的名声和威望会对抗日宣传带来积极的影响,也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样处于之前的友谊也难以拒绝。

但毛主席也提出了三个条件,其一便是放弃之前的托派思想以及承认错误,其二便是支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其三是拥护党的路线,对党忠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毛主席提出的这个条件非常的合理,也有自己的考虑,后面两条陈独秀也可以轻松的做到,唯独第一条让他接受不了。

陈独秀的脾气特别拗,承认错误与他的自尊心发生了强烈的冲突,对于第一个条件,他始终没有办法接受,于是,便放弃了去延安的想法。

虽然最后陈独秀没能成功前往延安,但他在国难当头之际,依旧四处奔走,到处演讲宣传抗日,又因战火波及逃往重庆,后来在江津一带安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9年,陈独秀养病之际,周总理在朱蕴山陪同下探望了他,在谈话中周总理也再次劝说陈独秀能够回到延安,但他以自己年纪已大回绝了周总理的好意。

晚年的陈独秀依旧关心时局发展,也在为抗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终于1942年离世,为自己跌宕起伏的革命人生终于画上了句号。

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中国法院网,2003-06-17,陈独秀 五四运动总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