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 读

今天是数学家华罗庚诞辰114周年。作为中国解析数论的创始人与奠基者,他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被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列为当今世界八十八位数学伟人之一。

曾有人说他是天才,但他用实际行动告诉青少年们:“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翻开这本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和接力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丛书中的《华罗庚:小杂货铺里走出的大数学家》,一起揭开“天才数学家”背后的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罗庚:小杂货铺里走出的大数学家

作者:徐鲁

匈牙利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保尔·吐朗,曾应邀来到中国做了一场学术报告。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来中国访问的欧洲数学家,他在报告中,对一个恒等式进行了证明。

华罗庚很清楚,保尔·吐朗讲的这个恒等式,是我国清朝数学家李善兰最先总结归纳出来的,但他未能证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罗庚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网站

后来,这个恒等式流传到了国外。李善兰,别号壬叔,所以国外也把这个恒等式命名为“李壬叔恒等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它不断引起国际数学界的兴趣。国际数学界以李善兰名字命名的还有“李善兰数”“李氏多项式三角形”等命题。

“你们都看到了吧?”等保尔·吐朗做完报告之后,华罗庚对王元等年轻的研究人员说,“这本来是我们中国的科学成果,结果我们自己做不出证明,现在让人家外国的数学家给证明出来了。不知道你们坐在台下做何感想,反正我是有点坐不住了。中国有句古话,请你们记住啊,‘知耻而后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3年8月华罗庚和数学研究所的学生在交流数学

这番话,王元他们也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这天晚上,华罗庚一夜未眠。第二天清晨,华罗庚等人一起把匈牙利客人送到了火车站。就在火车站里,华罗庚递给保尔·吐朗一份报告,那是他一夜未睡,赶在天亮前演算出来的一个证明“李壬叔恒等式”的新算式。这个算式,比保尔·吐朗的那个要漂亮和简单得多。

二月杏花八月桂,三更灯火五更鸡。

在带着年轻的数学新星们做研究、攻难关的日子里,华罗庚总是用自己的每一个行动,率先垂范,给年轻人树立起励志的榜样。

只要是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年轻人,都有过这样的记忆——有时候,天还未亮,大部分人还在香甜的睡梦中,已经早早起来工作了一段时间的华罗庚会来到年轻人的宿舍门口,像定时的闹钟一样,一一敲门,催醒他们:“起来!起来!都快起来!”

年轻人都熟悉华先生的作息时间和习惯,因而他们无论夜晚工作到多晚,总是黎明即起,从不懈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中的华罗庚

图片来源:“科普辽宁”公众号

有一次,陆启铿从华罗庚这里借走一本数学方面的书,翻开一看,发现书页中间夹着不少黄土。陆启铿一开始并没有在意,抖掉了土,看完之后归还,又借走了第二本、第三本。可是,他发现几乎每本书里都夹着黄土。

陆启铿不解地问道:“华先生,您的藏书里怎么都夹了那么多黄土呢?”

“哦,是吗?”华罗庚笑而不答。

坐在一旁的师母吴筱元告诉了陆启铿事情的真相:原来,这些黄土都是在昆明躲空袭、钻防空洞时留下的。那时候,日本飞机三天两头来轰炸,华罗庚每次躲空袭、钻防空洞时,都手不释卷,只要一坐下来,就会争分夺秒读上几页。炸弹爆炸时,会震得防空洞里尘土飞扬,书上自然也会落满尘土。每次华罗庚都是草草地抖一抖尘土,继续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30年代华罗庚与家人在西南联大

图片来源:“科普辽宁”公众号

这种手不释卷、求知若渴、争分夺秒勤奋学习的好习惯,是华罗庚从少年时代起,在顽强的自学过程中慢慢养成的,一辈子也没有改变。

曾有人说他是一位天才数学家,为此他特意在《中国青年》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向青少年们传授了他的“天才”秘诀。

他说,从我身上是找不到这种天才的痕迹的,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他还向青少年们介绍了自己学习数学的方法,明确表示反对死记硬背,赞成创造性的思维。

他举例说:“一个学生在学习数学,他面前放了同一水平的微积分的书,他每天都读,把每一道习题都做了好多遍。这是一种书呆子的学习方法。相反,学生应该选择一本好书,并在一位有能力的教师指导下仔细地读完它,然后读更深一些的书。一个学生在具体指导下可以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并且同时开始研究。为了研究好,学生们就必须独立思考,因为客观世界总是在变化,科学工作也在不断发展,这就要求常新的建设性的方法和创造性的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8年,华罗庚教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课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他也经常提醒学生们:“如果你的脑子里没有带问号的问题了,那你就不是数学家了!”

跟随在他身边的年轻人,都熟悉他的一些从自身经历中总结出来的“名言”:“一个数学家,任何时候都应该动脑子想问题,哪怕是最容易的问题,也不要轻易地放过。”

“有老师指点你很好,但没有老师指点也不要气馁。人的一生,随着老师走是短暂的,而独辟蹊径是主要的。”

“不要夸大‘天分’,比‘天分’重要得多的,是‘勤奋’和‘积累’,这是两把成功的‘钥匙’。”

“学数学,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经常锻炼,才能有收效。”

华罗庚也用自身的经历,为青少年们树立了一个活生生的自学成才的典范。他一再对青少年们强调:“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

华罗庚在青年时代因为疾病腿留下了残疾,但他从未自卑过。他懂得,真正可怕的残疾不是在肢体上,而是心灵和意志的不健全。所以,他在选拔学生、培养新人时,从来不在乎什么身体上的残疾。

有一次,他在广州给中山大学的师生们做报告。听讲的学生中有一个半身瘫痪、依靠双拐走路的青年学生,这个青年听了华罗庚的报告很感动,心头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要是毕业后能分配到北京,能在华先生身边做研究,该多么幸福啊!

不过,这个年轻人低下头看了看自己残疾的双腿,瞬间又自卑地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是他是多么不甘心啊!要不,给华先生写一封信试一试?

经过好几个不眠之夜,这个年轻人最终鼓起勇气,给华罗庚写了一封信。信发走后,他一直惴惴不安地等待着。

不久,这个年轻人等到了华先生的来信,梦想成真了。安徒生笔下那个丑小鸭的童话故事,在这个年轻人身上变成了现实。

这个来到华罗庚身边的幸运的年轻人,就是后来也成为著名数学家的陆启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

秦文君、徐鲁、汤素兰、李东华、葛竞 等著

接力出版社和党建读物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自2019年上市以来,已累计出版100种,发行千万册。该书选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领域、不同战线上平凡而伟大的时代先锋,包括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医护工作者、工人、农民等,将先锋们的感人故事以孩子喜欢的方式讲给他们听,帮助他们培根铸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奠定受益终身的精神底色。

责任编辑:冯炜茜

责任审校: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