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谷县金斗营镇,有一个村子名为子路堤,村名由来与孔子七十二名弟子中的子路,渊源颇深。
相传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家里一点米也没有了,为了不让父母挨饿,小小年纪的子路翻山越岭,到亲戚家借了一小袋米背了回来。虽然很辛苦,但子路甘之如饴。为亲负米的子路,正好经过一段堤坝,人们被他的孝心感动,就将这一段堤防称为“子路堤”,紧挨堤防的村庄“堤上”也改名为子路堤村。
但也有村里的老人说,这个堤坝最早就是子路带人修建的。当时为了避乱,子路曾在这里居住读书。当时多水患,他率众筑堤,故更村名为子路堤村。
子路堤村风景宜人,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
贤人已逝,贤名永存。究竟哪个说法更准确,已经无从考究。如今的子路堤村作为行政村,包括子路堤北一村、子路堤北二村、子路堤中村、子路堤南一村、子路堤南二村5个自然村。村中处处可见子路的文化故事,不仅村中的墙上绘有二十四孝中“为亲负米”的故事,村中还有高7米多的子路像等,子路的影子无处不在。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郑希平 通讯员 商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