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乌云斯琴
图片 | 由《中国蒙古学》编辑部提供
蒙译汉 | 涛丽
《中国蒙古学》杂志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管,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主办,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杂志社《中国蒙古学》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国际交流综合性蒙古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双月刊。
《中国蒙古学》创刊号《蒙古语文》
1953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内蒙古蒙古语文研究学会成立后,积极贯彻《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文第一次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创办蒙古语文研究刊物》计划,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工作,1954年7月由内蒙古语文研究学会主持编辑的《蒙古语文》期刊创刊。该刊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首版综合性学术类蒙古文期刊,也是最早创刊的蒙古文期刊。
2024年恰逢《中国蒙古学》杂志创刊七十周年。在七十载历程中《中国蒙古学》杂志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坚持和遵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有关宣传纪律和保密规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为发展和繁荣中国蒙古学研究事业服务,为我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服务为宗旨,发表了具有一定学术水准的蒙古学论文及综述、书评、调查报告,展示了国内外蒙古学领域的新成果及重要学术研究成果,成为了提供蒙古学学术动态及信息的平台。
2014年《中国蒙古学》期刊编辑部人员
根据历史的必然要求诞生的《中国蒙古学》杂志,随着时代和社会变革更名几次。1954年以《蒙古语文》刊名出版22期,1958年以《蒙古历史语文》刊名出版12期,1959年以《蒙古语言文学历史》刊名出版21期。由于上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困难,1960年停刊,此前共出版55期,发表国内外学者论文550多篇。1980年9月,该刊又以《蒙古语言文学》为名复刊,由原月刊改为季刊,到了1986年改为双月刊。2004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该杂志更名为《中国蒙古学》,并沿用至今。截至2024年第3期,共出版313期52卷。以《中国蒙古学》的刊名出版,结束了国内未有《中国》冠名的学术期刊,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主编包斯琴(2000年-2004年)
主编莎日娜(2005年-2023年)
2023年至今的主编莫日根高娃
《中国蒙古学》杂志始终坚持思想自由、民主、研究领域广泛的办刊宗旨,弘扬“科学、郑重、冲锋”的学术风尚,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朝着服务我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目标砥砺前进。
创刊至今,《中国蒙古学》杂志以坚持学术性、新颖性、规范性作为工作准则,以学术端正的工作态度和先锋创造精神,成为行业中的独树一帜。七十年来,《中国蒙古学》杂志根据读者需求,在不同时期开办过近百个栏目,其中有:语言、文字、历史、文化、艺术等固定栏目,经济、教育、文献、法律、新闻、出版、翻译等不固定栏目。进入新时代后,该杂志顺应时代步伐,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全面建设模范自治区、北疆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蒙古马精神等栏目。
1958年第1期更名为《蒙古历史语文》
1959年第1期更名为《蒙古语言文学历史》
1980年第1期更名为《蒙古语言文学》
2005年开始更名为《中国蒙古学》
该杂志刊登的绝大部分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部分论文被转载或摘要发表于国外有关刊物,不仅被蒙古学研究的相关人士广泛采用,还多次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级优秀论文奖或优秀成果奖。得到国内各重点高校、研究学者的高度认可。尤其是近些年来,该杂志相继刊登了关于蒙古学方面的新颖观点、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从而引起蒙古学界的广泛关注,作者队伍也由国内扩大到世界各国。杂志遍布俄罗斯、蒙古、德国、英国、美国、日本、匈牙利、印度、芬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等近二十个国家,发行量达数千册。
《中国蒙古学》杂志曾获全国少数民族语文重点期刊、北方精品杂志、自治区级优秀期刊称号。
以蒙古语文、文学、史学研究作为基石,研究涉及蒙古学的全部领域,作为国际交流学术综合期刊的《中国蒙古学》杂志,对促进热爱蒙古学的学者交流交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蒙古学》的合订本
2023年《中国蒙古学》编辑部人员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调研
《中国蒙古学》的现任编辑们
统筹 牧仁
审核 乌日嘎
新媒体编辑 张欣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画报》官方微信
点击“在看”,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