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具青岛特色的历史城区,中山路、大鲍岛承载了几代青岛人的美好回忆。如今,可以在这里的铭海堂相声剧场感受传统曲艺文化的魅力,在洛川家美术馆探寻青岛百年的历史印记,还能在网红古装店和原创模玩店里体验新的文化潮流……复古建筑和时尚文化元素相融合,不仅让老城区焕发了新的生机,更为青岛城市文化增添了一张亮丽的名片。这其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邓庆尧教授带领建筑系师生们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青岛市历史建筑智库主任委员和建筑学专业负责人,邓庆尧教授不仅自身主持了中山路片区、四方路片区、海泊路片区、上海路片区、甘肃路片区等历史街区约200栋历史风貌建筑分级评定或保护方案评审论证等工作,还带领建筑系坚持“立足能源行业、服务地方发展”的发展定位,把教学和科研做在青岛大地上,将建筑设计与学校特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让青岛“老城区”在保护更新的进程中讲好“新故事”。
历史城区是百年青岛的发祥地,蕴含着无数城市瑰宝。历史城区保护范围总面积28平方公里,包含了历史城区内14片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历史城区外的奥帆中心历史文化街区。
2022年,青岛开启了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作为八大行动中的“一号工程”,是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旨在通过历史保护利用,全方位提升城市功能、环境、品质,让历史城区成为建筑可阅读、街道可漫步、城市可记忆的“文化客厅”。
“关键要把重心放在‘历史城区’,而不能仅仅局限在‘历史建筑’。从整体入手加以保护利用,更能真实反映其价值,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土生土长的“老青岛人”邓庆尧对历史城区更新保护有着独到的见解,带领建筑系师生持续开展对历史城区现状和价值、保护与更新路径等方面研究,力求最大限度、科学合理地设计保护方案。
通过翻阅大量的历史典籍和资料,向有关专家和老者请教求证,建筑系师生了解到,自1891年城市开埠至1949年青岛解放,青岛中西文化融合,不仅形成了独具风格、类型多样的近代历史建筑,而且与山、海地貌有机结合,形成了“山、海、城”相依的城市风貌。
“历史城区在与山海自然环境融合、园林绿化、天际线塑造、街道对景和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显示出其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邓庆尧表示,我们要守护住这份美好,更要保护好青岛山城海整体格局、自然山水环境、传统风貌、多元建筑文化。
“要开展城市‘第五立面’整体规划整治,打造‘空中美丽青岛’。从整体上看,历史城区‘第五立面’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一些老建筑屋顶年久失修、私搭乱建、杂乱无章。”作为青岛市政协常委,邓庆尧认真履职尽责,提交了《重视城市“第五立面”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相关提案,建议实施城市“第五立面”整体规划和整治,加强城市“第五立面”地方法规体系建设,出台地方标准。相关建议为青岛市立法保护历史城区提供了重要支撑,被《关于加强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利用的议案》等系列保护法规和政策采纳,《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条例》《青岛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青岛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则在其“保护性利用”理念下,制定了基于“分类保护”和“价值要素保护”原则的历史建筑保护体系。
为了更好担负起青岛市历史建筑智库主任委员的职责,邓庆尧牵头对整个历史城区超过三分之一的历史风貌建筑的分级和保护利用方案评审论证,提出了诸如加强对风貌建筑街道的空间格局、色彩基调、景观风貌、历史环境要素等保护,更契合青岛地域特点的历史和传统风貌建筑认定标准的修改建议。
在建筑系师生看来,历史建筑及传统风貌建筑修复固然重要,但同时也要注重以人为本,将人融入城市建设之中,让历史城区焕发浓厚的人文气息。
“历史城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规划统筹,把改善民生放在首要位置。”邓庆尧提出,在居住社区方面,可以结合历史建筑业态调整和活化利用,配套社区养老、托育、教育、文体、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步行生活圈;在城市文化方面,应注重与历史文化、传统风貌相融合,打造特色街区和城市特色区域,延续城市文脉,保留城市记忆,比如可以打造富有生活韵味的街巷空间,恢复街巷的市井烟火气息,让历史城区充满“烟火气”。
在项目论证中,邓庆尧作为专家组长主张应该恢复发扬像“谦祥益”“瑞蚨祥”等“老字号”的传统业态,但是这些地方传统“老字号”的资金实力比不上洋品牌、精品店,因此需要政府政策倾斜,减免税收和门面租金;同时传统的“老字号”应努力发掘自身的文化内涵,在商店的环境布置上和产品创新上,有意识地营造出特定的文化氛围以展示自己的经营特色,宣传介绍自身的创业经历和发展历程,目前已经在部分地方取得实效。
建筑系师生在参与第六届“中联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时的作品,就以功能聚合的方式将历史街区与社会学院结合,将青岛的众多传统产业与工艺以新的方式带入里院这样的青岛特色老建筑,让学生、老师、商贩、游客、工人等多种角色在这里共同延续着美好的记忆。作品中重点强调的一点就是“人”,无论是社区,还是历史城区,乃至整座城市,人是“根本”。
邓庆尧表示,要在建筑修缮的同时,拓展活化利用方式,积极植入新兴业态,打造文化新地标和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城市功能区。在他的提议和推动下,2022年通过的《青岛市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条例》中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对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进行合理利用,鼓励发掘、收集、整理、宣传和利用与建筑有关的历史事件、典故和传统艺术、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旅商相融合。
随着保护更新向纵深推进,青岛历史城区也开始聚焦街区招商运营、景区建设管理,更新的街区聚拢起了更多的人气和烟火气,每年开展600余场次艺术活动,吸引总客流量约3590万人次,既有效拉动了投资、提振了内需,又使历史城区成为观察青岛老城人气的一扇窗口。
在保护更新过程中,建筑系师生强调要注重深度挖掘保护建筑文化底蕴。位于李沧区的国棉六厂始建于1921年,是青岛现存规模最大的、唯一一处纺织类工业建筑遗产,其蕴藏的工业价值和历史价值不言而喻。近几年,邓庆尧带领建筑系师生持续深入开展对国棉六厂的摸底调查,在细致全面的测绘研究基础上,完成了《国棉六厂片区改造》方案,将厂区改造为集游乐、休憩、纪念、城市公园为一体的探险乐园,为国棉六厂变身为城市人文新地标提供了更多可行性方案。该作品荣获了全国高校第十届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革命的浪潮也为青岛历史城区的保护更新策略解锁了更多可能性。邓庆尧带领建筑系师生大力推动新技术在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中的应用。
“我们通过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获取老建筑的数字化资料,掌握了每栋建筑的前世今生,建立精细化的数字底板,力求为每栋建筑建立完整准确的数字档案。”基于青岛市虚拟现实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平台,建筑系师生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卫星遥感、倾斜摄影等技术,对历史信息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建立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动态更新、开放共享的历史文化数据库,向青岛市城建档案馆、黄岛区博物馆、青岛航标处等单位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研究资料,同时利用WEBGIS、3DGIS、VR、BIM、多媒体等技术,推动历史文化从平面向立体、从静态向动态、从说教向交互式、沉浸式表达转变,增强历史文化感染力。
建筑系专业教师王凌绪开展了历史城区建筑消防功能化验收标准研究,力图破解历史保护建筑消防难题,构建灾害易发性空间预测模型,为《关于加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项目消防管理的工作方案》《青岛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项目消防设计指引》《青岛历史城区和历史文化街区防灾减灾工作方案》等相关制度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实验室里,我更深入地体会到数字技术在建筑行业带来的革新,通过VR场景还原,可以沉浸式体验百年前的建筑工匠们的建造过程,探寻历史建筑背后的秘密。”建筑学学生张玮宁表示。她所在的团队完成了青岛市江苏路基督教堂修缮BIM技术服务,并且以此为核心制作的《青岛历史建筑数字(VR)博物馆》荣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
借力城市更新建设,积极盘活重点低效片区,建筑系师生为激活城市“二次生长”积极建议献策。“现如今网络直播、电子商务等线上经济发展迅猛,芯片、虚拟仿真等高新产业正在取代落后产能,通过城市更新可以实现闲置或低效空间资源的重新配置,为新产业、新业态提供发展空间,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邓庆尧提出,应该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加快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如何更加系统化和精细化开展城市有机更新,破解产业分布不均、功能缺失、生态环境差、交通出行不便等诸多现实问题,以面向未来的、更加智慧的治理模式来为历史城区赋能。
2024年末,青岛推进城市更新建设攻坚行动将迎来收官时刻,城市更新建设需要更多专业人才和智力支撑。建筑系主任李佐龙表示,目前系师生参与的多个城市更新建设项目已经启动或完工,相信这些更新之举能够为青岛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建筑系也将不断强化规划设计等专业服务能力,积极融入青岛、服务青岛,深化校地合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岛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张晓帆 通讯员 杨安 郑健 赵定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