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邦起兵抗秦、与项羽争霸天下时,手下良臣猛将数不胜数,其中萧何、张良、韩信功劳最大,被史家称为“汉初三杰”。
这一称谓来源于刘邦当上皇帝后的一次饮宴,当众臣喝得兴高采烈之时,刘邦颇有深意地问群臣自己为什么能得到天下,而项羽在占优的情况下却失去天下?群臣各抒己见,大多吹捧刘邦天命如此或英明神武,但刘邦都摇头否定,然后说出了青史留名的“三杰论”。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
按理说,汉初三杰为刘邦打下了大汉江山,刘邦当了皇帝应该“苟富贵,无相忘”才对,但牵扯到帝王皇权,就不能用常理来衡量了。
“苟富贵,无相忘”这一典故,出自刘邦造反的先驱陈胜王,正是他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的一句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开了反秦暴政的序幕。
在陈胜还是普通一农夫的时候,对乡亲说:苟富贵,无相忘,乡亲们都笑他异想天开,当不得真。后来陈胜真的成了王,一起种田的乡亲记得他说过的话,就去找他同富贵,陈胜却把这些老乡都给杀了。这段历史被司马迁记录在《史记·陈涉世家》。
历来共患难易,同富贵难,尤其是涉及到帝王争霸之间的君臣关系,多少人从风雨同舟开始,最终却是分道扬镳。帝王大度者,如: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给功臣们留了一个富贵善终的机会。帝王狠辣者,如:汉高祖刘邦,作为他的功臣之选择就比较无奈了,无非是无从选择。只能改变你不能接受的,接受你无法改变的。
一、萧何的“自污求生”
萧何与刘邦同乡,对刘邦忠心耿耿,至死不渝。即使这样,也一直深受刘邦的猜忌,一生之中曾经三次面临选择,好在萧何政治嗅觉敏感,最终逃过了大劫。
1、公元前204年,刘邦与项羽两军对峙于京县。生死存亡之际,刘邦一边带兵在前线作战,一边担心后方局势安稳,多次派使者慰劳总掌后勤的萧何。
这时,有人担忧地对他说:“如今大王在前方征战,战事吃紧、自顾不暇,却多次派使者回京安抚你,这是起了怀疑之心啊?不如派遣族中全部青壮奔赴前线,这样大王就放心了。”萧何依计而行,刘邦果然大加赞赏。
2、公元前196年,陈豨谋反,自立代王。刘邦听闻消息大怒,遂起大军御驾亲征。其间萧何协助吕后杀掉了淮阴侯韩信。刘邦在军中听说韩信已诛,大为高兴,派人加封萧何食邑五千户,并且加派士兵护卫相国安全。
满朝文武都来祝贺,只有召平前来报忧。他对萧何说:“祸患离此不远了!相国留守朝中,不必以身涉险,大王却无端增设卫队,其实并非恩宠,这是有了怀疑之心。”萧何大惊,随即谢绝封赏,并捐出大量钱财。这样才使得刘邦安心,萧何才转危为安。
3、公元前195年,淮南王英布叛乱,刘邦再次御驾亲征。刘邦在军中已染重病,却不断地派遣使者回京打探萧何的行动。使者回报说:“萧相国捐出家财资助军需,和平定陈豨时一样。”
此时,又有人来劝萧何说:“相国离灭族之祸不远了!当初入关时,您的良政已经深得民心,十余年来,您的品性获得了百姓的拥戴,这可是大忌啊。陛下就是怕相国控制关中动摇汉室,才派遣使者往返多次打探您的消息。”
萧何吓出一身冷汗,立即改变原有的亲民形象,他派出族人强购民田民宅、放高利贷,使得民怨沸腾,在被刘邦关进了廷狱,敲打了一番后才得以放归。他用“自污”来败坏自己的好名声,这才使刘邦放下了杀心。
从此以后,萧何对刘邦更是诚惶诚恐,恭谨有加。刘邦也照例以礼相待,但萧何从此对国事保持沉默,直到不久后刘邦病逝,才重新担起了相国的职责。
二、张良的功成身退
张良出身韩国相国世家,秦灭韩后,心有不甘,总想着替韩报仇,这也成其毕生的心愿。
张良在投靠刘邦后,奇谋迭出,多次解救刘邦与危难之中。在刘邦称帝后,大封功臣时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萧何才封一万户),张良辞让,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刘邦同意了。
实际上,围绕封赏,刘邦与张良展开了心灵上的“过招”。刘邦对张良说,你可以“自择齐三万户”,你想要齐国哪一片土地都行,随你挑吧。在张良看来,刘邦封他齐地三万户,是深藏心机的。
张良祖上“五世相韩”。刘邦没有将韩国故土封给张良,而是将他封到齐国,这绝不是刘邦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齐国两年前已经封给了韩信,而且是张良出谋策划的结果。这是皇帝刘邦想用“一笼锁二虎”的策略,使他和韩信产生矛盾,达到“以张制韩”或“以韩制张”的目的。
在这之后,目睹刘邦诛戮功臣,张良心中有些莫名的悲哀。“狡兔死,良狗烹”,自己在刘邦心目中仅仅是一位谋士而已,并非信可托国之重臣。刘邦天下已经坐稳,谋士的作用已不重要。况且,秦以灭,仇已报,自己身体也一直不太好,寻个“好修身、练气”的借口,急流勇退,逐渐“淡出”了朝局。
刘邦对张良“用而不信、疑而不任”态度,到死也没有改变。在驾崩之前,吕后问政,谁可继萧何为相时,闭口不提张良的名字。可见刘邦对张良的忌惮有多深,张良的飘然隐退是多么的深谋远虑。
三、韩信的震主被杀
韩信是刘邦能打败项羽必不可少之人,曾先后因功封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
在他为汉朝立下赫赫战功之时,却遭到了刘邦的疑忌,也因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王、侯、将、相”韩信四个角色都当过,比之萧何、张良的侯爵位,他封过两个异姓王。“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他的公正评价。
在削夺了王位,解除了兵权之后,囚禁在京都,最终被萧何和吕后处死在皇宫之内。真想杀一个人还需要理由吗?
当刘邦班师回朝的路上听闻韩信被杀之时,他当时的心情“且喜且怜之”。
这五个字表明了刘邦复杂的心态,韩信的军事才能百年难得一见,为了大汉江山的永固,杀了他无可厚非,此刻,刘邦是欢喜的;他百战百胜,对刘邦可谓是仁至义尽,虽不免有点狂妄,可却真没有叛乱之心,一个“怜”字,可见刘邦对韩信之死的深深同情,杀你不是因为忠不忠心,而是因为你有造反成功的能力,仅此而已。
韩信是军事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他手握重兵、功高震主之时,毫无自保意识,多次受到猜疑诬陷却从不在意、不知进退。也可能是韩信骨子里的骄傲,使他不愿委屈成全,所以他选择了信任刘邦不会杀他,可惜,这是一条死路。
结语
作为西汉的开国功臣,“三杰”都有功高震主的嫌疑,不得不面临这种危险的选择,因为刘邦并不是一个大度之人。皇帝的性情改变不了,你只能选择改变自身,来消除皇帝的疑虑,这种选择的结局不是生就是死。萧何、张良选择了生,而韩信选择了死。
汉初三杰的结局,代表了中国以后两千年封建社会功臣的选择:自污求生、功成身退、震主被杀。后世之臣,深以为鉴。看懂了、照着萧何、张良的想法去做了,大都落了个寿终正寝。看不明白的功高之臣,除非遇到一个宽宏大量的贤名君主,否则摆脱不了韩信的悲惨结局。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史记·高祖本纪》
《史记·萧相国世家》
《史记·留侯世家》
《史记·淮阴侯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