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在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中,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的关系充满了曲折与复杂。为何同文同种的约旦,在中东国家中却表现出对哈马斯的反对以及对以色列的亲近?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故事要追溯到 1916 年,当时隶属于奥斯曼帝国的汉志地区爆发了 “阿拉伯大起义”。哈希姆家族的第 38 代族长侯赛因・本・阿里宣布汉志脱离奥斯曼帝国,建立了汉志王国。汉志地区作为先知穆罕默德的出生地,涵盖麦加、麦地那等重要城市,如今是沙特的西部省份。哈希姆家族怀揣着建立统一阿拉伯国家的宏大目标,这一愿景却与另一位渴望统一阿拉伯地区的内志埃米尔伊本・沙特产生了冲突。内志位于阿拉伯半岛地理中心,是沙特首都利雅得的所在地。埃米尔这一官职,类似于总督或总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场冲突中,英国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哈希姆家族因公开反对《贝尔福宣言》,失去了英国的支持。《贝尔福宣言》是英国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的纲领性文件,尽管其宣称保障非犹太社群的权利,但却为后来的巴以冲突埋下了隐患。失去英国支持的哈希姆家族,最终被沙特家族击败,汉志王国覆灭。不过,英国人保留了一定的余地,让侯赛因・本・阿里的次子阿卜杜拉・伊本・侯赛因成为外约旦酋长国的酋长。所谓 “外约旦”,是英国人以约旦河为界划分出的概念,约旦河以西为巴勒斯坦,以东为外约旦。对于当地阿拉伯人而言,他们本无巴勒斯坦人与外约旦人的区分,皆为阿拉伯民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战” 后外约旦酋长国宣布独立,建立约旦王国,阿卜杜拉登基为王。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约旦王国占领了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地区,并宣称其为约旦领土。当时,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兴起 “世俗化” 浪潮,为避免这一趋势威胁哈希姆家族统治,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一世故意纵容国内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人对以色列和犹太人的仇恨。他的这一策略并未奏效,1951 年阿卜杜拉一世被怀疑企图与以色列单独媾和的巴勒斯坦激进武装派别暗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继任的约旦国王侯赛因一世并未因父亲的遭遇而打压巴勒斯坦激进势力。相反,在他的支持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约旦成立并受到保护。侯赛因一世或许怀有借助巴解组织消灭以色列,进而名正言顺占领整个巴勒斯坦地区(包括以色列)的想法。在他的默许下,巴解组织在约旦公开招募和训练武装力量,甚至形成了一支不受约旦控制的 “敢死队”。但不久后侯赛因一世也遭遇了与父亲相似的命运。巴解组织内部激进派认为哈希姆家族阻碍了巴勒斯坦解放事业,接连两次对侯赛因一世实施暗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系列事件彻底激怒了侯赛因一世,1970 年 6 月他命令约旦军队进攻巴勒斯坦武装力量在约旦的据点,由此引发了自 “二战” 后阿拉伯国家间的首次战争。约旦军队包围了安曼、伊尔比德等有大量巴解组织人员驻扎的城市,并炮击敢死队设于巴勒斯坦难民营的据点。据传闻攻入难民营的约旦军队处决了据点内 14 岁以上且双手有枪械使用痕迹的男性,且当着其家人的面执行。这场冲突断断续续持续了一年,直至 1971 年巴解组织离开约旦。改写,要求原创度要高,全文在1500­—1800字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冲突堪称约旦和巴勒斯坦的 “立国之战”,它彻底改变了双方关系。此后约旦与巴勒斯坦分道扬镳,不再是曾经的血亲兄弟。侯赛因一世随后对国内亲巴勒斯坦势力进行了大规模清洗,亲巴勒斯坦的官员、军人被免职,坚持自己是巴勒斯坦人的记者、编辑、教师被开除。侯赛因一世的强硬举措给西方和以色列留下深刻印象。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立即给予约旦 4000 万美元援助,以色列也主动改善与约旦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至今日约旦在以色列邻国中,始终保持着对以色列相对友善的态度。这一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揭示了地缘政治中利益、权力与民族情感的相互交织与碰撞。约旦在历史进程中,基于自身统治稳定、地缘政治考量等因素,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外交立场,而巴勒斯坦则在不断的抗争中继续寻求自身的发展与独立。这一地区的局势依然充满变数,其未来走向不仅取决于地区内各国的政策调整,也受到国际社会各种力量的制衡与影响。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