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姆会员店因“正反标签”事件被推上风口浪尖。消费者在购买卤水拼盘时,发现商品竟藏有两个标签:正面标注着短短4天的保质期,而反面则揭示出该菜品实为保质期长达一年的冷冻预制菜。这一发现迅速引发公众关注,甚至被网友戏称为“阴阳标签”。武汉市场监管部门已迅速行动,要求山姆下架并整改相关商品。
走进超市,熟食区总是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目光。然而,在这些看似诱人的美食背后,却隐藏着不少让人“傻傻分不清”的秘密。中国新闻周刊近日走访了多家知名连锁商超,发现熟食标签的混乱现象并非个例。
在永辉超市龙湖长楹天街店,一块保鲜膜包裹的猪头肉标签上,虽然详细记录了打印日期、单价等信息,但关于配料、生产日期等关键信息却全部写着“见合格证”。而合格证则隐藏在柜台玻璃面板的角落,不易察觉。工作人员透露,这些熟食多为工厂制作,晚上拉到门店,早上再分装打包。
物美超市的情况也类似。一份盒装的酱鸭标签上虽然信息齐全,但面对消费者的询问,工作人员却对产品的制作来源含糊其辞,直到第三位工作人员才明确表示是门店当日现做。
盒马鲜生则采用了更为“巧妙”的方式。一份打折的京味肘花,包装盒上写着“盒马工坊”和“开袋即食”,让人误以为是门店现制。然而,在包装盒的背面,却藏着另一张标签,揭示了其工厂预制的真相。
这些超市的做法,虽然从法规层面来看并无不妥,但却在无形中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在购买熟食时,往往更倾向于选择新鲜、现制的食品,而非冷冻预制菜。超市作为食品销售的重要渠道,有责任和义务向消费者提供清晰、准确的产品信息。
然而,也有一些超市在这方面做得相对较好。家家悦超市在熟食区明确标注了哪些是“中央配餐”,哪些是门店现制,让消费者一目了然。京东旗下的七鲜超市也做得不错,熟食标签信息详细,明确区分了店内自制和店内分装的产品。
超市业态的变革已迫在眉睫。在电商的冲击下,超市要想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就必须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明示熟食是否预制,不仅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更是对超市自身经营理念的考验。只有那些真正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超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