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娘,我这辈子若有出息,一定让全村人都住上好房子!"十八岁的少年林泽民站在简陋的土坯房前,望着母亲布满老茧的双手,坚定地说道。

母亲抹去眼角的泪水,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夜色中,远处的山影若隐若现,蛙声阵阵,谁也没想到,这个在月光下许下的诺言,会在38年后,以一种令人震撼的方式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1962年农历二月,林泽民出生在广东省官湖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这里是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小山村,土地贫瘠,沟壑纵横。村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年复一年地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耕耘。

官湖村地处偏僻,到最近的集市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每到赶集日,村民们天不亮就要起床,背着竹篓,踩着星光出发。林泽民的父亲林长福也不例外,他经常背着自家种的蔬菜和家里散养的鸡蛋去集市换取一些生活必需品。

"泽民啊,你要记住,咱们家虽然穷,但要活出个样子来。"这是林长福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虽然文化不高,但对孩子的教育却格外重视。每次从集市回来,不管多累,他都要检查林泽民的功课。

不幸的是,林泽民12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留下母亲王秀兰一人拉扯他和弟弟林泽文。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母亲起早贪黑,操持着家里的几亩薄田,同时还要去给人家洗衣做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那时候,娘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晚上回来时,手都是皲裂的。"林泽民回忆道,"我问她疼不疼,她总是笑着说不疼,可我经常半夜听见她在偷偷抹药。"

母亲的辛苦没有白费。林泽民和弟弟都非常争气,兄弟俩的成绩在学校里总是名列前茅。每次拿回优异的成绩单,母亲都会高兴得合不拢嘴,把成绩单小心翼翼地收进一个旧铁盒里。

在农村,读书是很多人眼中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林泽民深知这一点,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让村里人都对他寄予厚望。

"这孩子有出息,以后肯定能考上大学。"村里的老人们常常这样说。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林泽民就更加发奋读书。他省下午饭钱买煤油,好让自己能在晚上多看一会书;寒假暑假也不休息,经常抱着书本在田间地头读书。

1979年,林泽民第一次参加高考。那年的高考对他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当拿到167分的成绩单时,他的心都碎了。

03

"泽民,要不今年先去乡里的砖厂帮工吧,家里实在供不起你读书了。"母亲心疼地说。她的眼神里满是无奈,家里的日子实在是太艰难了。

"娘,让我再试一次,就一次。我一定能考上!"林泽民握着母亲的手坚定地说。那一刻,母亲从儿子的眼中看到了一种不服输的倔强。

就这样,林泽民开始了艰苦的复读生活。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借着昏暗的油灯光芒读书。为了节省煤油,他常常把书本放在窗边,利用月光看书。寒冬腊月,他就把脚放在装满热水的破瓦罐里取暖;酷暑难熬,他就去村口的大榕树下读书。

"那时候,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无论刮风下雨,每天的学习任务必须完成。"林泽民说,"记得有一次下暴雨,我在油灯下看书,雨水从屋顶漏下来,我就拿个破盆接着,继续看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

1980年,林泽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官湖村,像一阵春风,给这个贫瘠的小山村带来了希望。

"林家那个小子考上北京大学啦!"

"了不起啊,咱们村终于出了个大学生!"

"这孩子有出息,给咱们村争光了!"

喜悦过后,现实的困境却又摆在了面前。当时去北京的路费就要二十多元,这对于一个月收入仅有几元钱的贫困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林母翻遍了家里的每个角落,却只凑出了几块钱。

04

"要不,我去给邻村的李员外家做工,他们家许诺一天能给三毛钱......"母亲愁眉不展地说。

就在林泽民一筹莫展之际,村里人纷纷伸出了援手。这个消息不知怎么传到了村支书张大伯耳朵里。

一天傍晚,张大伯敲响了村里的大钟,这是村里有重要事情时才会使用的召集信号。很快,村民们就都聚集在了村口的老槐树下。

"大家伙儿,泽民考上北大是咱们全村的光荣,可不能让孩子因为路费耽误了学业啊!"张大伯的话掷地有声,"咱们村虽然穷,但不能穷了孩子的前程啊!"

就这样,村民们东拼西凑,共筹集了21元钱。这些钱,凝聚着全村人的希望。

"这些钱,你拿着。等你有出息了,记得回来看看我们就行。"张大伯将钱交给林泽民时说道。那一刻,林泽民的眼泪夺眶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0年9月,林泽民踏上了北上求学的火车。母亲特意用布条给他缝了个布兜,里面装着几个咸鸭蛋和一些红薯干。

"要好好吃饭,有空就给家里写信。"母亲在站台上叮嘱道,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05

在北京大学的求学生活,开阔了林泽民的视野。初到北大,他被图书馆里浩如烟海的藏书震撼了。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经常是图书馆闭馆时最后一个离开的学生。

1984年大学毕业后,林泽民被分配到了国家机关工作。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他兢兢业业,很快就在单位里崭露头角。但他很快发现,按部就班的公务员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

"我总觉得,我还能做得更多。我想创造一番事业,让家乡的面貌也能改变。"1990年,他毅然辞去公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林泽民尝试过各种生意:开餐馆、做贸易、搞运输,但都不尽如人意。

"最困难的时候,连房租都交不起。"林泽民回忆道,"有一次,我租的小店亏本关门,躺在出租屋的床上,整整一天没吃饭。"

就在他最失落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