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江凤鸣
在江南水乡无锡,有一段励志强国的民族工业传奇,那便是由著名民族工商业者荣德生先生创办的无锡机床厂的前身——开源机器厂的故事。无锡机床厂曾经是我国机床工业的“十八罗汉”之一,为新中国“工业母机”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
无锡机床厂的老厂房华丽变身为运河外滩创意休闲空间
一、荣德生与民族工业梦
1. 荣德生的爱国情怀与工业强国理念
荣德生生于清光绪元年,他的一生见证了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兴衰起伏。青年时代的荣德生怀揣强烈的爱国思想,目睹帝国主义入侵和清朝政府的丧权辱国,深刻认识到中国要富强,必须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他秉持着 “非力办实业,不足以立身救世,实业之中,尤以衣、食两项为民生所必需” 的理念,与胞兄荣宗敬致力于发展民族工业。荣德生认为多办企业可以解决就业等问题,比一般的慈善救济更有效果。他一生节俭自奉,生活简朴,虽有万贯家产,仍布衣布鞋,粗茶淡饭,早出晚归,兢兢业业,把经营企业当作为社会造福的事业。
2. 荣氏企业的辉煌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从 1896 年起,荣氏兄弟先后创办了12个面粉厂、10个纺织厂以及一个机器厂即开源机器厂。经过四十多年的苦心经营与发展,到解放战争时期,荣氏企业已然成为旧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资本工业之一。然而,荣氏企业虽规模庞大,但其机器设备却多为外国货,日常的修理及更新不得不仰仗他人。
荣德生深知依赖外国设备之弊端,为摆脱对外依赖,早在1919 年,便毅然以1500银元开办公益铁工厂,决心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工业装备。1923年,荣一心掌管工厂后,派申新三厂整理部主任施之铨任厂长,大力实施企业扩建。至1936年,公益铁工厂已拥有制造母机百余部,储存钢铁材料数十吨,不仅能为申新制造自动布机及纺纱机,性能较日本丰田式、英国狄更生式为佳,价格还便宜五成以上。此外,还可制造面粉机、纺纱锭等。
1937 年日寇全面侵华,无锡沦陷前夕,公益铁工厂仓促内迁,大部分设备毁于战火,仅小部分(占四分之一)运抵重庆。在重庆郊外菜园坝恢复生产后,依靠从无锡迁去的几十个工人和技术人员继续制造面粉机及工作母机,并改名为复兴铁工厂。1941年夏,复兴和申新四厂重庆修理厂合并,改组为公益纺织面粉机器厂股份有限公司,有工人400余人,主要产品为梳棉机、并条机、面粉机及工具机。1945 年4月,由于资金日亏、工潮迭起,公益机器厂无奈将厂产出售。
尽管荣德生有着坚定的决心和勇气,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创建民族装备工业的努力还是遭遇了重大挫折。这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有一个强大、和平、昌盛的祖国做靠山,才能实现产业报国的梦想。
抗日战争胜利后,因公益铁工厂在抗战中受损,国民党政府善后救济总署给予了部分设备赔偿。年逾古稀的荣德生遂决心承继公益铁工厂,创办一个具有一定规模、较强技术力量的机器厂,即开源机器厂,他怀揣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使命感,希望实现自造自用自修之目的,减少对外国机械的依赖。然而,在创办开源厂的过程中,荣氏却面临着诸多困难,如资金紧张、材料短缺、时局动荡等。
二、开源机器厂的创办
1. 选址过程与征地故事
为选择合适厂址,荣氏委托申新三厂厂长郑翔德进行考察。郑翔德观察无锡市郊各处地形后,认为蠡桥一带十分合适。这里水陆交通便利,临近苏锡公路和梁溪河,且尽是稻田、桑田、鱼塘、坟地,购地便宜,建厂方便。荣德生亲临察看后,也表示满意,决定选用蠡桥堍与梁溪河交角的一块田地,也就是今天无锡蠡桥堍的湖滨路11号无锡机床厂旧厂区。郑翔德与当时仙蠡乡乡长商谈买地建厂事宜,经多次协商,达成协议。1947年上半年开始征地,1948 年春,与仙蠡乡签订购地合同。当时共购得土地40亩左右,每亩地价约为52石米,总计折合现价人民币 43580 元。
在征地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当地的一些农民对卖地一事心存疑虑,担心失去土地后生活无以为继。荣德生得知后,亲自与农民们沟通,承诺工厂建成后会优先招聘当地农民进厂工作,并且会给予一定的补偿。他的真诚打动了农民们,征地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 技术人才的招揽与团队组建
筹办开源机器厂时,荣德生竭力物色、聘请优秀技术人员。通过被誉为“中国纺机之父”的费福寿先生物色了一批由工程师、技师组成的团队暂留在天元麻纺厂以备办厂时启用。荣德生之三子荣一心有个连襟名叫孙同钰,曾在同济大学高等工科学校读书。荣家因公益铁工厂在抗战时被日机炸毁,就通过孙同钰到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办理赔偿手续。德国留学生孙德和博士在总署负责物资赔偿工作,他做事公道、作风正派,荣家按规定分到了赔偿物资。荣家见他是位技术专家,社会上有影响,办事有经验,便聘请他负责办厂。孙德和在实业救国思想影响下,答应负责办厂,出任厂长,并由他物色技术人员。被誉为“中国材料科学之父”、后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周惠久及曾在中央大学任教的金属材料学家刘德诚等人在孙德和的邀请下加入开源厂,周担任总工程师,刘担任公用部主任,还聘请了同济大学教授刘先志任设计部主任。此后,经孙德和、周惠久、刘德诚等人介绍,许多学有专长的工程技术人员如吴正若、李力仁、王肇裕、孙钟和、方铭松、翟允庆、沈潜、刘谷之、唐祖庆、陈新民、伦祖舜、赖宗权等先后进厂。建厂初期,开源厂已有海归留学生5、6人,国内工程师10多人,其中取得博士学位的有3人,技术力量相当雄厚。
有一次,孙德和为了邀请一位在国外深造的技术专家回国加入开源厂,亲自写了一封长信,详细阐述了开源厂的发展前景和对国家工业的重要意义。这位专家被孙德和的诚意所打动,毅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投身到开源厂的建设中。
3.工厂何以叫开源?
1948年4月17 日,农历三月初九,开源铁工厂举行破土典礼。为啥将工厂命名为“开源”?荣德生在《乐农纪事》中记述:“建筑至夏间,安装机械。设计衔接公益之后,制造纱锭及织布、磨粉等机,达到自造自用自修之目的。现在我国所用机械,多系向外订购,漏厄甚大,故造此厂。将来建造成功,亦一基本工业也。因命名曰:‘开源’,顾名思义,即知开发我国工业之资源耳。”
这里明确指出了命名为 “开源” 的深层次含义。“漏厄甚大” 形象地说明了大量向外订购机器设备所带来的巨大漏洞和弊端。大量资金外流,不仅削弱了国内工业的发展资金,也使得我国在工业发展上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开源机器厂的建立,就是要填补这一漏洞,改变这种不利局面。
“开源”二字,承载着荣德生对工厂的殷切期望,它象征着通过自主生产开发我国工业资源,实现民族工业的自强和发展。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工厂名称,更是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者爱国情怀和强国梦想的生动体现,凝聚着荣德生及其家族为国家工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坚定决心和崇高追求。
三、艰难的建厂之路
1. 厂房建设的困难与克服
征用土地后,开始建造厂房。由上海国华建筑公司设计承建,同时直接招收一批土、木工参加基建。主厂房第一、二金工场用从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 得到的赔偿机床设备,按国外图纸施工,其他建筑自己设计。第一期工程建造了第一金工场(原机床厂的工具车间)、第二金工场(原机床厂的大会堂)、铸工场、发电间、食堂等,分别于 1948年秋至1949年春完成。
在建造厂房的过程中,工厂面临着诸多困难。资金紧张,材料短缺,加上时局动荡,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然而,在爱国心的驱使下,大家没有退缩,齐心协力,想尽各种办法克服困难。没有足够的钢材,工人们就四处寻找废旧钢材进行回收利用;没有先进的施工设备,就靠人力肩挑手扛。有一位老木工师傅,为了确保厂房的木结构牢固,亲自爬上高高的屋顶进行检查和加固,不顾个人安危,只为了能让工厂早日建成。
2. 设备运输的艰辛历程
开源机器厂工程公司的机械设备主要来自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 的美国剩余物资及国民政府行政院对外联络处申请得到的赔偿物资。荣氏从 “总署” 获得四十年代较新式的车床、钻床、磨床、冲床等43.5万美元。从赔偿物资中获得十多种机床,价格比较便宜,约值18万美元。到 1948 年底前,机器先后运到进行安装。除此之外,自购冲、铣床、锯床等其它设备七台,以及热处理、铸工、锻工等机械设备 4 套,还有美制化铁炉二座,炼钢炉和化钢炉一座,美德制淬火炉六座,英制汽锤一台。国产打铁炉七座和化铜炉一座,建造 100×100 呎厂房结构件一套。另从申新三厂搬来一台加拿大造三百二十马力柴油发电机器组一套。
在运输这些设备的过程中,也充满了艰辛。由于道路条件差,运输车辆时常陷入泥泞中。工人们不得不下车,用绳子拉,用木棍撬,一步一步地将设备运到工厂。有一次,一台大型机床在运输途中出现了故障,工人们连夜抢修,不顾疲劳和寒冷,终于在天亮前将机床修好,确保了设备的按时到达。
3. 招工的严格标准与温情故事
1948年9 月,开源厂招收第一批工人。在此之前,已有个别技术工人进厂,如木模工屈洪如、钳工韩伯超、车工许邦逸、刘金生等。第一批工人主要来自无锡申新三厂、宝鸡申新四厂、南京金陵兵工厂、本地和其他地区。报考条件较其他工厂严格,要身强力壮,技术等级五级以上,且大多数要由本厂职员或者与荣家熟识的人作介绍。10月,开源厂办艺训班,招收第一批艺徒。招收对象为初中以上毕业生,有本厂或荣氏各厂的中、高级职员介绍方得应试。当时应考者260 人,录用20 人。开源厂开工以后,继续招收技术工人、辅助工和学徒,到1949年初,有职工170 多人。
有一位年轻的工人小李,听说开源厂在招工,满怀希望地前来报考。他虽然技术过硬,但由于没有熟人介绍,差点被拒之门外。小李不甘心,他找到工厂的负责人,讲述了自己对机械制造的热爱和渴望为国家工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负责人被他的真诚所打动,破例让他参加了考试。小李凭借着扎实的技术功底,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了开源厂的一员。像小李这样的故事,在开源厂的招工过程中还有很多,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工业发展的热情和期待。
四、危机与守护
1. 迁厂风波与爱国抉择
1948年底,全中国处于革命胜利的前夜,全国解放指日可待。当时,各地资本家想把设备物资搬迁到海外,以保住产业。一些人打算游说开源厂搬迁到台湾。当开源厂工人知道搬厂的消息后,纷纷反对,都不愿意离开故乡漂泊到台湾去。无锡地下党获悉迁厂的消息,立即通过工商界代表做工作,向资方阐明爱国道理。开源厂厂长孙德和、总工程师周惠久等人也反对,不同意迁台。荣德生以爱国爱家的道理,力加劝阻,明确表示 “希望大家也万勿离国他往”,爱国之心昭昭。迁厂之事就此作罢。
2. 经理遇难与工厂困境
1948年12 月,开源厂经理荣一心在飞赴香港途中失事遇难。开源厂由此陷于无人管理状态,经济来源濒于断绝。直到1949年3 月,由荣德生的二子荣尔仁出面确定股权,重新疏通了工厂经济来源的渠道,资金周转依靠申新二厂、三厂、五厂。然而,当时人民解放战争节节取得重大胜利,工商业者不了解或误解共产党的经济政策,不敢放手投资。又加上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已处于垮台之际,物价飞涨,申新各厂资金周转尚感困难。“开源”的职工工资要由申新三、五厂以棉纱交于支付。荣氏家族不得不停止投资,建厂工作被迫停止。解放时,尚有 200 平方米冷作工场,及装配工场,办公室、材料库等建筑约一半工程未开工兴建。
3. 护厂行动与迎接解放
1949年1月1 日,新华社发表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形势下,国民党反动派在逃亡之前,想破坏本市工厂的机器设备。全市工人纷纷成立了护厂队。3 月,开源厂在地下党的领导下,也成立了护厂队,由20多名工人组成,分3个小组,带着长矛铁棒等简陋的武器,轮流值班,防止反动军队和暗藏特务的破坏。在护厂队和全厂工人的严密保护下,开源厂的机器设备没有遭到损失。1949年4 月23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天堑,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同日,解放军到达无锡,全市人民奔走相告,喜迎解放。开源厂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荣德生先生嘱儿辈“要积极生产,为祖国努力,克服困难,争取好转”。
五、复兴与转型
1. 国家扶持下的开源新生
1950年,开源机器厂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开始走上复兴之路。国家给予了大量加工订货合同,人民银行及时给予贷款先后达到76万元。76万元,在今天来看不算什么,在当时绝对是个大数目。此时的开源机器厂犹如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国家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还在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了切实的帮助。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开源机器厂积极调整生产方向,努力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全厂职工齐心协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产中。国家的扶持不仅为开源机器厂带来了经济上的活力,更重要的是给予了全体员工信心和动力,让他们看到了工厂未来的希望。
2. 转型机床制造的关键突破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全厂职工提出:“超额完成任务就是消灭敌人” 口号。每月都能超额完成任务 20 - 30%。二季度,华东工业部下达了2米立式车床的加工订货任务,由工程师刘谷之、陈新民等按照德国机械教科书和有关资料自行设计。1951 年开源机器厂举行2 米立式车床试制成功典礼,这是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台重型机床(重达 26 吨)。这一关键突破标志着开源机器厂正式由生产纺织、面粉加工机械向机床制造转型。当年生产小车床 17 台,2 米立式车床 4 台,牛头刨床 2 台、12 呎车床 30 多台、麻纺机 10 台、以及鼓风机、卷扬机等多台。开源机器厂的转型不仅为国家的工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设备支持,也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3. 公私合营开启新征程
1952年7月29 日,著名工商业者、现代爱国实业家、开源机器厂主要投资人荣德生逝世。同年10月,其继承人荣毅仁先生,向苏南行政署提出合营申请,并得到批准。年底开源机器厂直属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器工业管理局领导,改名为 “公私合营无锡机床厂”。从此,无锡机床厂在历史中诞生,并翻开了新的一页。公私合营使无锡机床厂摆脱了困境,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倾斜下,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据资料显示,这一年,计生产普通车床34台,粉辊筒拉丝机车2台,麻纺机32台等。期间,重型立式车床、麻纺机等3种产品参加了在印度孟买和民主德国莱比锡举行的国际机械展览会,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到年底,企业劳动生产率人均达到5700.04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16余万元。公私合营不仅为无锡机床厂带来了经济上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六、历史意义与启示
1.开源机器厂的历史价值
开源机器厂作为中国民族工业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前行的一个缩影,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它见证了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从依赖外国设备到自主创新的艰难历程。从荣德生先生创办开源机器厂的初衷,即减少对外国机械的依赖,实现自造自用自修,到后来在国家的扶持下成功转型为机床制造企业,开源机器厂始终承载着中国工业强国的梦想。
开源机器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汇聚了众多优秀的技术人才,他们为中国的工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同时,工厂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以及工人们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的精神,也成为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宝贵财富。此外,开源机器厂的旧址如今成为了运河外滩和无锡市民族工商业档案馆的一部分,继续传承着无锡的工业发展史,为后人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见证。
2. 激励后人的民族工业精神
开源机器厂的发展历程中所体现出的民族工业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荣德生先生及其家族以坚定的爱国情怀,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投身于民族工业的建设,为中国的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爱国精神,激励着后人在国家建设中始终保持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开源机器厂的建设者们在面对资金紧张、材料短缺、时局动荡等诸多困难时,没有退缩,而是齐心协力,想尽各种办法克服困难。这种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于拼搏,永不放弃。同时,开源机器厂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不断探索,也激励着后人在科技领域不断追求进步,为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
江凤鸣,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林业作家协会会员,有散文集《凤鸣梁溪》《烟雨里的粉墙黛瓦》《心窗》等,另有小说、诗歌、散文数十万字发表在报刊杂志和文学网站。
来源:江南文化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