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21日上午11点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总统专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走出舷梯的尼克松,与中国总理周恩来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中美两国20多年隔绝状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中美关系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被媒体直呼为“改变世界的一周”,让冷战氛围笼罩中的世界感受到了和平的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跨越历史的握手

事实上,对于这一历史性时刻,中美双方都有自己的战略需求,但似乎尼克松更显得迫切一些。他当选以后,就宣布放松对中国的贸易限制,释放出积极求和的信号。而作为回应,中国于1971年直接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上演了“小球转动大球”的经典外交案例。相互试探后,尼克松冒险派出自己的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为自己到访中国做好了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有戏剧性的是,尼克松作为坚定的共和党,强硬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副总统,一直秉承全部消灭共产主义的政治立场。但就在尼克松当选总统后,冷战氛围依然浓厚的大背景下,他却急于在解冻中美关系上有所作为。不得不感叹,此一时彼一时,所谓的政治家没有一成不变的政治立场,只有迫在眉睫的眼前形势与利益。

急于从越南的战争泥潭中脱身

在1968年的总统选举中,代表共和党参选的尼克松高喊“在越南结束战争,赢得和平”,据说这成为他能够最终胜出的关键口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结束越南战争的背后,则是美国人日益高涨的反战情绪。

处于东南亚的越南,本来并不是美国人的直接利益,而是作为法国人的殖民地存在。但从1946年开始,越南人在越南独立同盟会的带领下,发起了反对法国殖民的民族解放战争。

在冷战的背景下,从杜鲁门开始,美国就站在法国人一边,支持对越南的“反抗力量”予以剿灭。到1954年,美国向越南派出了300多名军事顾问,承担了近八成的战争费用。即使如此,依然不能挽救法国人在越南的节节败退。

这种局势使得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进一步坚信:如果越南落入共产主义手中,缅甸、泰国、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甚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将置于被共产主义攻占的危险之中。为了确保多米诺骨牌不能倒下,艾森豪威尔决定加大对法国的支持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南战争中的美国士兵

但1954年3月7日,法国还是在奠边府战役中惨败。为了挽救失败,艾森豪威尔促成法国和越盟签订《日内瓦条约》,沿着北纬17度将越南一分为二,北越为共产党的天下,而南越为反共产党的地盘。不仅如此,为了压缩越共的战略空间,宣布柬埔寨、老挝为战争中立国。

问题在于,《日内瓦条约》并没有完全奏效,南越也很难承担起阻击越共南下的步伐。

肯尼迪当政后,依然将越南(南越)看成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前沿阵地和战略要地。到1963年11月,美国给南越政权送去了1.85亿元的军事援助,派遣了1.6万名的军事顾问。

肯尼迪遇刺后,接替上任的约翰逊则采取了更为激进和强硬的立场。从杜鲁门到肯尼迪,几任总统都一再加码对越南的军事投入,但也都躲在战争的幕后。约翰逊则不一样,他选择跳上了舞台中央,直接派遣多达10万的美军开进越南。

美军参战意味着战争更为残酷。但北越军队在中国、苏联的坚强支持下,并没有选择败退,装备精良的美军也很难取得决定性胜利。

就这样,美国派往越南的军队越来越多,投入越来越大,但美国人看不到胜利的曙光,反而在东南亚的热带丛林中越陷越深,美国国内的反战声音也越来越强烈,就连美国著名的人权卫士马丁路德金也站在了反战的行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的反战游行

就在这种态势下,美国1968年总统大选拉开帷幕,共和党人尼克松高喊着结束越战最终问鼎总统宝座。

尼克松上任后,并不甘心在东南亚的溃败,尝试着以体面的方式从越南撤退,他一方面宣布越战越南化,即美国重新躲回幕后,在金钱和物力上继续支持;另一方面则以核战要挟,希望越共能够屈服。

但这一切的努力都没有奏效。于是,尼克松选择了更为宏大的构想,他宣布“对抗的时代”要给“谈判的时代让路”。他也坚信,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不仅能够减少中国对北越的资助,也能够鼓励苏联提升与美国的关系。

急于为美国经济找到巨大的潜在市场

就在尼克松上任伊始,他不得不面对日益恶化的国内经济。到1971年,美国经济自1958年以来第一次处于严重衰退的时期,失业及破产一再增加,通货膨胀持续攀升。多重因素造成了这轮衰退:

第一,全球化的兴起,使得美国在传统工业领域遭遇挑战。西德、日本、韩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正在不断地蚕食美国人的利润和繁荣。1946年的时候,美国生产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钢铁,但到了60年末,这个数字降到了仅有的15%。位于美国五大湖区的橡胶、汽车、服装、煤炭等基础工业一再减少生产,工厂关闭潮一浪高过一浪。到了七八十年代,就连美国最大的制造业公司通用公司,也廉价出售了制造业务,将资源和精力转入到服务行业。随着制造企业的关闭、迁出、转型,曾经作为美国工业中心充满生机的东北部,成为了一个所谓的“锈蚀地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东北部的铁锈地带

第二,高油价加剧了恶化的经济形势。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的联军突然拉开了与以色列的战争。尽管以色列在初期损失惨重,但在美国的有力支持下,最终还是击退了阿拉伯人的进攻。经受失败后,阿拉伯人在经济上展开报复,对美国实施石油禁运,致使美国国内的石油价格上涨了一倍,也使得国内经济的通货膨胀率提高了10%以上。

第三,美国政治内斗加剧了经济恶化。民主党人肯尼迪特别是约翰逊当政期间,实施伟大社会计划,试图通过消除健康、教育、宗教、种族产生的各种障碍,打造更为公平的美国社会。但一方面,共和党人以“共产主义”嫌疑极力阻止,另一方面,在伟大社会计划的刺激下,美国黑人更加具有暴力倾向。单在密西西比州,1964年两个月期间,就发生了超过35起枪杀事件,30栋建筑物遭遇炸弹袭击。美国总统候选人肯尼迪也被暗杀(肯尼迪总统的弟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此起彼伏的黑人骚乱

所以,尼克松为了应对急迫的经济形势,采取了实用主义执政路线。他取消了前任约翰逊总统的一系列福利制度,在他看来福利制度使人们丧失自重,惩罚了失去进行工作的人,导致核心家庭的破裂。同时,他也致力于剑拔弩张的外交关系转向和谈,以扩大美国的海外市场,而人口大国中国则是再合适不过的“巨大的潜在市场”。

但不管尼克松出于什么样的打算和算计,他伸出的缓和中美关系的橄榄枝本身就具有无可伦比的历史意义。对中国来说,在中苏关系异常紧张的形势下,中美缓和有利于抵抗苏联人的大国沙文主义。同时,与美国缓和,也有助于中国打开更广阔的外交局面,也为接下来的改革开放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外交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