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0年,慕贞女中的地理课。

中国儿科医学事业奠基人之一胡亚美、多次为毛主席等领导人担任翻译的齐宗华、五四时期著名作家庐隐……这些光芒四射的女性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烙印,那就是慕贞校友。

1872年,两位美国女教士班美瑞(Maria Brown)和博慕贞(Mary Porter)来到北京,创办了一所专收女孩子的小型学校。学校坐落在崇文门孝顺胡同,先由班美瑞担任校长。一年后,班美瑞因结婚脱离校务,博慕贞接任校长,时间长达10年。由于她在任期间使学校不断壮大,学生增加到100多人,继任者将学校定名为慕贞书院。到了1918年,学校发展为学制完整的中学,便被称为慕贞女子中学,另附设小学。

办校早期,晚清社会依然流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慕贞招生并不容易。为吸引生源,学校不得不抛出优厚条件,比如免学费、免书本费,提供食宿和衣服,发放回家的路费。物质条件的“诱惑”下,报名的学生多为贫寒家庭的女儿,甚至是孤儿、乞丐。那时,学生中途辍学的司空见惯,读到毕业的寥寥无几,甚至有人领取了新衣服之后,就悄悄离开学校。据校刊记载,直到1903年,学校才有人正式毕业;清朝灭亡之前,毕业生数量最多的一年也只有7人(190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76年,慕贞的学生与舍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07年6月,慕贞毕业生。班美瑞和博慕贞对生源的要求比较宽松,但有一点不能讨价还价,那就是绝对不能缠足。慕贞并非中国第一所女校,却是第一所以放足作为入学条件的学校。

缺钱,一度困扰着慕贞的校长们。办学早期,校舍只有平房三间,学生的膳食也很粗劣。1908年,庐隐在慕贞就读,给母亲写信诉说学校生活清贫苦楚,每天的伙食都是“难以下咽的老窝头、老米饭和唯一的咸菜”。

从简陋的学校升级为京城名校,与慕贞广开财源密切相关。1900年,旧校舍在庚子事变中灰飞烟灭,还是借部分庚子赔款,才盖了新楼房。进入民国后,学校开始向学生收费,而且费用不菲,逐渐转化为贵族学校。20世纪30年代,每生每年所缴纳的费用达119元或99元(膳费可选甲、乙两个档次),此外还有其它杂费。此时的学生,要么来自富商之家,要么来自军政官员之家,平民出身者屈指可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86年,慕贞的校舍还很简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庚子事变中,旧校舍化为灰烬。图为1903年建成的慕贞楼房。

慕贞的校规校纪以“严”字当头。在校生每天六点起床,不得拖延,上课前把宿舍收拾整齐,力求清洁;七点五十早会,然后上课,下午五点放学,在此期间除了午休,概不准进宿舍;晚上自习,九点熄灯就寝。平日严禁出校,只有每周六下午可以出去走走。学校的考试种类繁多,学业考试分为平时考试、月考试、学期考试、毕业考试、补考、特考等。如果成绩长期不佳,还会被勒令退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0年,慕贞女生在操场上挥舞旗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0年,学生们在打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0年,学生们正在上几何课。

“严”字当头的校园生活中,也有温馨的记忆。很多慕贞学子都提到过校长郑乃清独创的“姐妹节”。新学年开学第一天,每位初一新生都要与一位高中生“相认”,结为一对姐妹。“相认”以后,“姐姐”要从辅导功课到照顾生活,对自己的“妹妹”尽责。这个小节日成为慕贞的传统。据说,有的小姐妹自此结下几十年的友谊。

1925年后,慕贞由中国人主持校务,中国籍教师也逐渐增多。女孩子们除学习国文、英语、数学、体育、图画、手工、音乐之外,同样关心时局。1933年3月14日,慕贞组织全校师生赶制卫生包,两日夜做成3万余个,送给长城抗战前线的将士;师生还利用休息休假时间缝制棉被和褂裤,送给北平的伤兵。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慕贞一度被日本人控制。日军强迫学生学日语,但学生进行“软”抵制,全都敷衍了事,考试三心二意,校史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不及格风潮。面对一沓不及格的日语试卷,潜伏的中共地下党员、日语翻译官洪达没有责怪,反而关上教室门窗,给学生们唱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1952年,慕贞女中由私立学校变为公办学校,改名为北京市第十三女子中学。1968年实行男女合校,1972年更名为北京市第一二五中学,并延续至今。

图文 | 张永炳

编辑 | 杨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