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张艺谋接受采访时呼吁观众走进电影院看电影。
张艺谋认为,电影院可以亲身感受大屏幕带来的快感,这是手机屏幕做不到的。
他作为一个导演,还是很希望观众能走进电影院的,观众最好别在手机上看三分钟的电影解说视频。
张艺谋承认也曾看到这些解说电影的视频,看完后,实在觉得很难过很无语。
张艺谋为何要说出这番话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是,今年电影市场遇冷。
和去年电影票房井喷相比,今年破10亿票房的电影寥寥无几。
除了个别电影像《第二十一条》《热辣滚烫》《抓娃娃》等,取得不错的票房外,大多数电影票房都不太理想。
今年撤档的电影还特别多,《红毯先生》《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我们一起摇太阳》等,即使有刘德华、杨幂等大明星主演,依然在上映几天后撤档。
留下的电影票房也没多好。
去年暑期档冠军的张艺兴,今年携手成龙,主演电影《传说》。
这部耗资3.6亿制作的大电影,最终票房不过亿,赔到裤衩子都要没了。
去年暑期档票房亚军的朱一龙,今年新电影《负负得正》,票房一样未过亿。
曾经在喜剧里拥有强大票房号召力的徐峥,今年的新电影《逆行人生》,也难再现当年《人在囧途》的票房神话,甚至口碑也被这部电影消耗不少。
最后3亿票房收尾,与预测的5亿票房相差甚远。
本土电影票房失利,引进的外国电影票房也没多好。
观众等了8年的《功夫熊猫4》票房仅3亿。
取得今年全球票房冠军的《沙丘2》在国内也水土不服,只有3.5亿的票房。
二是因为电影解说视频红红火火。
电影市场遇冷,观众不愿花钱入场,很多人选择看视频解说了解一部新电影。
于是各大视频平台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电影解说博主。
很多观众在看完解说后,就不再花钱花时间去电影院了。
也难怪作为导演的张艺谋会呼吁观众不要看解说,要去电影院看电影。
不过张艺谋这段采访出来后,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真的能全怪观众不买票进场吗?
网友听完张艺谋的言论后,纷纷驳斥,很多网友说得还挺有道理的。
这段采访下的最高赞认为,不去电影院是性价比太低。
现在一张电影票可不便宜,少则四五十,多则六七十。
一旦遇到一部质量差的电影,完全是花钱买难受。
而看视频解说再决定去不去电影院是观众的一种及时止损。
的确如此,物美价廉的东西谁不喜欢,然而现在又有多少电影称得上。
演员演技不过关,剧本质量差,导演水平不够,疯狂宣发抬高成本从而导致电影票越来越贵。
观众买票进场,看来难看的电影,最后成为大冤种。
上过一次当,观众自然不会再上第二次。
观众不肯买票进场,当然不是全因为看过解说和票价高的原因。
更多是现在的电影质量和票价,不足以让观众原因花钱花时间。
去年暑期档多热闹,光是破10亿的电影就有5部。
《孤注一掷》票房38亿、《消失的她》票房35亿、《封神第一部》票房26亿、《八角笼中》票房22亿以及《长安三万里》票房18亿,全部进入年度票房总榜前十。
不同题材的电影轮番上映,电影市场终于有点百花争鸣的盛况。
这些电影票价难道就不贵吗?
还不是因为电影质量过关,哪怕看过解说后,观众也愿意掏钱去电影院看完整版。
当电影价格下不来时,电影质量往往是决定观众是否买票的重要因素。
然而今年的电影质量,参差不齐,大多数经不起一点推敲。
剧本逻辑混乱,一个啃老族有能力参加上万一节的私教课。
流量当道,3分钟的配角戏营销成主角,企图骗观众进场。
明明是亲情电影却故意剪成悬疑片,让喜欢悬疑片的观众买票入场,结果发现是一场骗局。
电影人不花心思打磨剧本,不根据剧本挑选符合角色的演员,反而全靠流量粉丝、宣传诱骗,让观众买票入场。
圈内人都不用心对待自己的作品,怎能怪观众只看解说不进电影院。
有些网友甚至表示,有些电影甚至不值得自己花3分钟看解说。
可见现在观众真的苦烂电影久矣。
圈内人也不要把电影解说看成摧毁电影行业的武器。
不好看的电影,解说可以避雷。
而好看的电影,解说也可以变成安利。
只要是好电影,观众自然愿意掏钱买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