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月薪4000的精神病患者,竟然能贷款1400万,买下两套房子?这事儿要是没亲眼看到,谁敢信?
前几天,一个来自郑州的新闻引爆了整个网络。一个名叫孙女士的女性,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这是一种让人情绪极端波动、控制不了自己消费欲望的精神疾病。
听上去就像个电视剧里的情节,但现实中,她真的做到了——在月薪4000元、几乎没有积蓄的情况下,她竟然贷款1400万,买了两套总值1600多万的房产!
可问题来了,孙女士的情况确实是个谜。她的月收入怎么可能支撑这么大额的贷款?更奇怪的是,她手头连一分钱首付都没有,结果房产公司居然说:“没关系,首付我们先借给你。”这背后的逻辑,真让人捉摸不透。
贷款1400万,真的就这么容易?
通常来说,银行放贷可是要审查客户的收入和偿还能力的。孙女士每月4000元工资,哪怕是再有一些额外收入,这1400万的贷款也不可能这么轻松地批下来。银行是怎么放款的?是房产公司帮她“包装”了一些东西,还是背后有其他秘密?
而且,最离谱的是,孙女士要交100多万的首付,银行又怎么批准她的贷款?这一点,她也给出了一个令人困惑的回答:首付是“别人借给她的”。这个“别人”是谁?这个问题,房产公司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到底谁在背后操盘?
网上有不少猜测,有人认为这背后可能存在着房产公司的一种“特殊操作”。他们可能通过一些不正规的手段,把孙女士包装成贷款合格的购房者,目的就是为了快速“消化”手里的房产。毕竟,1400万的贷款,银行放出去可不是小数目。
另外,也有网友指出,孙女士本身患有精神疾病,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买房时的行为是否合规。那么,她的购房合同会不会因此被判无效呢?根据《民法典》第144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银行在放贷时应该更加审慎,对借款人的精神状态和偿还能力进行严格审查,否则这样的贷款合同是无效的,银行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律师也表示,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根据法律,如果孙女士的行为是在她发病期间进行的,那么这份合同很有可能会被判定为无效。因为在双相情感障碍发作时,孙女士可能已经无法做出理智的决策。
大家纷纷在网上讨论:这1400万的贷款究竟是怎么审批通过的?是不是房产公司通过某些方式“帮忙”让银行放款的?有网友甚至调侃:“这个‘借’首付的人,是谁这么有钱?!”
一些网友更是提出,这背后可能藏着房产公司与银行的勾结。他们用孙女士来做一个“贷款示范”,通过这种方式向银行借贷,最后可能是房产公司自己从中获取了利益。而孙女士,很可能成为了这一切的牺牲品。
更有离谱的网友说女生是装病的觉得房子不涨了 拿精神病当借口。
这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到底是孙女士的疯狂消费,还是某些不为人知的“套路”在作祟?
我们或许永远无法知道其中的真相,但它确实给我们提了个醒:在如今的社会里,贷款、房产和银行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多我们无法看见的“规则”和“灰色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