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的英文名称是“China”,但鲜有人知的是还有一个物品,它的英文名称也是“china”,它就是陶瓷。陶瓷作为中国的代名词,几千年来,其精美绝伦令整个世界为之痴迷疯狂,雨过天青云破处的汝窑,绚丽斑斓的唐三彩,所到之处都是趋之若鹜,一掷千金。
自唐宋以来,中国商船满载瓷器,穿梭于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为欧洲各国送去绝美的陶瓷,也将白银源源不断的带回中国。
瓷都景德镇因此也得到繁荣发展,人口有百万之众,烧窑达千座之余,人们不管站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到袅袅上升的火焰,彻夜不眠的烧制各种陶器,供应全世界。
大航海时期,欧洲盛行收藏中国的瓷器的风气,他们肆意攀比收藏的瓷器,为瓷器镶金戴银,无所不用其极,当时的学者赫德逊写道:“去找那种瓷器吧,它那美丽在吸引我,在引诱我。它来自一个新的世界,我们不可能看到更美的东西了。它是多么迷人,多么精美!它是中国的产品。”
但是瓷器易碎,海上运输损坏率极高,大风大浪又会使船舶倾覆,能顺利达到欧洲的瓷器显得弥足珍贵,被称为“白色黄金”,常常是有价无市。
这使得欧洲对它的痴迷已经到了“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陶瓷一片”的地步,1717年,萨克森君主奥古斯都二世为了得到普鲁士国王收藏的151件中国康熙年间的青花瓷,用他的600名龙骑兵与之作了交换,成为世界外交史上一件奇闻。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也是对瓷器情有独钟,经常光顾巴黎专营中国物品的商店。1772年12月的一天,她豪掷5000利佛尔一次性买了5个形状各异的青瓷花瓶。
为了满足欧洲人的需求,中国工匠还特意融入了西方文化,在瓷器上绘制西式风格的楼台建筑等。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距,这些瓷器绘画只是流于表面,不能真正做到西方人的满意。
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利润吸引下,欧洲人开始自己探寻烧制陶瓷的方法。16世纪中后期,意大利美第奇家族法兰西斯科便决定建窑仿制,虽然仿制的瓷器从造型、釉色上都十分逼真,但远远没有中国瓷器的晶莹剔透,光鲜艳丽,再加上仿制花费巨大的财力,最终被迫停止。
此后,欧洲人经过多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最后他们决定,要想制造出优质的瓷器,只能前往中国学习经验。此后,一大批欧洲炼金术师纷纷来到景德镇,想要参观学习。
但是,瓷器烧制方法作为国之瑰宝,从不轻易示人,再加上景德镇也规定,不允许外国人在此过夜,他们一直无从下手。然而,外国人并没有因此就放弃对烧制技术的窃取。
康熙年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另辟蹊径,决定通过清朝官场,示好清朝皇帝,以获取前往景德镇的特权。随后,路易十四派教士昂特雷科莱前往中国,誓要寻得瓷器烧制秘密。
来到中国昂特雷科莱以殷弘绪为名,进入康熙内廷任职。某天,殷弘绪为康熙献上了一瓶珍贵的葡萄酒。康熙品尝后,十分满意,询问殷弘绪想要什么赏赐。殷弘绪连连摇头,只是说想到景德镇生活居住,康熙想都没想,觉得这太简单了,大手一挥,同意了他的请求。拿到景德镇的居住权的殷弘绪,大喜过望,终于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瓷器生产了。
1698年,昂特雷科莱来到了景德镇,先后在当地生活了七年。为了打探瓷器的秘密,他走遍了景德镇大大小的街道,以传教的名义四处询问陶瓷烧制事宜,随后,又把几年间的种种见闻记录下来,还潜入到作坊里细细观察,从原料初选到加工成泥,一直到打坯成型铸造出窑,无一不牢记在心,逐步弄清了景德镇制瓷的很多秘密。
1712年,昂特雷科莱将这些年关于陶器制作的所见所闻,写信发往法国,信中将景德镇制瓷的有关情况,表述得相当细致。后来,这封信被以“中国陶瓷见闻录”为题,公然发表在《耶稣会传教士写作的贵重书简集》第12期上,一经发行便震惊了整个欧洲。
1717年,昂特雷科莱又将烧制瓷器所必须的高岭土寄往欧洲,法国开始按图索骥,遍寻整个欧洲,1755年终于在爱陵岗附近发现了类似高岭土的瓷土层,由此,欧洲烧陶工艺突飞猛进,各国开始制作精致细腻的瓷器。
法国率先将中国陶瓷的设计、装饰、彩绘与西方软瓷的烧造工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再融入了西方元素后,迅速取代中国瓷器,霸占整个欧洲。而其他欧洲国家也纷纷照此学习中国的制瓷技术,致使中国瓷器对外销量一落千丈。
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后,英国取代法国,瓷器制造产量井喷式爆发,成为名副其实制瓷的中心,开始销往中国。“中国瓷都”景德镇彻底走下神坛。
或许我们应该庆幸,大间谍昂特雷科莱窃取的仅仅是瓷器制作技术,这只不过是盛物吃饭的工具,损失的只是钱财而已。如果被窃取的是更重要的技术,后果可能更严重。只有整个国家提高警惕,他们也就无处可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