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沿着淮水一路东迁的宗室小国
字数 1536——阅读约4分钟
西周建国之初,周武王早逝,年幼的成王继位后,只得依赖众叔父一同治理周天下。其中,周公、召公、毕公等人辅佐。但这种大权旁落的现象,让蔡叔、管叔与霍叔似乎颇有微词。正好商王后裔武庚与邻近方国有意复辟商王朝,三监之乱也就此爆发。
▲监之乱的时间地图
叛乱的主谋蔡叔,名度,是周武王的第五子。蔡叔最初被封在蔡地,也就是今日的河南上蔡县。历史悠久的蔡国,也就源于此时。虽然叛乱平定后,蔡叔被流放,所幸蔡叔子仲继承了他的封国,蔡国也于原地重建。
▲蔡国
建都于上蔡的蔡国,自始至终共有三座都城,分别是:上蔡、新蔡、下蔡。但蔡国每一次迁都,不是危急存亡之秋,就是已经灭国。公元前531年,蔡灵侯收邀前往楚灵王的酒宴来到申城,哪里知道,这是一场有去无回的鸿门宴。而楚灵王刺杀蔡灵侯的理由,这要说到蔡灵侯的父亲蔡景侯。
▲蔡国故城平面图
13年前,蔡景侯在位,尚为世子的太子般谨遵父亲的意思,准备迎娶楚国公主。怎料,蔡景侯在太子般迎娶太子妃后,却与太子妃通奸。于是,太子般愤而大义灭亲,在公元前543年弑杀了自己的父亲。并自立为蔡灵侯。
《左传·襄公三十年》:夏四月,蔡世子般弑其君固。
《左传·襄公三十年》:蔡景侯为大子般娶于楚,通焉。大子弑景侯。
没想到,十多年后,楚灵王竟用这种陈年往事当做出兵的理由,进犯蔡国。在成功诱杀蔡灵侯之后,楚灵王派公子弃疾围困蔡国。后来,弃疾成为了新一任的蔡公。不过,公子弃疾的野心远不止一个小小的蔡国,弃疾用计逼死了楚灵王及自己的兄弟,最终成为楚平王。既然成为了楚王,弃疾自然不在意蔡国这般小国,于是找到蔡灵侯弟弟公子庐,立为蔡平侯,是年公元前530年。
既然是楚国扶植而复国的政权,自然是要依靠楚国势力才得以生存。蔡平侯于是将蔡国都城从上蔡迁移到了新蔡,也就是现今的河南新蔡县。其实,新蔡原本是吕国的都城,只是春秋时期楚国强盛,灭了吕国,具体时间尚不明确。
但蔡国百姓搬到新蔡之后,并没有在此长治久安。此时正值春秋末年,西面的晋国、南面的楚国、东面的吴国,正好把蔡国夹在其中,四面八方都是劲邻。蔡国唯一的生存方式,只有依靠大国,成为附庸。因此,仔细审视天下大局,选择强者靠拢,站队成了蔡国最重要的大事。只不过,蔡昭侯的决定,影响了整个蔡国的国运。
▲蔡昭侯的族谱
自蔡平侯开始,经过蔡悼侯,传位至蔡昭侯,整个蔡国的方针都是依靠楚国。但蔡昭侯入楚觐见楚昭王时,由于拒绝楚王的索要,因而被困于楚地三年。回到蔡国后,蔡昭侯不甘忍受这般耻辱,决定一改国策倾向晋楚争霸中的晋国。楚王因而向蔡出兵,蔡昭侯见机将质子送到吴国以寻求援助。没想到,当时如日中天的吴国,在阖闾的带领下,彻底攻破楚国,直取郢城。这场楚国几乎要被消灭的战役,蔡国也参与其中。从此,蔡楚关系决裂,但凡楚王有朝一日喘过气来,绝对会向蔡国报这一箭之仇。
几年后,复兴的楚国果真出兵攻打蔡国。而此时蔡国的安危都仰赖位于江苏一带的吴国。不过,吴国认为蔡国都城新蔡距离吴都太远,若是楚军来犯,恐怕缓不济急。因此建议蔡昭侯将都城迁往更靠近吴都的地方。没想到,蔡昭侯随即下令迁都州来,也就是今日的安徽凤台县,并名新都为下蔡。
纵观整个蔡国都城的演变,可以发现其实蔡国都在淮水流域移动,从上游的位置逐步迁往下游位置。也因此蔡国都城有上、下之分。但尽管蔡国迁到距离吴国较为靠近的地方,也仍旧没有逃过被楚王吞并的命运。
蔡昭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后来选择投靠的吴国,竟会败在越王勾践手下。蔡昭侯在位时,为了巩固与吴国的关系,更曾经与吴国联姻,吴王阖闾将叔姬嫁予蔡侯。发掘于寿县蔡侯墓的吴王光鉴,就是当时嫁女用的媵器。
不过,吴国传位至夫差后,却不如蔡侯所想象的那样。原本值得信赖的吴国瞬间被越国瓦解。蔡昭侯迁都下蔡30年后,楚惠王终于消灭了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