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解放军和越军正面交锋。
在此战中,解放军陆军势如破竹,仅用28天就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越军,扬我军威,彰显出我军的强大实力。
不过和陆军部队一战震惊世界相比,解放军空军部队在对越反击战中的存在感不高,似乎没什么表现。
不仅是解放军空军,就连越军的空军也不见身影,在此次大战中“销声匿迹”。
这实在是一件奇怪的事情,要知道陆空联合作战一直是极为上乘的作战方式,空军在大规模战争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打出了世界第一轻步兵的赫赫威名,打得美军节节败退,但就是因为没有制空权,结果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因此在战争中,没有哪一个国家会放弃空中力量而不用。
那么,在对越反击战中,中越双方的空军,为何都没有参战呢?
一、
先讲解放军空军为什么没有大规模参战,不得不说邓小平的处理方式还是很高明的。
首要的原因,邓小平也说过,对越反击战的性质,是一场带有惩戒性的自卫战争。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越是亲密无间的兄弟,与此同时,新中国也是越南的恩人和军事上的老师。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之际,我国就抽调精干,组成军事顾问团,赴越南指导越军抗击法国殖民者。
越南人经历了长期的反殖民战争,军队的凝聚力强,意志坚定,但只善于丛林和山地小规模游击战,缺乏系统的军事训练,战士的军事素养有限,战斗力发挥不出来。
赴越南的军事顾问团里,有许多是从部队里抽调的一线指战员,他们有着优秀的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正是他们向越南社会主义兄弟倾囊相授,促进了越南军队建设,并指导越军作战,取得奠边府大捷。
在越战中,新中国再次向越南伸出援助之手。彼时新中国并不富裕,但还是出人出力,支援北越抗击美军侵略者,帮助越南完成统一。
可越南实现统一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却是把枪口对准了新中国,这是忘恩负义,也是极为不明智的。
其实越南经历几十年的战乱,国内经济凋敝,百姓生活艰苦,越南最应该做的是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修复国内的创伤,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但是黎笋政府倒行逆施,推翻胡志明的路线,想要实现霸权。随着中苏关系交恶,越南以为时机已到,他们巴结更为强大的苏联,站在新中国的对立面,在东南亚四处入侵,并不断在军事上挑衅中国。
越南的军队推翻界碑,杀害我国的边民,向我国边境军队进行军事袭击,想要制造军事争端。我国采取克制措施,但换回的是越南变本加厉的入侵。
国家主权容不得侵犯,既然越南不知悬崖勒马,那就教训一下他们,让他们知道新中国是惹不得的。
不过此次战争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定性,是一场自卫反击战,目的不是消灭越南,而是打疼越南侵略者,保卫国家主权和边境和平,震慑所有觊觎新中国的敌人。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小孩子不听话,该打屁股喽。”
这句话其实也体现了我国的态度是教训越南,进行一场惩罚越南的自卫战争。
所以对越自卫反击战要限制在一定规模之内,不能变成新中国与越南的全面战争。但是,空军一旦参与作战,战争就扩大化了,此次战争便会升级,局势容易失控,而这与中央的本意是相悖的。
因此,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的空军部队并未直接参与地面战争。据27师空军独立大队大队长吴鹏富回忆,他在空中执勤时,可以看到中越陆上作战的情况,有时还能听到轰隆的炮声。
吴鹏富能感受到地面上兄弟部队们作战的艰苦,有时他甚至想驾驶飞机俯冲下去,哪怕用航炮也要支援陆军兄弟部队一把。
可是吴鹏富知道自己不能,因为此次战争不能因为他们的参战而升级,他们不能违反军委的命令,否则看似他们支援了陆军部队作战,但是一旦导致战争升级,对于新中国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要知道,新中国的威胁不止越军,北方还有苏联陈兵百万,一旦新中国陷入战争泥潭,局势便会瞬间严峻起来。
所以新中国只能选择以有限的陆军部队,在广西和云南方向在地面上向越南发动进攻,速战速决,达到惩罚和震慑的目的后就结束战争。
时任空军司令员的张廷发将军,就把作战策略概括为“弯弓待发,先声夺人”,这是空军在对越反击战中角色的准确定位。
二、
除了战争性质的因素以外,当时我军的空军实力有限,也是空军部队未能参战的原因之一。
对于这些,邓小平很清楚。
新中国的人民空军创建于1949年,在建国后取得了发展,并在朝鲜战场上和强大的美国空军搏击长空,以落后的装备,创下了辉煌的战绩,但终因实力相差悬殊,还是丧失了制空权。
抗美援朝取得了胜利,但制空权的丧失,让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在如此惨痛的代价之下,我国下定决心发展空军,创建空军院校,选拔训练出一大批优秀的飞行员,并在战斗机自主研发上取得了突破,空军部队实力整体增强。
但是在那段动荡时期,不仅陆军部队受到影响,空军部队的发展也一度陷入停滞和倒退。许多空军院校被裁撤,选拔飞行员的标准放宽,军事训练时间大幅缩短。
即使是陆军,未经严格的军事训练便投入部队,都会大大降低战斗力,更何况是难度更高的空军。这些年轻的飞行员们没有熟练的掌握飞行技巧,就进入空军部队,他们每年的飞行时间只有二三十个小时,难以发挥出战斗力。
除此以外,当时的飞机制造和保养是个大麻烦,许多飞机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也没有进行良好的保养,平日里只停放在机库里。这样的飞机别说高强度的战斗,即便是基本的飞行,都难以保证安全。
从1973年开始,空军部队的发展逐步走回正轨,1978年又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和改革,促进空军部队向现代化发展转变,战斗力不断提升。
但是空军毕竟不同于陆军,空军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考量,在当时受限于有限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新中国的空军部队尽管逐步从阴霾中走了出来,但实力还是有限。
尤其是战斗轰炸机,我军十分匮乏,空军服役的主力歼6和歼7都属于战斗机,而不是战略轰炸机。它们具有轻小灵活、飞行速度快的优点,但与之相对应的是,炸弹挂载能力较弱,主要承担的是截击机的角色。
这也就意味着,我军的空军部队只能和越军部队空对空,而难以执行地面轰炸的任务。
而在空军上,越军的实力不容小觑。越军的空军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这得益于新中国和苏联的援助。
七十年代后期,苏联的空军教官手把手的教授越军飞行员,越军是个忘恩负义的学生,但不可否认,越军确实吃苦耐劳,他们学习认真,飞行和战斗技巧进步比较快。
而且越南空军装备了几十架米格-21和缴获的20余架F-5,还有一些米格-23,比我国的歼7还要强一点,空中实力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差。
三、
如果只是这些,越南空军只能说是一个骨头,但还不算那么难啃,更要命的是,越南有着强大的防空能力和地理优势。
在苏联的援助下,越南建立起了完整的防空系统,装备了近30个营的苏制“萨姆”地空导弹,其中的“萨姆-2”在越南中大显神威,仅从1964年到1968年4年间,就击落了800余架美军飞机。
1972年,美军在地面部队进展缓慢的情况下,出动大规模空军部队,对越南实施地毯式轰炸,结果29架先进的B-52轰炸机被“萨姆-2”击落。
美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取得的成果十分有限,因为越南不同于二战时期美军的敌人,它经济落后,缺乏重要的军事和工业设施,美军的空军部队无从下手。
越军的后勤主要靠人力和骡马,易于隐蔽和转移,美军靠狂轰滥炸效果并不明显,阻断不了越军的物资运输。
而且北越山地较丛林较多,越军常以游击战和山地丛林战与美军周旋,美军的轰炸机和战斗力都难以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只能乱炸一通。
越南的密林还会给飞行员造成严重的视线障碍,如果地面指挥所给的定位不够准确,美军的飞机还会误伤己方,这种情形在整个越战中屡见不鲜。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美军空军在越南战场上的失败是一个经验教训,它以事实证明,仅依靠空中力量,难以对越南进行有效地打击。
相比于美军,我军的空军在轰炸和打击准确度上还要低一些,要依靠地面雷达的指引。这样一来,不仅要把地面雷达部队前压,进入到敌人炮火打击范围内,容易造成我军重大损失,还会因为打击不够准确,误伤到自己人。
在到处都是密林和山地,敌人位置不断转移的情况下,发生误炸的概率是很高的。就算直接打击敌人的后方,也存在误伤越南平民的风险。
虽说越南几乎全民皆兵,在实际的战斗中,经常出现越南平民偷袭我军战士的情况,但只要越南的百姓还没有拿起武器,他们就还是平民,受国际法的保护。
如果我军对越南后方实施大规模空袭,很难不殃及平民百姓,而一旦造成平民的死伤,我国在道义上就陷入十分不利的形势了。
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保家卫国的战争,是为了达成和平而进行的战争,解放军是正义之师,所以空袭造成越南平民大量死伤,这种情况是坚决不能发生的。
而想要尽可能的避免误伤,提高对地面目标打击的精确度,就要进行低空和超低空飞行,这就要面临越军防空力量的威胁。
从部署位置上来讲,越南主要把“萨姆-2”和绝大多数防空力量都部署在河内和南方的港口,北方边境的防空薄弱,但问题在于,越南主要的工业设施也不在北边。
这也就是说,我军空军想要打击越南的重要设施和目标,就要面临“萨姆-2”的威胁,而在北方,到处都是山地,以谅山之战为例,空军就算投入战场,起到的作用也很有限。
相比于空军,炮兵部队在对越反击战中更容易发挥作用。在战役中,我军调动48个炮兵团,仅仅28天就打出88万发炮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以炮兵弥补空中轰炸力量的不足。
所以,在以上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对越反击战中解放军空军并未大规模参战。
四、
那么,越军的空军为何也没有参战呢?
其实越军当然想让空军参战,他们不会顾忌战争的规模,反而从某种程度上希望战争扩大化,好让其他国家介入。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越军的空军有实力,只是站在它是一个并不先进的半农业国说的,从综合实力来讲,越南的空军在战争中也难以发挥作用。
新中国缺乏先进的轰炸机,越南一样缺,越南空军的主要力量来源于苏联支援和缴获美国的战斗力,但一是数量有限,掉一架就少一架,二是对地打击能力有限。
而且就像上文张廷发司令所说的“弯弓待发,先声夺人”,新中国的空军并不是完全不参战,而是以战略力量的形势,作为对越南方面的震慑。
新中国空军就像待发的弯弓一样,只要一声令下,就可出动打击越南的空军。
在战前,为应对越军的空中力量,我军调集了20多个歼击航空兵团,共计700多架各型飞机,并针对越军的飞机做了改装,增加空空导弹的挂载量。
这些飞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在中越边境线上空昼夜巡逻,保障地面陆军部队的物资运输安全。一旦越南的空军出动,我军就能立即对其进行打击。
实际上来说,解放军空军只是没有直接参战,对地面上的越军实施打击,但是空军一直保卫着祖国的蓝天安全,为地面上的陆军兄弟部队保驾护航。
正是因为有着空军力量的保障,我军才能在越南战场上肆无忌惮的调集重炮部队,对敌人实施火炮打击,而不必担心遭到敌人飞机的袭击。
从整体实力对比,越南的空军只能说对解放军边境空军力量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但仍处于巨大的劣势。
这一点越南的空军司令陶庭练是很清楚的。陶庭练是越南空军的领军人物,值得一提的是,他曾作为中国空军航校的学员,从1958年进行飞行训练,直到1964年学成回国,并参与越南空军的组建。
所以陶庭练其实是新中国空军教出来的学生,他在新中国生活了六年,对解放军的强大深有体会,也知道越南空军和解放军空军的差距。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空军和越南空军进行了一场博弈。
开战第一天,在广西和云南两个作战方向,解放军空军部队就出动了170批次、567架次,整个作战期间,空军共计出动各型飞机3000多批、8500余架次,换算下来,每天我军出动的空中力量就达300多架次。
这是对越南强大的震慑,越南空军在开战前几天,任凭地面部队如何央求,也没有起飞一架飞机,全都躲在机场里不敢出来。
直到开战第4天,越军终于出动了战机,但只有零星的几架,组成很小的编队,互相掩护着向北方边境线飞去。
但越南空军地面指挥所对飞行员三令五申,不断警告他们,让他们远离北方边境线,只在距离边境线很远的地方进行简单的侦察,侦察结束后便立即隐蔽飞回。
越军的飞机之所以如此小心翼翼,就是担心遭到我军飞机的突袭,他们的飞机不论是数量还是空空导弹的挂载量,都处于绝对的劣势,因此不敢招惹我军,只能自缚手脚,被迫放弃制空权。
即使是这样,越军飞机仍没有逃脱被打击的风险,因为不仅他们有防空力量,我们也有。
当时我军服役了大批红旗2号地空导弹,可以对付敌人的轰炸机、歼击轰炸机和侦察机等各种型号的飞机。
其实越南的一部分防空力量,就是我国支援的红旗2导弹。它优秀的防空能力,越南自己心知肚明。
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南空军没敢出动,才逃过一劫。几年后,越南空军按耐不住,结果一架米格-21P型侦察机被红旗2号导弹击落。
所以,新中国主要是因为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性质,不想扩大战争,而且出动空军的实际作战意义不大,所以没有出动空军。
越南则是有心而无力,实力不济,想让空军参战也没那个能力。
结果中越双方因为不同的原因,空军都没有直接参战,只能大眼瞪小眼,把战斗交给陆军部队。
事实证明,越军的陆军完全不是解放军陆军的对手,他们“世界第三”的幻梦被我军打碎,成了笑柄。
而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军的空军有了长足的发展,实力大大提高,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若再有需要空中力量参与的时刻,想必人民空军一定能壮我军威,扬我国威。
编者简介:宋小乐,一位90后奶爸,普通家庭出身,专职写作5年,靠自媒体写作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与多家新媒体公司有合作。如果你对自媒体、写作、赚钱感兴趣,想每个月都能靠下班时间做副业、兼职,可以微信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今日人物志”,一起探讨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