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的茶百戏,《蜀锦人家》的蜀锦,《去有风的地方》的扎染……近年来,非遗元素在影视剧中频频出现,甚至成为贯穿故事的主题。

这不仅是因为持续与现代生活接轨的“非遗热”,也得益于大量以非遗元素为主题的网络文学小说从源头上持续提供好故事、新视角。

11月1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阅文集团联合主办的“阅见非遗”第二届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融汇了近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展现陕西特色民俗的网络文学作品《泼刀行》获金奖,《一揽芳华》《仙工开物》《天津人永不掉SAN》获银奖,《乌鸦的证词》《岁时来仪》《秘烬》《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四合如意》《冰不厌诈》获铜奖。《云去山如画》《国药大师》《神农道君》《临安不夜侯》分别获得最具传承价值奖和出版观察团选择奖。

与此同时,“阅见非遗”第三届征文大赛正式启动。24部“阅见非遗”征文大赛优秀作品以及恭王府博物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著作及相关文献资料入藏上海图书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非遗网文叫好叫座

西安鼓乐、红拳、秦腔、皮影、社火、绒花制作技艺、木偶戏、锦灰堆……在本届“阅见非遗”征文大赛中,各类非遗技艺元素出现在不同的小说作品中,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介绍,两届“阅见非遗”系列作品总数达9.6万部,累计字数超过20亿,有两百多种非遗类型出现在作品中。“这再次证明,‘非遗不是孤独的化石’,相反,它已经渗透到了亿万中国人的饮食起居、故乡记忆和口耳相传里。”他同时透露,这些获奖作品往往大受欢迎,“两届大赛都有作品成为畅销书,这充分说明,非遗好故事,叫好叫座。”

与此同时,带有非遗元素的作品,也日益成为影视剧改编的热点:在首届征文大赛获奖的作品《我本无意成仙》《一纸千金》等陆续推进有声、出版、动漫及影视化改编,非遗元素也由此进一步走向大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现场的座谈环节,多位从业人员也分享了非遗元素与网文创作相辅相成的特点。恭王府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常洁认为,非遗的特点在于“世代相传、活态传承、机制突出、特色鲜明”,它与网文创作的融入几乎是一种必然,“通过培训、采风、观摩种种形式,现在网络文学创作者能够更深、更直观地了解非遗技艺传承,促进网络文学中不断涌现出不错的作品,这是可喜的现象。”

写非遗不是“做拆解”

把非遗写进小说,怎么写更好看?

以《回到明朝当王爷》成为读者心中“大神”的作家月关,以新作《临安不夜侯》描摹了宋代市井生活,大量非遗元素成为作品中趣味盎然的存在。他在现场分享中表示,写非遗,既可以专门将某一类技艺作为主体展示,像《大宅门》那样写尽家族兴衰、人情世故;也可以在不同题材中做更自然、生活化的植入。

而在考虑如何将非遗元素融入故事时,月关往往会选择重要的事件或特别的氛围,“比如写滚灯这种传统技艺,我不会详细写怎么制作,而是把周围意境写得很美。大家读到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在夜市中提着这么一盏灯、发生了一些故事,印象里就有了这么美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阅文集团内容运营部总经理杨沾也表示,目前很多网文小说会有意识把非遗元素融入故事,让读者产生兴趣,有所拓展,“比如这次获奖的《泼刀行》,并不是非要把非遗技法做‘一二三四五’的拆解,而是直接融入非常浓厚的西北文化氛围,这样读起来反而更鲜活。”

在杨沾看来,有关非遗的网文创作已经完全跳出了所谓“命题作文”的概念,“我们内部开会,每个人可以举出二三十个这样的选题,这是因为我们有足够的场景融合非遗元素。像花潘的小说《秘烬》,它是悬疑小说,但完全不影响非遗在其中的呈现。”

获得本届大赛金奖的《泼刀行》的作者张老西则透露,之所以能在一部小说里涉及上百种非遗,得益于他和这些非遗项目的亲近,“我的父母都在县基层文化工作,所以我从小就开始到处看戏,像梆子腔、秦腔等等,很多东西一看就举一反三。我觉得非遗几乎包括了生活中的所有一切,如果二十四史是帝王将相,一个个非遗符号汇聚在一起,就是中国老百姓的史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