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央视《足球之夜》节目中诉说中国足球的管理方式可能会有大变化。主要会重新启动已经暂停很久的职业联盟建立工作。虽然具体内容有待官方确认,但全新推出的国内职业联赛管理机构正在接近挂牌成立。据报道,受有关方面之邀,原天津市体育局局长李克敏已于今年国庆假期结束后赴中足联筹备组(中超公司),参与有关全新职业联赛管理机构的筹备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2015年3月公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简称“足改方案”)对“改革完善职业足球俱乐部建设和运营模式”、“改进完善足球竞赛体系和职业联赛体制”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于职业联赛管理机构,“方案”明确写道:“调整组建职业联赛理事会。建立具有独立社团法人资格的职业联赛理事会,负责组织和管理职业联赛,合理构建中超、中甲、中乙联赛体系。中国足球协会从基本政策制度、俱乐部准入审查、纪律和仲裁、重大事项决定等方面对理事会进行监管,派代表到理事会任职。理事会派代表到中国足球协会任职,参与有关问题的讨论和决策。”

事实上早在2021年7月5日,中足联筹备工作会议就曾在上海举行,会上介绍了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联合会的名称以及筹备组领导构成情况。当时舆论曾预测,筹备组领导及俱乐部代表全部出炉,意味着中足联的正式挂牌成立和开始运转进入倒计时阶段,但疫情、贪腐丑闻等复杂因素导致其被一再搁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随着中超逐渐重回正轨,改革的事宜也重新放上了日程。所谓管办分离,即将“管”(管理和监管)与“办”(实际运营和执行)分开,以防止利益冲突、提高效率和确保公平。也就是说,未来足协专注于制定规则、监管赛事,而具体的联赛运营等则由中足联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正在进行的18强赛,国家队备战受到了很多批评。最大的问题是联赛赛程安排不够科学合理,导致比赛过于密集。像山东、申花、海港这三支为国家队输送了很多球员的队伍,需要同时应付联赛、足协杯、亚冠和18强赛。

结果就是球员们大面积受伤,国家队也受到影响。几天后进行的中巴之战,阿兰、费南多、高准翼因为受伤退出了比赛;武磊、蒋光太、李源一等人虽然带伤参加训练,但能否上场以及状态如何还不确定。

而如果中足联成立,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中足联的成立或许也能推进中超跨年制的改革。自2023年亚足联推出了新的跨年度亚冠联赛后,日本的J联赛宣布将在26/27赛季采用跨年度赛制,韩国的K联赛也计划近期开会讨论是否要与亚冠和欧洲联赛接轨,越南和泰国等东南亚联赛更是已经采用了跨年度赛制。

这种情况下,中超继续坚持自然年制度显然已经有些跟不上步伐。就像现在,中超联赛已经结束,但亚冠比赛还在继续,中超球队就会遇到外援合同到期的问题,少了外援,实力下降,又没联赛来保持竞技状态,球队在亚冠层面的竞争力自然就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改革,降薪也在近日被频频提及。目前中超的薪酬体系是依据2020年发布的2021-2023赛季俱乐部财务指标规定,外援单赛季个人薪酬不得超过税前300万欧元,本土一线球员年薪不超过税前500万元人民币。虽然这个财务约定指标在2023年底已经到期了,但此前有消息称,足协年初的时候口头通知各俱乐部暂时继续按照那些已经过期的规定来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降薪一事,有人持肯定态度,觉得国足目前成绩如此差,顶薪球员配不上那么高的薪水;也有人觉得再降薪,就会更没人踢球,低级别联赛的球员生活可能都会成问题。

但降薪影响最大的或许还是外援的选择,毕竟外援嘛,一分钱一分货,贵的不一定好,但便宜的必然没那么强,而外援不行,可能会导致中超联赛的节奏、强度下降,进而影响到国家队的实力。那么,你怎么看待降薪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