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我起来,给我拿纸和笔,我要写遗书。”
2018年的一天,躺在病床上的周泽旺突然对妻子提出这个要求,眼神中带着失望,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恨意。
图1
一旁的妻子,本应该劝慰丈夫宽心,不要多想。但她什么也没说,而是老老实实将纸笔拿了过来。
不知道是不是心中的怨念支撑着他,已经病入膏肓的周泽旺竟然洋洋洒洒写了三页纸的遗书。一半人生,一半怨恨,让旁人看了不由得心惊。
图2
身患癌症弥留之际,陪在周泽旺身边的妻子竟然不是原来的妻子,儿女也不是他的儿女。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妻子不见了
2010年5月,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周泽旺跛着脚回到了家中。刚走到门口,他就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大门敞开着,屋内却没有妻子忙碌的身影。
出去玩忘记关门了吗?
图3
很快周泽旺就否定了这个想法,每晚这个时间点妻子都会做好饭,等他回来吃,这么多年无一例外,不可能不在家。
想到此处,周泽旺加快了脚下的步伐,走到他与妻子居住的卧室。卧室内,衣柜开着,里面妻子的衣服一件不剩,抽屉也开着,平时放着身份证的地方此时空空如也。
周泽旺感觉自己的心跳加速起来,他跑到屋外,沿着村里的小路开始寻找,口中念叨着妻子的名字。
图4
“唐年娇!唐年娇!”
在夜晚的村子里,这一声声呼唤久久盘旋,而周泽旺拖着残疾的腿脚,在村里奔跑的身影,村里人回忆起来都觉得身上泛起一丝凉意,看起来很可怕,但又很可怜。
后来的多年里,这样的身影出现在过很多地方。但周泽旺找的已经不是妻子唐年娇,而是自己的两个女儿。
妻子的离开,也算在周泽旺的预料之中,只是没想到会这么突然,让他方寸大乱。那些年,周泽旺和妻子爆发了无数次争吵,好像他做什么,妻子都不满意。现在想来,大约是妻子唐年娇早已不爱他了,不爱的人,做什么都是错的。
图5
那一日争吵过后,妻子说要带着女儿离开,任家里人怎么劝说,妻子都只坐在床边默不吭声,原来心中已经开始谋划。见状,大家觉得有些自讨没趣,说到底,这也是别人的家务事,于是安抚两句便三三两两散去,留下周泽旺和唐年娇二人相对无言。
周泽旺心中还带有一丝侥幸心理,希望今天像以前一样,一觉醒来就算过去了,日子稀里糊涂过下去就好了。他们都已经快50岁了,还折腾什么呢?周泽旺向往柴米油盐,而妻子心中却还有诗和远方。道不同不相为谋,注定了劳燕分飞的结局。
图6
但让周泽旺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两个女儿,竟也会随妻子而去,再没有回家看过他。女儿大学毕业,不是小孩子了,不应该会受妻子的摆布才对?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
妻子走后,周泽旺立刻给两个女儿打了电话,好在,电话还能接通。
“爸,你在家好好照顾自己,妈妈那边我们会劝的。我要工作了,先挂了。”
一次,两次……多次之后,周泽旺终于琢磨过来,女儿在敷衍自己。等到他想打电话过去问个明白时,电话中却只传来冰冷的机械音:“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这下连敷衍都已经懒得敷衍了。
图7
在确定连女儿都将自己抛弃后,周泽旺的人生彻底崩塌了,好像一夜之间倾家荡产一样,他拖着病腿四处打听,然而母女三人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杳无音信。
周泽旺的能力有限,找了几年,也就放弃了,终日在家郁郁寡欢。他最喜欢的就是到村里买两瓶劣质的便宜酒,每日散工后,就一人坐在屋前独酌。喝得微醺,便趁着酒意上床睡觉,次日再去上工。日子虽然算不上堕落,但也跟“积极”半分不沾边。
家里亲友见了,得出一个结论:得给他找一个老婆了!
图8
似乎有老婆治百病,所有的事业不顺、生活失意,都能因为“老婆”的到来迎刃而解。让人想到了宋丹丹老师的经典小品《懒汉相亲》,里面的村长也是认为给懒汉娶个媳妇儿就能变勤快了。
不知是不是艺术源于生活,小品里面介绍给懒汉的,是一个眼神不好使的姑娘。而周泽旺迎来的,是一个丈夫去世后带着两个孩子的寡妇。
一场工地的意外
一脚已经迈入老年,这时相亲,再说什么爱与不爱的,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大多是冲着相互扶持将日子过下去的。
图9
女人丈夫早早去世,自己一人将儿女拉扯大,一直没有结婚,是个手脚勤快,能吃苦能做事的人,单身多年的周泽旺本以为自己已经对生活无望,可是看到积极生活的女人之后,心中好像又燃起了希望。
而听完周泽旺的故事,女人也大受感动。但脱离周泽旺的视角,这个故事听起来却似乎并不美好。
周泽旺是农民出身,家中兄弟四人,那时经济条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教育,于是兄弟四人,务农的务农,打工的打工。身为老三的周泽旺年纪尚轻,想要闯荡闯荡,就出去打了工。
图10
1986年,周泽旺在打工过程中,认识了他的妻子,一位来自广西的女孩唐年娇。那时候的中国,尤其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有几个孩子,养大了就各自讨生活,在外务工时如果遇到合适的,就领证结婚,谈不上优生优育,也很少要求房车彩礼,唐年娇也不例外。
认识周泽旺后,两人感情迅速升温,同年九月就结婚了,婚后陆续生下两个女儿。两个孩子的出生,对于贫穷的家庭来说,无异于是喜悦伴随着压力。在激情消磨过后,性格迥异的两人,面对生活的考验时,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图11
对于周泽旺来说,祖祖辈辈都是如此过来的,况且两个都是女儿,不需要准备房子。他只要在工地更加卖力一点工作,将女儿拉扯大,等女儿工作结婚,自己就可以和妻子享福了。
而对于唐年娇来说却不是这样,有两个女儿需要抚育的她,不得不成为一名全职主妇。其中的辛苦自然可想而知。哭闹、乱跑、不爱吃饭,常常扰的唐年娇不得安宁。除此之外,她还要买菜做饭,洗衣打扫,操持家务。每个月拿着丈夫微博的工资,计划着如何省吃俭用。
生活带给唐年娇更多的是疲惫辛劳,当初从家里出来时,唐年娇对生活怀有着少女的憧憬。但如今只剩下一地鸡毛,这样灰暗的日子看起来遥遥无期,她的心中不禁开始质疑自己。
图12
周泽旺以为的幸福生活后面,藏着重重的隐患,然而他却还什么都不知道。直到一次意外事故,掀开了这个家庭和平的表象,将隐藏的矛盾拉到了台面上。
2003年6月13日的早晨,周泽旺几次从噩梦中惊醒,整个人恍恍惚惚的。
“我感觉身体不是太舒服,要不今天请个假就不去工地了吧。”
唐年娇一大早就起来给一家人做早饭了,闻言不知怎的,心里涌起一阵无名的怒火。
图13
“我看你好好的嘛,你是不是想偷懒啊?你少上一天工,就少挣一天钱,马上女儿都要上学了,家里缺钱呢。”
琐碎的生活磨灭了唐年娇对周泽旺的爱意。在妻子的一顿数落之下,周泽旺还是穿上衣服去了工地。然而在工地干活的他心中总想着自己做的那个噩梦,晃神之间,一脚踩空,从四楼摔了下去。尽管被及时送到了医院,但伤势过重,痊愈已经是不可能了。
图14
当唐年娇收到消息从家中赶来时,神色中虽有担心,但更多的则是气愤:这下一家四口的生活该如何过呢?
生死不相见
周泽旺的住院,使得唐年娇本就繁琐的生活雪上加霜。除了照顾两个女儿之外,唐年娇每日还要往返于医院和家里,给周泽旺送饭、擦拭身体,同时因为失去了唯一的收入来源,唐年娇不得不自己打一些零工补贴家用。
然而这对周泽旺的医药费来说杯水车薪,唐年娇又只得拉下脸面跟家中亲友借钱。凡此种种,早已让不堪重负的唐年娇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图15
她开始变得不耐烦起来,和周泽旺小吵不断,但是落在周泽旺的眼里,最后都总结为了一句话:她一定是嫌我没钱了!
于是刚出院的周泽旺拖着残疾的腿脚,又到工地开始上班,一方面想弥补妻子,一方面也想重新在家中抬起头来。然而这一切都再也拉不回唐年娇的心意,一个人的心态变了,做再多也是徒劳,他俩之间争吵愈发多了起来,直到两个女儿大学毕业。唐年娇彻底没有了顾虑,收拾行李离开了这个让她觉得人生灰暗的地方。
但此举也让周泽旺更加笃定了:她就是嫌我没有钱!
社会给男女定格的印象,使得周泽旺对自己的这个想法深信不疑。男人老实本分,辛苦赚钱养家;妻子嫌贫爱富,抛下残疾丈夫出走。这个故事落在女人眼中,不由让她心生同情。一拍即合的两个人,立刻组建了新的家庭。
图16
像他和唐年娇一样,周泽旺和现任妻子头几年的生活和和美美,曾经经历过婚姻的他们,都能体谅对方的不易。然而这样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噩耗再一次降临在周泽旺头上,他被查出肺癌晚期,几乎无法治愈。
但妻子还是陪着他住院治疗了,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不能放弃。只不过奇迹没有眷顾周泽旺,在医院治疗三个月后,他的状况已经不太乐观,人之将死,最想念的还是骨肉至亲。
“你们帮我联系联系女儿吧,我想见他们最后一面。”躺在病床上的周泽旺握着妻子的手恳求道。
图17
妻子只能一边默默流泪,一边点头答应。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有了唐年娇和两个女儿的消息。但对方听说周泽旺得了肺癌住院之后,没有选择赶去医院。只是托人给周泽旺送了一万两千块钱,竟然抱定了此生都不再相见的决心。
周泽旺见到这一万两千块钱,不禁悲从中来,又伤心又生气。自知时日无多,他让妻子给自己拿来纸和笔,要写遗书。
遗书写了整整三大页,先细数了自己的生平,后又说自己是如何爱家庭,而女儿们又是如何不孝顺,他感觉再婚的生活幸福很多,夫妻和睦,于是决定将自己名下唯一的一处房产交由继子继承。
图18
话里行间,似乎是对前妻和女儿们的无声控诉和报复,这也是他最后唯一能做的事了。
2021年年底,有人找到了唐年娇母女,询问当年的事情,并且质问唐年娇母女三人为什么不愿意去看周泽旺最后一眼呢?然而她们还是三缄其口,不愿多言。
或许是因为不想节外生枝;或许是因为不知道如何面对周泽旺;又或者说是既然决定离开那就不要再回头了。
图19
无论是哪种原因,周泽旺已经不能再知道了,写完遗书没多久,他就带着妻子嫌贫爱富、女儿不孝顺的怨念撒手人寰。周泽旺去世之后,现任妻子处理了他的后事,她和自己的子女仍旧住在那个家中,放着周泽旺遗像的案台也被她打扫得一尘不染,日子一天天过,所有的爱恨情仇也全部归于平静。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夫妻之间本就是因为缘分走到一起的陌生人。缘分尽了也就散了,对于种种原因选择分开的夫妻,无法用“好坏”二字予以评论,只能说人生各有选择。
但子女和父母之间却不是,抚养与赡养之间,既是责任也是义务。父母可能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但双方这一生,本就是共同成长的关系,即使无法达到同步,选择“一刀切”的做法也未免显得太过凉薄。